乾清宫里,朱祁镇批阅着奏章,不禁火冒三丈。
近日来,内阁和与三省六部都没有什么大事。
大明帝国的边疆,也没有什么大事发生。
自从大明帝国剿灭瓦剌,大败日不落皇家舰队以来,整个大明帝国,可以说四海升平,海面之上,连海盗都望风而逃,不敢兴风作浪。
然而,内阁和三省六部安静下来,专门找人茬子的清流言官们,却蠢蠢欲动,蜂拥而至。
看着这厚厚几叠御史言官弹劾其他大臣和冒犯天颜的奏折,朱祁镇眉头紧皱,忍不住怒火中烧。
朱祁镇体恤百官,将早朝时间延后一个时辰。
这一众御史言官便蜂拥上折子,指导皇帝,说什么要祖制不能改,早朝的时间不能延后,否则会让百官懈怠。
这天还没亮就上朝,百官不累,他这个皇帝身体还吃不消!
朱祁镇要开海,要重启海上贸易通道,为国库开源,多找些银子,为沿海居民谋福利,改善民生。
这一众御史言官,便说什么要坚持禁海,万万不能开海,不能为着商人的利益,罔顾沿海百姓的安全,指导皇帝要维持祖制,一人一船,都不得入海。
除此之外,朱祁镇大兴商业。
这一众御史言官,就要求要严惩内阁首辅严嵩,内阁次辅徐阶,说他们偏袒商人,收了商人贿赂,要提升商人的地位。
说什么自古以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商人不从事生产,投机倒把,妨害江山社稷。
士农工商,等级森严。
这种规矩,绝对不能在陛下这一朝改变。
自古以来,商人的地位就很低,他们不仅不能参加科举,更不可穿绫罗绸缎。
即便是在唐朝,思想这么开放的时候。
大诗人李白,又是何等的有才?
但因为其父是商人,他是商人之子,李白就没有资格参加科举。
而在宋朝之后,直到现在,由于程朱理学的影响,思想的禁锢更是严重,唯有儒学才是正综,容不得其他的声音。
朱祁镇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大新改革,完善商业税,为大明帝国增加税收,竟然把一部分御史言官给激怒了。
或许不是这些御史被激怒了,而是朱祁镇雷厉风行的改革,触动了某些集团的利益。
御史言官们认为朱祁镇违反了祖制,不仅制定商业税收制度,还提高了商人的地位,更破坏了开国皇帝朱元璋留下的禁海祖训。
他们进言,皇帝应该取消商业税,继续禁海,裁撤大明海军……俨然一副师长的模样,教导皇帝这不能做,那不能做。
朱祁镇怒不可遏,这帮所谓的清流言官,他们是想干什么?
不过,朱祁镇随即就意识到,他最近大力推行的改革,触动了某些集团的利益,现在这些集团,开始最后的挣扎。
“文人集团,不可不防,不可不治!”
朱祁镇可是很清楚,这帮自诩清流的文人,平日一副清高模样。
三句话不离“为了江山社稷,为了黎民百姓”,而在明朝末年,大明岌岌可危的时候,这帮文人集团不但不出手救国,反而给皇帝使绊子。
“一群假道学,实在可恶!”
朱祁镇看着就生气,这些都御史言官,是吃饱了撑着了吗?
朕五日一朝,难道还不够勤政吗?
要知道,大明王朝的历史上,几年几十年不上朝的君王,大有人在,他五日一朝,已经能评上劳动模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