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
金銮殿,
刚刚小六子在大殿上宣读完军情,龙椅上柳于蓝的脸色藏在阴影当中,没人能看到他的脸色究竟什么样。
边关失守,百官纷纷正襟危立,大气也不敢喘一声。
大概三个呼吸的时间,柳于蓝张口道:“诸位爱卿可有退敌良策?”
文官中缓缓走上一人,是户部尚书童晏。
“陛下,万不可妄动兵戈,修运河,征匈奴,抗蒙古,如今国库已经不堪重负。再加上已进年关,大雪封山,就算纠集大军也杀不过去。还望陛下命令西北镇边侯亲镇瀚天城中,御敌于国门之外,等来年开春再从长计议。”
“你的意思是,郝连关至瀚天城方圆百里,都不属朝廷国门,是他国子民?”
一字一顿的说出来,柳于蓝不知道童晏怎么说的出来,看似方圆百里,塞外边疆人烟稀少。但是其中大夏子民也是以数万计,就这么一句轻飘飘的一句话,就丢了?
“陛下,郝连关是近年所建,中途异族还未曾感化……”
“放肆!”
一掌拍在面前的案桌上,柳于蓝一字一句道:“为曾感化,还没有全部融入朝廷,就不算大夏子民?那朕建立这郝连关是为何?”
“还有哪位爱卿有解决之法,放任之法绝不可取!”
“陛下,放任不如何谈,蛮夷之人,稍加赐予一些让他们过了这个冬天就够了。”
“万万不可,瓦剌被蒙古掠夺一空,其部加上老幼妇孺族人数足有八十万人,少了对面还会抢夺,给多了……强敌弱己之事,更不可取啊陛下!”
“蛮夷之人当以雷霆之势惩戒!”
柳于蓝头疼的揉着太阳穴,整个金銮殿乱哄哄的,如同菜市场一般,这要怎么办?
这时花自流看到,其中满朝文武中有一个披盔戴甲的年轻将领,站在偏远的门外,并不与他人争吵,只是像标枪一样站在门口。
结核着脑海中夏东海曾经教过的东西。
白面无须,身高八尺,气质儒雅,眸眼如鹰,身着银甲。
好像叫钦北,是个可塑之才,还不是世家出身,是当初跟着炀帝抗击蒙古时候屡立奇功的一名平民将领,而且好像还没参加什么派系,倒是个值得培养的人。
此人眼神炯炯,也不和其他人讨论,也不知道是心中早有定数,对他人不屑还是如何。
让手下的人将钦北的卷宗拿过来,也的确和柳于蓝的印象中的钦北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