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讲到这里,那武后却是已经笑软了,好一阵方才止住。“也不知从啥时候开始,这满朝的文武官员都喜欢打趣逗闷子,妾身有时审阅奏本,也被逗的前仰后合呢。”说着又吃吃吃的笑。
“自从那王子豪脑袋坏了之后,这朝堂内外就转了风向。媚娘回忆回忆,这十几年来,那年不生出几件玩笑。”李治也是呵呵笑道。
“虽说如此,这些年来,为国为民的,子豪也是出了大气力呢。”武后道。
李治点点头,“火药,棉花,花露水,还有……内府农学啥的,朝廷百姓都得了些利。”
“还有海运,不然陛下手里能有这般宽裕。”武后又抿起嘴巴笑。
李治却道:“海运得来的银钱,就减轻了黎庶的负担。朕起个楼盖座殿宇,皇家有气派,百官也都能加些薪俸。”
武后点点头,转了话题道:“陛下,时才上官老头说的那人,若是不招进朝堂,可就太可惜了。”
李治摆摆手,“不急,先让上官老头看顾着,磨磨心性。这人怕是海外游历久了,对我大唐的风气还不太适应。”
武后点点头道:“就是这么说呢。”然后却又一拍巴掌问,“陛下方才说户县的灾情不重,损失不过两成?”
“对呀。上官老头自然不会说谎。刘仁轨几个宰相也都看过奏本才呈送上来的。”李治给武后解释。
“陛下,不是臣妾疑惑。而是臣妾不知此事,奏本上的批语太过严厉了些。”武后说着,从御案奏本堆里抽出本奏折,打开让李治观瞧。
李治看了奏本,却让武后也不必改了,就在末尾再加一句:“若所奏属实,自当表奖。”
待等武后重加了批语,搁下朱笔,又双手捧着让李治看。李治连连说好,却又拉着武后的手,满脸亏欠的道:“真是辛苦媚娘了。”
“陛下说哪里话呢?为陛下解忧,是臣妾分内的事呢。”武后媚笑着,脑袋就靠在李治的肩头。
“朕能得媚娘的辅助,也是老天的眷顾呢。”说的,李治也有些动容。
“陛下今日见了上官老头,没有提提贤儿的婚事?”这武后,李治那边正在酝酿情趣,却又被她转移了注意力。
“当然提了。媚娘你都说了几回,朕今日得空,也就问问上官老头。”
“那老头怎么说的?”武后抬起头,歪着脑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