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上官家丫头,眼圈都红了,晶莹的泪珠已经在眼眶里打转,可怜楚楚的,石人见了都要化了。
“乖,不哭。你王叔叔乱说话,我已经说他了。”兰陵一边安慰上官家丫头,一边拿帕子给丫头擦眼泪。
上官家丫头抽着鼻子,口里呜呜咽咽的,“人家,人家就是问一下诗,王叔叔就,就乱编排,还,还,还还,公主,呜呜呜……”哭得,已经梨花带雨了……
这下有些缠麻,真惹哭了,可是咋整?兰陵有些无奈,莫非还要她家男人来?还就不信了!“来人,去将那珠串拿来。”丫头一天粘着,不就是为了看眼那珠串嘛!
等侍女捧来个铅盒,打开,里面才是漆盒,兰陵长公主亲手打开,取出一串五六色的珠串,就挂在了上官家丫头的脖子上。这下,上官家丫头虽然还有些抽抽,终究是破涕为笑了。
李笃在边上也有些眼热,伸手捏了一颗珠子问他娘另外那一串珠子呢?
“不要乱说话。特别是在外边。如今这玩意儿已经是祥瑞了,皇后,皇后说的。”兰陵叮嘱儿子李笃跟上官丫头。
“公主把这珠串献给皇上了?”上官丫头有些惋惜。
“那当然了!”兰陵长公主笑道,“两串珠~祥瑞。长的皇帝陛下赐给了皇后,这串是短的,皇帝哥哥就给了~”说着指指自己,“就赐予了本宫!”呵呵乐的,满脸都是得意。李笃也就罢了,男孩子也就瞧个新鲜。而上官家丫头就不一样了,女孩子没有不喜欢这些身上戴的稀奇玩意儿。
“那怪人身上说不得还有些呢?听人说,今日村上过去了好些外人,磨剪子戗菜刀都有五六个,打幡算卦也有七八个,还有卖糖葫芦,卖针头线脑的也有不老少,家人们说都是往赵村去的。”
“这么热闹,怕是要鸡犬不宁了!”小李笃吐吐舌头,有些瞧热闹不嫌事大。
“都是些不开眼的。”兰陵长公主呵呵笑,“如今都成了祥瑞,哪个再敢乱伸爪子?”然后却又幽幽一叹,指指上官丫头身上的珠串对自家男人苦笑道:“就这一串,今后也就只能在家里戴戴了。”王修也跟着苦笑,暗里对兰陵打了个眼色。
上官丫头依依不舍的从脖子上取下塑料祥瑞,口称多谢公主殿下,“人人都说这珠串奇异,丫头就是好奇。”口里这么说,心里却是另一番主意。
兰陵长公主接过珠串,笑着打趣:“都惦记了一天了,这下满意了吧?”上官丫头小脸又羞红了,转过脸见她王叔叔笑她,忍不住冲他哼了一鼻子。
王修瞧见,嘿嘿一笑,却问道:“丫头,上次叔叔考你的那道题,可是做出来了?”
“啊?”上官丫头一愣,忙忙连声回道,“做出来了!做出来了!”
“做出来就拿给叔叔看看。”王修伸手要答案。
“啊,搁家里了,明日……”上官丫头有些慌乱。
“都做出来了,还等啥明日,现在就拿纸笔写出来,有不明白的,叔叔也可以再给你讲讲。”王修认真道。
“明白明白,丫头现在就去取来。”说着,慌慌张张就往外逃,奔到门口,却又将身一顿,回头指指李笃,“笃娃,明日可是要给
姐姐背书的哦!”说罢,挑起珠帘,跑了个无影。
“啊~”这下李笃哭丧起脸,嘟嘟着嘴巴埋怨他爹。
“背书就去背去。爹娘都是从小背出来的。”兰陵也在教育儿子。
“问题是不知道背哪一篇,上官姐姐留了二十多篇要背的,每次背书都是挑挑拣拣,既不是顺着也不是倒着,她是插着来。好比中庸起了个头,背三五句,就串到大学,然后就是论语。特别的绕弯,错一个字就要罚,罚我把背错的默写十五遍。”王修兰陵闻听捂着嘴巴乐。
“好好,你去把狼喂了,然后歇一会儿,起来就温书,明天打个翻身仗。”王修吩咐道。李笃点点头,给爹娘行了礼,自去不提。
等儿子走了,兰陵命侍女收了珠串,与王修一起进了内室,除了衣衫,倒在榻上,做了番有氧运动,都出了一身的汗,完后,二人就去了浴室,泡在澡堂子里商议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