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唐朝好日子> 第243章 第二百四十三 郑夫人的担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3章 第二百四十三 郑夫人的担心(1 / 1)

如今多凉拌以才学闻名于世,自然攀亲的就来了,可一打听,已经定亲了,又听说是刘家的三女,自然都嗤之以鼻。郑夫人嘴上不说啥,心里也有些后悔,好在听公公说那人给了他家三成的白糖股份,一年不下十万贯的收益,心里也就平衡了些。只要保住女儿的清白身,等嫁给了李家,不管是老六还是老七,也就不操那份心了。

“严家的,你再跟我说说你那个侄女,是叫雅枝吧?你再跟我说说她的事?”郑夫人又问起雅枝的事,不是为了八卦,而是以此判别那人的心思。

一听夫人问起此事,赵伙耀他妹子禁不住叹了口气,抹着眼泪说了她最不愿提起的事!由于她的鲁莽,害了雅枝,便宜了刘三姐,也,是不是也坑了自家小姐?若是雅枝当时跟了多家先生,小姐是不是就不能进他家的门了?哎哎哎,不可能,他俩是兄妹,老太爷亲口认下的!

一番询问,郑夫人心里有了数。说好听点是重情重义,说不好听点就是把女人看的太重。可哪个女人不希望自己家男人把自己放在心上,能得到这样的男人可是一辈子的福气呢!

郑夫人不由想起昨个夜里自家夫君,禁不住羞得脸红,自从得病以后,再没了夫妻之趣,昨夜春风一渡,夫妻两个琴瑟和谐,仿佛又回到新婚燕尔之时,盼望着,盼望着等彻底好了,定要给自家夫君生个嫡出的儿子呢!

等郑夫人问完话,却又有丫鬟进来禀报,说赵村那边又出了事故。郑夫人急忙催问,丫鬟也说不清楚,没奈何,郑夫人只得又命小青她娘,赵伙耀他妹子回了趟娘家去打听。等那婆娘回来一说,顿时就笑的止不住,“真是的,一天不惹两场笑话,都过不下去似的!”

就这郑夫人还没有听到崔家的事迹,九百九十九和几个打酱油买醋的从昨天就在城里传开了,好家伙,纨绔们一个个羡慕的流哈喇子,都想去崔家观赏靓丽的风景线,把崔彰憋恼的,西拉梨、撒气儿、玛丽莲、猛哪里杀、赖斯、合本、夷万咔……还有六个呸呸呸,这些胡女也不是铁打滴!

——————

等晚上自家闺女被那人送回来,郑夫人手持笤帚疙瘩问她一天的经历。丫头降做出害怕的样子,哆哆嗦嗦,委委屈屈,说了一天的故事,郑夫人听了也是哭笑不得,抡起来,在手心里轻打两下,“疯丫头,你在外边跑,娘可是担着心呢!”

“娘,俺知道呢!坏人也是这么说人家的。还说让俺以后少去公主府,都没按好心呢!”

“他,他怎么能说这个?你自小可是在公主府长大的。”郑夫人满心的疑惑。

丫头回身给小青递个眼色,小青会意出了房门,在外间门口守着。

“娘,你不知道,长公主手下有一帮人,叫什么克鲁勃,城里城外,各家各院出了什么事长公主都能知道。坏人说那是用来监视百官的,今日坏人家里出的事,就是我王叔叔探听到了消息,提前告诉他的。”

然后丫头又拍拍胸口,庆幸道:“还好是今天,要是昨天就麻烦了。”昨天坏人在崔家,又喝醉了,是不是就进门了?进门也不怕,再发配下去不就是了!

“那,那咱家不会也有吧?”郑夫人担心的问女儿。

“不知道呢!爷爷是宰相,估计少不了。坏人说,今后说话做事都要小心些。还有……”丫头说着,先瞅瞅外间,然后踮起脚尖扒着母亲的耳朵耳语。郑夫人闻听,惊得大张了嘴巴。

“她哥哥都是,那她是不是?还有老管事?”又赶紧摇头,“老管事那可是你爷爷带出来的人,定是不会的。”然后又指指外边,张口没声音,看口型说的是小青。

丫头摇摇头,知道母亲已经是草木皆兵,却又笑着安慰,“这克鲁勃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她李家的江山社稷,咱又没做亏心事,自然是不怕的。娘,女儿就是跟你说说,不要乱说就行了。”

郑夫人点点头,却又一瞪眼,伸指头戳了丫头一下,“还说呢!这话怎么倒过来教训起娘了?”丫头一呆,咯咯笑着逃之夭夭。

上官庭芝的夫人郑氏,那可真真正正是出身名门望族。荥阳郑氏,与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太原王氏等都是名门士族。有唐一朝五族七望那可不是一般的豪族。甚至于李家都羡慕,因为五族七望的女儿不外嫁,后来在显庆四年,唐高宗李治下旨禁七姓通婚,这反而促成七姓私下婚配,到了后来,唐文宗想给太子求娶荥阳郑家的孙女而不可得。不禁感慨说: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直到出了黄巢,天街踏尽公卿骨,千年的门阀世家才走下历史舞台。

历史上,郑夫人虽然和幼女一起堕入命运的深渊,但她在贵族底蕴的支撑下,给予了上官婉儿出色的启蒙教育。经过考校,上官婉儿的才学被武后赏识,终成一代文宗的存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