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白三年前自学宫破关而了,是学宫正式承认的学子,回想那个时候,他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何等的威风,可是如今呢?
三年过去了,他惶惶如丧家之犬,离开了他的故土,离开了他的爱人,离开了他所熟悉的一切,跑到这么一个鸟不拉屎的下县来给一个小小的县尉当幕僚,当真是造化弄人。
“铁钧,明剑,漳水河河神,想不到竟然碰到这么有趣的事情,究竟是天无绝人之路呢,还是老天爷在故意的戏耍我呢?!”他微微的抬头,望着苍茫的天空,一片阴云。
“且看看吧!”
他轻轻的叹息一声,走上了渡船,而在渡船的另外一边,铁胆已经领着铁钧站在了刚刚建成不久的渡头,小声的告诫着。
“钧子啊,谢公子可是大名鼎鼎的稷下学子啊,你可要以礼相待,切不可犯混,冒犯于他啊!”
“您都说了八百遍了,我的记忆力有那么差吗?!”铁钧苦笑道。
今天一大早,天还没亮,铁胆便将他拉了起来,带到这临时的渡头前等待,一遍又一遍的跟叮嘱他,听的他耳朵都起茧子了。
稷下学宫他当然知道,身为一个大唐子民,对于稷下学宫向是敬仰的,不过这地方毕竟离东陵太远了,对他而言,更像是一个传说,没想到,自己的老子竟然有本事给自己寻了一个稷下学宫的出身的师爷,而且还是稷下学子,这实在是出乎他的预料。
东陵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地处偏远,又是下县,怎么都不可能和稷下学宫搭上关系,可是铁胆偏偏搭上了。
不过,听了铁胆的详细说明之后,他方才知道这事儿是有些阴差阳错。
这个叫谢白的稷下学子父亲谢宣也是一个书生,也出身稷下学宫,但是并没有得到稷下学子的称号,只能称得上是一个旁听生,这辈子最大的功名也就是一个秀才,以做幕僚为生,谢宣为人精细,极擅算学,数年的幕僚做下来,倒成了一个有名的钱谷师爷,深得东家的信任。
这大唐的官制,一地的主官都是流官,这里做一任,那里做一任,做到最后,要么是回乡养老,要么是做到京城,像谢宣这样深得东家信任的钱谷师爷一向都是跟着一个东家的,东家到哪里,他也自然就到哪里,十年前,谢宣的主官在邓州府相邻的一个州府任知府,谢宣也在那府中任钱谷师爷,铁胆则是为了追拿一名逃犯,穿州越府,与谢宣有了交集,又阴差阳错的救了谢宣一命,因此和谢宣结下了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