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面不改色的吃下肥肠,脸面是什么?朕不知道,要是有的话,就不当皇帝了。
“爹,套话不是您这么玩儿的。”
难道不应该什么好东西都紧着他来吗?
“那你就说说吧。”
朱林直言,“不怎么地。”
“你小子!”
朱元璋真有些气了。
他这么优秀的做法,怎么就不怎么地了?
这一路上,除了听到科举的事情,就是大家说他实行仁政啊。
也就是朱林这小子才觉得不怎么样。
“现在外面的人都说,陛下是仁君,千古一帝。”
朱元璋道。
“爹,千古一帝是我说的。”
朱元璋尴尬的摸摸鼻子。
“你都说陛下是千古一帝了,怎么还说做法不怎么样?”
“爹,您说您的命令能传达到什么地方去?那些地方又会出现什么事情?想过吗?”
朱元璋一愣。
这还真没想过。
“您应该看到了北元的一些命令了吧。”
朱元璋点头。
他在南京称帝不假,可也不是没有接触过北元的一些命令,甚至还亲眼见过。
有一些,明显是阴奉阳违。
明明收五成的利,到了地方上,就变成了九成。
剩下的四成去了什么地方,朱元璋心知肚明。
这也是他痛恨贪官的原因。
若不是这样,他的父母亲人也不会早早死去。
那年,一家子饿死的不计其数。
都说穷不过三代,本就不是三代之后,家境富有。
而是三代之后,就没有下一代了。
没了传承,什么都没有了。
朱元璋对此深有体会,才会拼命的生孩子,让儿子也生孩子,支持侄子生孩子。
给亲戚不少的好处。
元朝是混蛋没错,大明不可能。
朱元璋手底下的锦衣卫不是吃素的。
“陛下治理下,大民的百姓不会出现那种情况。”
“爹,人心的贪欲,永远不是酷刑能够阻止的。”
“空印不就是例子吗?”
朱元璋顿住,目露思考。
正如朱林所说的,人是最复杂的。
朱林将朱元璋陷入思考,毫不客气的将好酒喝光。
他酿了三年没舍得喝一口,他爹来了,就是一坛子。
还好,他剩下的都藏起来了,要不然还不知道会被喝多少。
“你说的对。”朱元璋点头。
“我回去就……告诉陛下,让陛下好好的查一查。”
朱林挑眉。
他爹该不会是朱元璋的侄子或者是兄弟吧。
能够说出让陛下查一查的人,必定是朱元璋的心腹。
朱元璋最信的,除了锦衣卫,就是他的家人。
姓朱,还有权势的,也只能是皇室的人了。
他这是榜上大佬了?
“查一查也对。”朱林点头,“可以重点关注一下户部侍郎。”
“户部侍郎?”
朱元璋皱眉,“你知道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