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生活系游戏> 第四百五十六章 念杂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五十六章 念杂志(3 / 4)

“要玉米还是要烤肠?”报刊亭老板见来了两个小年轻,咬了一口嘴里的包子随手放进碗里,问道。

江枫:……

现在生意真不好做,瞧瞧,生活都把一个报刊亭老板逼成什么样了。

“老板,有刚发售的《知味》吗?”江枫问道。

“有,你等着。”老板低头给江枫拿书,嘀咕道:“还真是奇了怪咧,平时这杂志怎么卖都卖不出去,今天这早上刚进的现在就卖出去三本了。”

“28块,码在右边贴着自己过去扫。”老板把《知味》杂志扔在江枫面前。

加厚版的《知味》杂志,足足有两本普通的旅行杂志那么厚,还是全彩的,只卖28块。

有钱真好。

江枫觉得他要是有钱他都想不到这种玩法。

全新的杂志,外包装都没拆。封面和之前杂志社发布的图片一模一样,但江枫总觉得纸质的拿在手中能亲手摸到的杂志封面,比用手机看到的高清大图更加好看,更加立体,也更加有真实感。

这是真的,真真切切的《知味》杂志。

封面也是真的,真真切切的泰丰楼。

《知味》杂志的摄影师技术很好,将已经重新装修过,就连外部也没有放过总体焕然一新的泰丰楼拍得古色古香,看上去很有历史的厚重感和年代感。

传统手艺总喜欢讲究辈分和祈愿,祖宗的来头越大,手艺流传的年份越久就越有排面。

就像吴家酒楼,不知底细的人去吃可能觉得没什么,但只要别人和你一说这家酒楼是从宋时传下来的。食客们就会觉得,哟呵,宋时传下来的,牛逼啊,有年代感,历史悠久啊。

连带着吃进嘴里的菜都有了宋时味儿。

再说泰丰楼,因为是新开在北平这一众林立的老酒楼里显得辈分很小,年纪很轻,似乎没什么资格排资论辈的。

但只要江枫开始跟别人吹牛逼说这家酒楼是他们祖上传下来的,清时就有了,他家祖上还是御厨,有招牌为证。泰丰楼的身价顿时就不一样了,瞬间就有了和北平这些老酒楼称兄道弟排资论辈的份。

江枫相信,许成这么喜欢水字数的人,一定会把自己和他讲的泰丰楼的历史原原本本添油加醋,用上不少形容词的全部写在文章里。

江枫迫不及待的拆开了外包装,准备翻开杂志。

然后吴敏琪就把他手中的杂志拿走了。

“行了,别看了,不差这一时半会儿的,瞧你着急的。先去把饭吃了,走啦。”吴敏琪示意江枫带路。

江枫只能眼巴巴地盯着吴敏琪手上的杂志却不能翻开,这种感觉就像季夏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冰柜里的碳酸饮料却不能喝。

去早餐店的十几分钟路途显得格外的漫长与艰难。

时间还很早,即使江枫和吴敏琪因为绕路耽误了不少时间他们到的时候也才七点十几分,坐着喝豆汁吃焦圈的基本上都是大爷大妈只有一两个早起的年轻人。

没有空桌,吴敏琪就去和一位大爷拼桌,去之前还把杂志还给了江枫。

煎饼果子生意火爆,江枫目测有十位左右的大爷大妈在排队。排队的时候江枫可以顺便把《知味》上有关泰丰楼的文章看了,尤其是自己的那篇,需要重点翻阅,画重点回去让季夏反复阅读。

江枫拿着杂志站到队尾,刚翻开第1面就用余光扫见前面好像有位老奶奶也在看杂志,看背影还那么像自己的亲奶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