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吕布不可能这么猛> 第二百四十章 又生了三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四十章 又生了三个(2 / 3)

没一会儿朱斌骑着一匹马过来了。

“主公这是搞突击检查,还好还好没什么事情搞砸了,不然挨骂是肯定的了。”

“我来问你,这块玉米地什么情况,杂草没了,下面的玉米叶子也没了,怎么弄的?”

朱斌指着湖里游泳的大白鹅说:“这里本来是鹅的活动场地,春天的时候想着空着可惜了,就种上了玉米。玉米地里的杂草多,鹅吃杂草,顺带把玉米下部的叶子也吃了。”

“那是不是可以放鹅除草了,这么多玉米地人工除草很麻烦的。”吕布问。

朱斌摇摇头:“不行的,玉米地太过庞大且密集,容易丢失的。这块片玉米地是外围围了网子防止丢失。要知道这个季节很多野兽可是很多的。”

朱斌对于养殖的精通让人佩服,养猪行,养鹅居然也这么厉害。用他的话说,养鹅就是以草换肉,很合算的。

禽类养殖最大的问题就是预防疾病,需要分群饲养,而且在合适的季节要尽快食用。

养鹅、养鸭除了肉蛋,羽毛也有重要的用途,保暖、箭羽、还有吕布新发明了鹅毛笔。

滕国的养殖鹅鸭不多,大头在彭城宋宪那管理着,一天数万的鸭蛋,数千的鹅蛋。

“这些都是主公的功劳,没有温侯米、红薯这样高产的作物根本养不了如此多的家禽家畜。只是流传出去也是早晚的事情,主公要早做打算。”

“好的,目前还还没有大规模流传出去,去年陈登偷的土豆,今年在小沛不过了种了一亩左右。最少领先诸侯三年,领先三年如果还干不倒他们那就别玩了。”

养猪场、养马场是滕国的重中之重。

为什么滕国养马场这么多呢,是因为滕国土地肥沃,一马平川的平原,最适合种植玉米。向东百里就是泰山郡的广大山区,山区里种植有大量的红薯、花生。

玉米秸秆、花生秧、红薯秧是三种及其优良的草料,所以滕国的马场饲养着多达五千匹匈奴马。

马匹繁殖的马驹子定向培育三个目标,第一是最优秀的马作为军马,骑兵是时代的主流,机动快速,具有很强的战斗力。第二目标,挽马农马繁殖用马,陆续的二代马匹将会卖到百姓中去,进入农业生产,等农马到达一定数量就具有了繁殖基础。第三目标是培育骡子,骡子不能繁殖,需要以马和驴为基础进行培育。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