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试结束之后,所有考生离开贡院,贡院的大门又锁上了。/p
这时候,主考官、副主考官、监考官、阅卷官、弥封官、誉录手等皆不得离开贡院。/p
这就是《科举成式》里的琐院制度,不但考生考试的时候要锁贡院里面,所有参与会试的考官更要锁贡院里面,不到试卷阅完,贡士榜定出来,任何考官不得离开贡院,也不得与外界通信。/p
这样做是为了防止舞弊。/p
当然,防止舞弊的方法还有很多。/p
比如,阅卷官看到的并不是考生本人的答卷,而是誉录手抄出来的抄录版,这样就能防止用特殊的字迹来作弊。/p
而且,阅卷官所阅的试卷都是抽签抽出来的,上面只有抄录后的编号,没有任何考生信息。/p
也就是说,阅卷官根本不知道自己看的谁的试卷。/p
而负责密封考生信息的弥封官和负责抄录的誉录手则不得参与阅卷,他们甚至自始至终都不能跟阅卷官见面说话。/p
这样层层隔断下来,貌似就没法作弊了。/p
其实不然。/p
因为阅卷官跟监考官基本就是同一批人。/p
几十个监考官呢,难道关贡院里让人家睡个十天半个月,然后再抽调另外几十个官员关进来阅卷?/p
这个自然是不可能的,监考官肯定不是关贡院里睡觉,他们一般都会参与阅卷工作。/p
所以,这记考生答卷的内容就是考官内部作弊的通用模式。/p
一般会有很多考官串通好,阅卷之前他们都会把各自作弊对象的答卷信息以各种方式告知其他参与的考官。/p
这样一来,作弊考生的试卷基本都能通过阅卷官的初选。/p
当然,这些考生最终能不能名列贡士榜,还得看主考官和副主考官的最终判定。/p
如果主考官和副主考官都参与了作弊,那么作弊的考生是铁定能名列贡士榜的。/p
也就是说,如果是顾秉谦又或者其他阉党官员出任主考官,那么,吴孔嘉等事先拜在魏忠贤门下的考生是铁定能上贡士榜的。/p
可惜,这会儿主考官是泰昌皇帝,而且两个副主考官都是皇党。/p
那么,结果会如何呢?/p
会试结束了,贡院内依旧是一片忙碌的景象。/p
那一排排的誉录手正坐在会经堂各个誊录厅中奋笔疾书,飞快的抄录着考生的试卷。/p
那一排排的阅卷官也正坐在至公堂各个受卷厅中认真的查阅着抄录好的试卷。/p
两位副主考官徐光启和毕懋康则坐在聚奎堂中仔细筛选着阅卷官初选上来的试卷。/p
都察院派出的监察御史和六部筛选出来的给事中则正在四处游走,不断的巡视着。/p
还有神武营将士。/p
整个贡院各处通道,各个路口,前门后门,所有楼阁的大门小门处皆是站得笔挺,如同木雕般的神武营步卒。/p
如果没事,他们也就是负责给考官们端茶递水,传送试卷,又或者把外面的吃食送进了,分发给这些考官,就如同勤务兵一般。/p…
当然,如果有事,他们也可能把某些考官拖出去砍了。/p
泰昌作为主考官,本来也应该锁贡院里面的。/p
不过,他是皇上,自然不受这个锁院制度的限制。/p
一般他都会在午膳过后驾临贡院,直到夜幕降临才会离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