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瑶水村生产队村民们来说,这段时间可真是喜事连连。
前两天,码头上刚多了十几艘大型机帆船,大队要通电事也定了下来,紧接着他们又听说了大瓦房要招工消息。
午休时间供销社代销点外,告示牌前面围满了人。
这里是全村人流量最大地方,所以队里有什么重要事情需要通知时候,就来这里张贴告示。
一些不识字人,就拉上队里那些上过学,给大家伙念念告示上写是啥。
“就是渔业公司招工启示。因业务需要,现招收十五名正式船员,要求年龄1845岁,初中及以上学历,有丰富捕捞和帆船维修经验,社员及知青均可报名,对于特别优秀女性可酌情放宽要求。”
对于最后一句话,大家没怎么往心里去,注意力都集中在前面几点上了。
“自打听说大瓦房要买船,我就一直等着他们招工呢。可是,买回来那么多船,怎么才招15个人?要求还这么高!咱们队里有初中学历都是年轻人,怎么可能有丰富打鱼经验?”
“那可不一定,贾支书家老三,项队长家老大,那可都是初中生,张夫子两个孙子还是高中生呢,人家捕鱼也是一把好手!”
“除了招十五名正式工,还需要六十五名临时工。临时工倒是没什么要求,会驾驶机帆船捕鱼就行。”
“临时工谁干呐,还没给队里打鱼赚工分多呢!”
“一看招聘要求就知道啦,正式工条条框框这么多,被选上以后工资和福利待遇肯定也比临时工好。其实当个临时工也没什么,就是工资少几块钱没有粮票,人家写得挺清楚,其他福利待遇与正式工等同。家里赚工分人口多,又想要现钱,可以去当临时工。”
几个听清楚招工条件人,纷纷跑回去通知家里人。
剩下人继续往公告栏前面挤。
宋恂站在代销点里往外观望,见那个被他们公司请来“托儿”把好几个年轻人说动了心,便好笑地回身走向柜台,心想这杜三泰还挺能出馊主意。
他今天来代销点,一是想看看社员们对招工条件反应,再就是顺便把秀云她姐结婚礼钱补上。
之前他为了“接地气”,主动跟人家说会去参加婚礼,可惜在省城耽搁了太长时间,等他回来时,婚礼早办完了。
秀云将钱推回去,说什么也不收。
“你都没来吃席,就不用上礼了。”
“答应好事情却食了言,本就是我失礼了。”宋恂其实对于农村办喜事场面还挺感兴趣,本来想去凑个热闹,结果事赶事,愣是错过了。
一旁金二嫂玩笑道:“宋主任,你快收回去吧。秀兰回门礼都办完了,你这个错过时间有点长。等下次秀云结婚时候,你再随礼吧!”
惹得秀云在她腰上掐了一把。
外面看告示人中,不知是谁眼尖地发现了宋恂身影,便招呼着大家呼啦啦地跑进来,打听招聘情况。
“宋主任,你们招聘那个电话员,要求咋那么高哩?初中学历又会说普通话人,咱队里可没几个。”
“小宋主任,男能不能报名当电话员呀?我儿子也是初中生呢!”
宋恂摆手笑道:“男就不考虑了。目前我们公司就是阳盛阴衰局面,全公司只有红梅嫂子这一朵红花,剩下从船员到职员,全是绿叶。电话员工作更适合有耐心女性,还是把这个机会留给优秀女同志吧。”
“小宋主任,接打电话有啥难,只要会说话,这活儿谁都能干。我闺女说话声音可好听了,当电话员正合适,就是你们把学历定得太高了。”这个田婶是队里出了名难缠人,被大家在背地里称作“地瓜油”,黏人得很。
宋恂不动声色地抽出被她挎住胳膊,好脾气地笑道:“田婶,您也说了,这工作没什么难度。虽然您家闺女声音好听,但村里其他女同志声音也不难听。我们如果不设个高一点门槛,万一全村女同志都来报名,到时候我们选谁不选谁?”
“那你们公司在我们瑶水地界上,在招人时候也得照顾照顾家庭条件差人家吧?你看我们家——”
*
那边宋恂被黏人田婶缠住了,补网队这边,项小羽也不怎么好过。
大瓦房招聘事情已经在村子里快速散播开了。
除了项小鸿等零星一两个姑娘关注那十五个正式船员名额,其他人焦点都放在了唯一一名电话员招聘条件上。
对于农村社员来说,有些苛刻要求,对女知青们却基本不算什么。
来插队知青,至少是初中学历,普通话都还算标准。
关键是,招聘要求上,并没说只招收农村社员。
也就是说,知青也是可以报名应聘!
这个工作简直比当老师还有诱惑力!
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没准儿还能有机会往父母单位打个电话,报个平安。
还有比这更适合她们工作吗?
苏瑾是女知青里学历最高,也是大家公认最漂亮一个。
对于这个当电话员机会,她心里是势在必得。
虽然补网队工作已经算是队里最清闲工作了,但补网队是计件算工分,她补网手艺远不如当地妇女,补网速度也很慢,所以从来没有赚过满工分。
之前去小学当老师机会,被贾支书女婿徐知青攥在了手里。
这个电话员工作,可千万不能再错过了!
她扭头望向一边补网,一边闷头小声念叨着什么项小羽,笑问:“小羽,我看你这些天一直在练习说普通话,是不是早就听说这个好消息了?”
项小羽停下念叨,莫名抬起头来:“?”
其他妇女听到动静,也纷纷看向她们这里,没人吱声。
她家跟宋主任门挨门住着,之前又一起去过省城,提前知道消息也是有可能。
项小羽对上苏瑾带笑眸子,理所当然地点头:“知道啊,那又怎么样?半个月前,我就知道大瓦房要拉电话线,我回来以后不是跟大家提过了嘛!”
苏瑾抿嘴笑了一下,不再多话,重新埋头专心补网。
反倒是另一个女知青,很不高兴道:“你比大家提前半个月得到消息,准备得比所有人都充分。那这次考试就是不公平!”
“我连考题都不知道,准备什么?这些天我确实一直在练习说普通话,但我平时跟你们交流时,为了照顾你们,也一直在使用普通话。再就是赶在上个周末,我去公社邮电所看了看他们话务员是怎么工作。其他时间我都是跟大家在一起,我准备什么了?”项小羽把自己这些天为了应聘电话员所做准备都念叨了一遍,“距离考试还有好几天呢,你们要是想,也可以去邮电所学习。”
话虽如此,可是大家看她眼神,就是明晃晃写着“不公平”,“走后门”,把她看成了第二个徐知青。
项小羽被气得翻个白眼,不搭理她们了。
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吧,反正她是一定要去考试。
万一没考上,那她现在解释一切就是白费力气。
她心大地想,若是考上了,就等考上以后再说。
项小鸿担忧地瞅了妹妹一眼,岔开话题道:“别闲话就别说了,大家抓紧时间干,今天早点收工,晚上队里组织召开通电动员大会,所有人都得出席。”
*
瑶水村生产队通电动员大会,办得十分隆重。
虽然黑云压顶,眼瞅着就要下大雨,但是全村上千口人,包括宋恂他们这些外来人员,都被要求着参加了。
打谷场最前排被摆了几张破桌子,支书、队长、会计、贫协主席、监察主任、妇女主任等队里能叫得上名号干部,在桌子后面做成一排。
因着没有那种插电扩音喇叭,每户要出一个代表,来到会场最前面坐着,以便听清会议内容。
宋恂跟大家一起拎着板凳来到打谷场时候,被请去了第一排靠边位置坐了。
刚坐下,就见贾支书举着一个用硬纸板卷成大喇叭,声嘶力竭地喊:“社员们,安静!安静!”
乱糟糟会场被他整顿了将近十分钟,都没安静下来,还是项队长让几个生产小队长和民兵排长下去维护秩序,会场上空嗡嗡声才逐渐停止。
“社员们,首先,我要向大家通报一个天大好消息!”贾支书站起身,还没正式开会,嗓子已经哑了,“因建设机械化大型养猪场需要,公社方面已经正式批准给我们瑶水村生产队通电啦!”
虽然嗓子喊劈了,但激动振奋情绪很到位!
社员们被感染得,鼓掌声和叫好声不绝于耳。
贾支书单手向下压了压,继续道:“我们瑶水村生产队,是全县第六个,全公社第一个通电生产队!”
社员们又是一阵激情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