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68章 第 68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8章 第 68 章(3 / 4)

院子里的众人就见到那电驴子倏地“突突突”响了起来,一给油便窜了出去。

“还真能变成电驴子呀!”刘海涛盯着宋恂的自行车,稀罕地感慨。

其他人哪还听得到他在嘀咕什么,早就一窝蜂地围上去了。

尤其是项小羽,催促着让宋恂下来,她也想尝试一下骑电驴子那风一般的感觉!

宋恂跳下自行车以后,重新对几个不太灵便的地方调试了一下,又重新上车试了试。

等他觉得没什么大问题了,才告诉项小羽怎么驾驶,将自行车让给她。

刘海涛凑到宋恂身边问:“宋组长,你这个电驴子卖不?”

“我这是要上下班通勤用的,卖了它我用什么?”宋恂摇头。

“不是自行车,是制作电驴子的图纸。”

“这又不是我发明的,厂里若是需要,你们直接拿去用就是了。不过,”宋恂提醒道,“搞改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你们厂还是谨慎考虑吧。”

宋恂用图纸抵了今天的材料费,大方地留给了机械厂,载着欢实的项小羽,突突突地回家了。

*

项小羽被渔业广播电台聘为播音员的消息,早已经在瑶水村,甚至是十里八乡传遍了。

这年头当工人是铁饭碗,端起了铁饭碗一辈子的生老病死就都有了着落。

但是在铁饭碗上面还有金饭碗。

司机、售货员、播音员、电影放映员,正是时下公认的四大金饭碗。

在农村,广播是社员们的主要信息来源。

播音员的工作,在大家看来,真是既熟悉又富有神秘色彩。

三月一号这天早上,队里各家的烟囱刚升起青烟,还没到上工的时间,项英雄就背着手在村子的各条小径上来回转悠。

有社员在院子里见到他,便主动打招呼问:“队长,今天咋这么早就上工呀?吃早饭了嘛,来我家吃点。”

“吃了吃了!”项英雄语带嫌弃,“哎,今天我家的一大家子人不到五点就被搅和了起来,早就吃完饭了。”

他都这样说了,那人家肯定得顺着问呐,“咋起那么早呢?”

项英雄高声道:“哈哈,没办法,我家二丫头上早班,六点钟就得出门。她上了这个班,我们全家人都得围着她转,她娘忙着做饭,她嫂子帮着梳头,家里乱糟糟的,谁能睡得着呀!让她吃了饭,把人送走了,我们才能消停下来。”

被他这么一喊,附近好几户人家的院子里都有人出来瞧热闹,一婶扒着篱笆门问:“队长,你家小羽已经去广播电台上班好几天了,啥时候能开始播音呐?那个广播电台咱们能收听到不?”

“今天就开始播!三月一号,市渔业广播开始试播,全市都能收听到!那个电台设在咱们团结公社,咱们这边听得还更清楚哩!”项英雄装模作样地瞅瞅天色,“差不多快开始了,以后每天早上七点开始播报。”

“呦,这么早啊!从生产队到公社的那条路可不好走,怪不得你们家那么早就起床做饭了!”一婶捧场道,“小羽干这个工作还怪辛苦的!”

“可不是嘛,我们全家人都得跟着她一起为人民服务!哈哈哈。”项英雄洪亮的笑声能传遍半个村子。

不过,小宋把他那辆旧自行车改装成了电驴子,嘟嘟嘟不到半个小时就能骑到公社,快得很。

如此一来,他闺女上早班也不着急,六点起床还能吃个早饭呢。

就是辛苦了小宋,得提前好几个小时去上班。

项英雄背着手继续溜达,“你们都忙去吧,家里有话匣子的可以听听早上的广播。这个渔业广播是用咱南湾话播报的,大家都能听懂!”

项小羽是十里八乡的第一个正式播音员,大家都挺好奇她是怎么播音的。有收音机的几户人家都积极响应,还热情地邀请附近邻里到自己家一起收听。

同样的话,项英雄一早上说了好几遍,眼瞅着天色大亮了,他不敢再耽搁时间,一溜烟地小跑着往家赶。

甫一推开院门,便气喘吁吁地问:“到七点了没有?”

“还有三分钟,你跑到哪儿嘚瑟去了?刚才让老大出去找你一圈都没找到人!”苗玉兰埋怨一句就赶紧招手,“快进来,马上就开始了!”

话匣子被稳稳当当地摆在了饭桌的正中间,全家人已经围着话匣子坐成一圈了。

项远航的手边放着一本全新的笔记本,以后将由他负责每天的播报记录工作。

项英雄赶紧坐到唯一的空位上,侧着耳朵去听话匣子里的动静。

“时间差不多了吧?怎么还没声音?”

“嘘——”

收音机里传来一阵调谐信号的沙沙声,全家人都静坐在那里,屏息以待。

过了将近一分钟,一道字正腔圆的男声响起:“海浦人民广播电台,海浦人民广播电台。”

用的是普通话,只说了两句,又没了声音。

而后便是“滴滴滴”的几声整点报时和《东方红》的音乐。

项英雄眼巴巴地等着,一首歌都听完了还不见有动静,奇怪地问:“咋回事,怎么还没轮到咱家小毛呢!”

“不要吵!”苗玉兰白他一眼,“等着。人家这是试播,还得调试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