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有千年传承的古老文俗艺术,想要短时间的学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陈姐话的意思也很明确,她不要求周暄暄能够完全掌握,这也不现实,她只是希望周暄暄在面对拍摄的时候,可以自如的应对相关的工作,而不是手忙脚乱,一副门外汉,丝毫不能贴近角色的模样。
距离开始拍摄,也就是三个月。
这三个月内,再精湛的皮影戏师傅,也不能够保证能够完全教会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皮影的门外汉。
周暄暄这个人,一直都有一些不服输的精神。
她希望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至少,能够让她学到一点皮毛,能够学会,一边摆弄皮影,一边敲打乐器,用那古朴优厚的嗓音,唱着故事中的戏词。
声音她是做不到,这位师傅那么地道了,但怎么说呢,也总该尽力才是。
每天除了学唱戏之外,老师傅还会教周暄暄制作皮偶。
尽管老师傅有些上了年纪,做皮偶的时候,还得眯着眼,带着一副老花镜,但他的动作,却娴熟而又利落。
周暄暄自认为,学习能力还算不错,他一步一步紧紧的跟着,还是会在中途出错。
仅仅是把选好的羊皮,打磨,刮去浮渣,使它变薄,这就很考验人的手艺了。
为此周暄暄还特地练了练自己的刀功。
试验好多次之后,她才成功把自己选择的羊皮,打磨又干净又薄。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周暄暄并不明白,为什么她学皮影戏还要学习制作皮偶。
但老师傅的话却提醒了她。
“自己做的皮影,更有感情些哩!”
倾注更多的感情,更多的关注,才能让她更好的学习。
当周暄暄按照老师傅教的,画了一个孙悟空的画稿之后,开始着手镂刻敷彩,周暄暄就能理解了这句话。
尽管还没有完工,还是个半成品,还需要脱水熨平,再把枝节连接起来,但光是看着这个半成品,周暄暄就兴奋极了,以至于练习,唱皮影戏时,拿着老师傅给她的孙悟空皮影,她爱惜且珍惜,能够非常有感情的跟着老师傅一起唱,那出大闹天宫。
明明就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故事情节,可这样的操作,又是另一种新的体验。
起初还觉得只是为了工作,不得不硬着头皮顶上的事,到现在,也成了一样乐趣。
结束了一天的课程,周暄暄回了家里。
现在是晚上8点,周暄暄觉得,她还能匀一个小时出来,写一篇教案,再模拟一下讲课的过程。
她每次都会把自己讲课的过程拍下来,讲完之后自己一遍一遍的看,在和网上那些示范课程对比,总结着自己的不足。
这要比一个星期之前讲的好的多了。
周暄暄刚写完教案,打开平板电脑,正打算录制视频的时候看到了一条弹过来的微信消息。
是来自前几天她刚加上的好友。
席芸。
——[照片],暄暄帮我看看,这两个哪个更好看一点?
因为是图片,这会儿看见消息的提示,周暄暄并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她顺着消息点进去,才看到了那张照片的庐山真面目。
是两张照片,两只手表。
周暄暄关于手表的知识,几乎没有积累,但他能够凭借着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大概猜测,这两只手表,价格应该不菲。
或许是那种随便一只,就得是一套海景房的程度。
但不管怎么说,总得先回答人家的问题。
周暄暄点开两张图片,仔仔细细上上下下,看了将近三分钟,通过不断的对比细节,周暄暄十分艰难的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第2张图片的手表更好看一点吧。
其实严格的来说,两只手表的款式相差并不大,只不过第1只手表三个小小的转盘,第2只手表,只有一个转盘。
就个人的审美来说,周暄暄会喜欢更简单一点的。
很快的,她收到了席芸的回复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