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朗自从定了进入部队的目标,开始跟了黎少,因着年纪小除了训练,还学习知识和后勤管理适宜,军爷们都是大老爷们不适合到黎少的女眷跟前汇报,小男娃就没着男女有别,每日在张晓晓跟前汇报学习训练和部队的事。
卢朗:“太太给买了许多制作军装的布料,可是我们的人现在找不到足够的会做衣裳的女人给做军服,黎少现在忙得晚上连觉都没时间睡,我想着太太这里也许有办法。”
张晓晓诧异的看向卢朗。
“不应该啊,这年头不是有很多靠缝缝补补讨生活的女人,怎么会找不到人?”
这事卢琳听过一耳朵,说了起来。;“部队的军服一般都是部队男人的家眷统一在一起缝制,一方面家眷都是自己人,自己人制作的放心;另一方面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己内部能解决用不着花钱找人另外做。”
卢朗抓了抓头,说了另一部分,现在家眷们都忙,很忙。
归结原因,还是因为太太太能干导致的,家眷们都学太太的利索劲,辛勤起来。
部队的管理的茶楼生意太好了,村子养鸡、养鸭,送到茶楼去,茶楼人忙不过来,就找部队的家眷去杀鸡、杀鸭,还要拔毛开膛破肚,人手不够啊。
还有鸡汤面要熬鸡汤,熬汤最好自己人去熬;烤鸭烤的好吃也需要技术,不可能传给外面,也是自己人学去掌握,这人手不可能去用部队的军人,自然是家眷上了。
张晓晓听的目瞪口呆。
这都什么时候的事了?
她随手一弄的生意,竟然好到这种程度了?
太夸张了吧!
她想想大街小巷的烤鸭店,鸡汤面,再想想小区门口、学校门口随处可见的麻辣串,这都很稀松平常,在这里几乎都受到疯狂的追捧。
说白了,应该还是技术垄断。
贫民百姓没有机会学,有技术的全都珍藏着,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再加上信息不流通,相互交流的又少,张晓晓想想都觉得自己生活在那个年代很幸福,她享受过最好的和平生活,享受过最好的教育资源,她真的是幸福的一代。
而现在的孩子们太苦了,生活在这个战乱的年代,连生存都成问题,更何况是学习知识。
在这一刻,张晓晓觉得她穿来的意义,也许就是用她从未来学的知识养活那些战火中的孩子们吧。
这让她觉得很有价值。
鸡汤面和烤鸭现在还是很新鲜的状态,许多人都没吃过这么美味的食物,正是稀罕的时候,等到有钱的人吃腻了,不在捧场的时候,估计生意也就没这么好了,可能再过几个月就可以恢复正常,张晓晓想着要不等等看,看生意是否会随着时间而回落。
张晓晓想了想道:“现在天越来越热了,暂时对衣服的需求不紧张。”夏天的衣裳好做,也不需要棉花,随便缝缝就行。
“等几个月吧,若是到,时还是无人手,就从外面找那些专门给人洗洗缝缝的妇女做衣裳。”
张晓晓的亲娘家生意好到爆,亲爹亲哥一个个忙的焦头烂额,连说话都没有时间,张晓晓也懒得动,暂时就没去走动。
黎希要买武器,要买军粮,手下要管理茶楼,还要训练部队,就连家眷都忙到爆,人手严重不足。
张晓晓这里,村子里都塞爆了,养鸡、养鸭、种地占用了所有人手,简直就是忙的累的倒头就睡,也就张晓晓开了个头就甩手,轻闲一些。
所以,张晓晓是绝对不会想给自己找事,再去开拓事业线。
但是,她想清闲,人家女主偏偏给她找事,她三个月不稳期还没过,村子里和黎公馆外面又被一堆人老珠黄的妓(女支)女给包围了。
因着张晓晓肚子不到三个月,发生了这么大的事,黎公馆的人吓得不轻,依然紧守消息不敢让太太知道。
这回黎希办公的地方被无数的消息给塞爆。
“黎少,不好了,太太那里被无数妓(女支)女给包围了!”
“黎少,你这才到沪江多久?就招惹了那么多的妓(女支)!”
“黎少,怎么办?那么多的妓(女支)女围绕在黎公馆周围,要是让太太知道了怎么办!”
“这妓(女支)年纪大的半老珠黄,容貌好的有半老徐娘之姿,莺莺燕燕的聚在一起,黎少,你怎么看?”
……
谁那么缺德啊,知道黎少的太太怀孕了,送妓(女支)女给黎少,还送一堆都是人老珠黄的女人。
整个沪江都震掉了眼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