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小青梅[八零]> 第124章 第124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4章 第124章(2 / 2)

说完过年,沈立秋跟他说起员工过年期间想要在食堂上班的事情。

食堂生意在杨东概念里已经属于兴隆,每天也做到财源滚滚了:“我听到这个消息感觉挺好的,要开另外的工资吗?”

“工资啊,工资的事情说过,不需要另外增加,给多少红包全看我这个领导的意思。大家放年假也不会扣工资,这次是自愿加班,我还不想加班,我要待在被窝里,你别想拦着我躺被窝……会计去帮我统计人数了,不管多少人加班,我都不在她们里面。”

杨东也是头次听说员工自愿加班,领导不愿意,只想躺在家里的事情:“既然是自愿的,看看过年有没有生意,有生意的,红包根据净收入发。”

立秋一个懒人,却挑了许多勤快的员工,眼光可以说是非常毒辣了。

“我不会拦着你,一年到头就这么几天能好好休息,你怕冷的话,躺在被窝里,我去食堂待着。”

沈立秋:“东哥,你放年假要待在食堂?”

“嗯,我要待在食堂,怎么的,因为我待在食堂,想改变主意和我一起待在食堂里?”

“没有啊,我指望着你给我带饭,既然你在食堂,拜托你管着点,你也算我们食堂的领导。”

杨东拒绝:“我不是领导,我顶多回来汇报食堂情况,如果有需要你出面的生意,我会通知你的。”

“不要通知我,帮我拒绝了,领导放年假,谁也不许打扰,有事年后上班再说。”沈立秋夹了颗肉丸吃,肉丸还是烫的。

见她一颗大肉丸吃了一半就用手捂住嘴,看起来很烫的样子:“立秋,烫着舌头了?”

沈立秋摇头,艰难咀嚼吞咽肉丸,吃下去后:“烫嘴,没烫到舌头,剩下半颗你要吗?”

“我要的,我想伴着米饭吃。”

“嗯,给你。”沈立秋干脆将肉丸放在饭上,饭推给他。

杨东没有被烫到的表情,沈立秋不得不佩服:“东哥,你在外面冻到嘴巴都失去知觉了吧。”

她一天也就在路上的时候最冷,路上觉得冷空气无孔不入,她恨不得包着自家暖和柔软的被子出门。

杨东开始吃卤味:“有可能,反正我不觉得烫,感觉是很普通很正常的温度。”

吃完午饭,杨东不陪着沈立秋回休息室了,他吃完饭得回去工作,孔永英等着和他一起回去。

二楼暖和是暖和,沈立秋也不想待很久,重新戴好手套,去休息室了。

她的休息室有门窗,门窗关上还是能抵御风寒的。

她不躺被窝,天气冷下来后,她已经很久没躺过休息室被窝,被子不够保暖,睡着可能生病,穿着棉袄躺里面看电视都会觉得累赘,已经把它当成大号的躺椅了。

后背靠在被她随便叠了几下的被子上,沈立秋打开电视看,偶尔给自己倒杯热茶喝。

陶会计很有效率,半下午的时候已经统计好愿意上班的员工数量。

沈立秋看着数量名单,知道肯定有部分员工是被迫的,大多数人都去上班,她们不上班会不会不好,会不会年假回来就被辞退了?

名单上包括了所有人名字,领导沈立秋除外。

人数和员工数完全对得上。

“嗯……这样的话,我还是不来上班,年假这几天都算大家加班,不会额外加工资,还是会给好处的,自家家人年假期间可以免费到食堂吃饭,注意是自家的,自己儿子女儿,爸妈,亲兄弟姐妹,老公老婆都行,不要带堂的表的,也不要带孙子孙女外孙和朋友。”员工们的孙辈,最大年纪的也只是在读小学,她不允许这些孙辈来,想想就头疼。

陶会计问了句:“儿媳和女婿行吗?”

“没有孩子的行,有孩子的还是留在家里带小孩,如果找到别人带小孩也可以,我虽然不在食堂,也不想食堂成为带小孩的地方,又不是每个小孩都和小树小花一样乖。”沈立秋还真不怕在陶会计面前说,陶会计并没有孙辈,孩子们也在读小学,但是看起来都挺乖的,儿子女儿允许带,她丈夫也能一起带来。

“我知道了,我会再做个统计,统计员工们的家人有谁愿意来食堂吃饭。”

“记得员工们年假不扣餐补,免费吃饭,想吃什么都随便吃,负责一楼二楼打菜的阿姨简单做个记录,也好算进食堂流水里。”

陶会计应下来:“好的领导,我知道了。”

陶会计走了,沈立秋回休息室看电视。

陶会计表情挺平静,到了自己办公室,表情就没办法平静了,眼里都是笑意,把年假期间免费吃饭的事情告诉大家伙。

她先记录自家家人和人数,再帮同办公室的出纳记录。

出纳听闻年假期间免费吃饭:“当初果然没白争,幸好被选上了,领导真是太好了。”

她在楼下隐约能听到楼上的电视声音,从没觉得领导不务正业,只觉得领导太厉害了,能开这么大的食堂,没半点本事是不可能的。

她本来没有不情愿的,只是在纠结,不是非常坚定,问过会计,见几乎所有人都留下来,也决定留下来加班。

她来食堂不到半年,就几个月,对领导了解还不够多,陶会计似乎并不在意加班的事情,原来真是自愿加班。

当初食堂选出纳,有近十个人来参加笔试面试,她也算过五关斩六将了。

陶会计:“我们领导人很好,你以后会慢慢了解到的,一大堆人抢着来食堂上班不是没有原因,你家六个确定了吧,确定我就去隔壁办公室了。”

出纳确定:“嗯,对,就六个,我,我爸妈,我老公和我弟弟妹妹。”

“行,不是每顿都必须来吃,你们家里要是招待亲戚,可以跟我说声,请假就好了,年假请假不扣工资。”

“我知道了。”

陶会计穿了很多衣服,虽然不如领导沈立秋裹得圆,行走也不太方便,只是她非常乐意走出办公室,四处通知,将领导的意思转达给大家。

到了苏采菊这里,苏采菊犹豫会儿,问会计她能不能加别的人,如果领导不允许,她就不加了,可以帮她划掉。

对于苏采菊一家,陶会计很是同情,同情也不会表现出来,再说现在的苏采菊真不用别人的同情,人家日子过得好,还没有男人的烦扰,只用操心两个小孩:“你想的话,领导不会反对,我帮你记一下,明天上午就找领导说。”

领导对苏采菊一家意外宽容……不算意外了,苏采菊才是真正的元老员工,领导对她宽容很正常。

统计过在食堂上班的员工之后,会计带着新的名单回去办公室,不打扰领导,她们领导最烦人打扰,明早还要统计现在不在食堂的员工家人数量,全统计完了再去找领导。

早班的两个师傅和几个员工就在家休息,明天凌晨才会过来。

陶会计走了,大家仿佛提前过年,在想着放年假要点什么吃的。

他们在食堂工作,即使有餐补,也不是什么食物都舍得吃,过年不扣餐补,餐补可以攒起来,还能让家人免费过来吃饭,简直是天上砸馅饼。

和苏采菊关系挺好的潘大婶还说:“我就说领导大方,领导真的很舍得给我们员工好处。”

潘大婶在食堂的存在感不是很强,苏采菊也不强,有人关注到苏采菊是因为领导对她特别照顾,再多就没了,平时该干活还是干活,不说闲话。

潘大婶是和自己说话,苏采菊自然要回话:“我也没想到领导会给这样的好处,本来我们就是怕冷才坚持要上班的……要是没几个客人愿意来食堂吃饭,食堂就亏大发了。”

这话她不敢和别人说,只能在潘大婶面前说说,她要是讲食堂亏大发了,可能还会被别人笑话,她又不是领导亲戚,还替领导操心亏不亏钱,又不是亏她家的钱。

潘大婶也有这种担忧:“过年大家伙都放年假了,有几个人愿意出门来食堂吃饭,我家被窝不暖和,早上醒来脚都是冰凉的,我宁愿待在食堂,食堂里暖和,洗碗也是温水洗,不冻手。”

食堂洗菜洗碗全是温水,领导沈立秋明说不要冷水洗,不要冷水洗,大冬天冻伤手就不能干活了。

领导真的很舍得对员工们好。

苏采菊:“我把几个月工钱花在打棉被上了,我家的新棉被暖和,冬天不冷的时候盖着还会出汗,现在盖着正暖和,只是小树小花还要做作业,不能整天让他们躺在被窝里,他们也躺不住,只能一起带到食堂。”

潘大婶:“你家小花也要做作业?”

“对的,也要做作业,哥哥在做作业,不能让她没事情做,我给她布置了作业,让她学写字,这样不会太无聊。”

“养孩子真不容易,说起来你又请那几个?”潘大婶说的那几个是指乔迁宴来的三人。

苏采菊:“对,她们也能算我的家人,以前对我照顾,我想回报她们。”

这几位真有善心,她还没遇到领导之前,她们家里条件不好,还是会对条件更差的她伸出援手。

“她们怎么没来食堂面试呢?乔迁宴的时候看见她们,觉得眼生。”招聘员工的时候,潘大婶也在边上看热闹,并没有瞧见三人。

苏采菊解释原因:“她们有工作,又没有十成的把握被选中,所以没来面试了,省得两边都不讨好,丢了饭碗。”

“原来是这样,我能理解了,换成我,我也不可能放弃手上的工作,去争一份不太可能百分百选上的工作,当初正是我没工作的时候,幸运被领导选上。”她也算见证了食堂一步一步变好,领导一步一步变强大。

苏采菊并不畏惧和人说自己的过去,潘大婶对自己的过去也了解的:“我当时在扫大街,一个月挣不了多少,领导找我了,我心想自己已经够差了,差不到哪去,就跟着领导了。”

她自己对两年前的生活都有点恍惚了。

“以后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

严松梅听说食堂不放年假,正常营业的事情后,特别高兴,还问沈立秋是不是真的。

“舅妈,是真的,我放假,我的员工们不放假,她们照常上班营业,大门进来的牌子也写了年假期间营业时间,舅妈想要定包间的话,可以找小赵或者小姜。”舅妈开始放年假,沈立秋还在上班。

今年的年假定在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十,正月初十沈立秋来上班。

杨东就在沈立秋旁边,觉得立秋说话说得太片面,还是要他解释一番:“舅妈,是大家自愿加班,最近一段时间真的太冷了,员工们在家里待不下去,还是食堂暖和,就选择加班了,食堂给她们和她们的家人免费提供三餐。”

曹玉泉:“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严松梅:“听着感觉是立秋吃亏了。”

两个舅妈一家,包括公婆家,还真不是免费蹭吃蹭喝,过年过节都会给小两口红包礼物,他们给小两口的,可比小两口送出去的更值钱。

尤其三舅妈,更大方了,三位数三位数给,有时候还会买四位数的电器送给食堂。

沈立秋:“舅妈,还好的,今年要不是太冷,冷到骨头里了,大家谁愿意主动来加班呢。”

严松梅:“食堂开门也好的,我正想要请亲戚朋友吃饭,都是出门,不如来食堂吃饭。”

完全不需要她动手。

严松梅:“要不是太冷,爸妈年纪又大了,真想年夜饭带爸妈过来吃。”

曹玉泉:“我们都快冻坏了,你还是让老人家安稳待在家里吧,年夜饭我们去老宅帮忙就好。”

沈立秋知道不回县城的话,到老宅吃年夜饭的事情逃不掉,去县城的路堵住,去外公外婆家的路没堵住:“今年还是我和东哥带几道菜去外公外婆家,也能省点事情。”

是东哥一个人,不包括她,她要躺在家里等东哥打好菜回来。

鉴于婆婆在场,就不说出差使东哥干活的话了。

岑彩:“对的,要是按照往年的饭菜样数做,不知要做到什么时候,食堂正好开着门,就从食堂带几道菜回去。”

杨东不反对,天太冷了,除了在暖和环境下干活的人,谁都不愿意动弹,自己带几道菜过去省事。

曹玉泉:“今年冷成这样,要注意爸妈的保暖工作,老人家要是冻生病,很难痊愈的。”

岑彩:“对的,爸妈们都要注意了,尽量别让他们出门,也别闷着他们,我下午就去看看爸妈。”

岑彩在县城待了二十几年,过年才会去省城看望爸妈,如今回到省城,看见日渐苍老的爸妈,恨不得每天都去看望他们,真做到了,每天没事情做或者在食堂吃完饭了,回家路上都会顺路去看爸妈。

严松梅:“大嫂小妹,你们要不要包间?”

她突然问起来,完全没计划的曹玉泉思考了会儿:“要看天气好不好,如果天气暖和,我能自己动手就自己动手,太冷了或许会定包间。”

她并不是很担心定包间会被抓住把柄,丈夫的身份比较敏感,她之前很担心丈夫去参加食堂有关宴会被有心人看见,丈夫叫她不必担心,身正不怕影子斜,立秋比他们更坦荡,她都不怕,他们更不需要畏惧。

要说丈夫身份敏感,三弟身为有钱人,更加敏感,树大招风他们哪能不懂?

要说举报,她这个外甥媳妇更会举报。

外甥媳妇的举报事迹,她看了都哭笑不得,三弟看了该庆幸外甥媳妇不是同行的对手。

立秋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用下三滥手段,我也用下三滥手段,谁怕谁?

说是这样说,如果天气不冷,还是更想在家里招待客人,最多就是从食堂打包几道菜回家。

岑彩的交友圈并不广泛,亲戚包括了在座的两个嫂子,丈夫不在身边,她也不知道该宴请谁:“我不知道,成业有几个朋友,但是往年过年也没见他请人家到家里吃饭,定包间就更没必要了。”

严松梅:“你们都不定,我定好了,我选几个日子,毕竟要请我家亲戚,要请老公亲戚,也就是嫂子小妹你们,还有我的姐妹朋友,前几天珺珺跟我说过她和永义有想要定下来的意思,两家人过年或许有机会见上一面。”

她想了许多人,沈立秋听着没多少波动,真好,不关她的事,她放年假,定包间的事情全交给小赵小姜,让她们两个安排,她当甩手掌柜。

曹玉泉听得头疼:“你有这么多人要请的?我们就没必要了吧,年夜饭都一起吃的。”

严松梅:“哪一样了,不一样的,要是天气暖和,请爸妈一起过来,太冷了就不让老人家吹冷风,我们几家出来吃饭,二姐要是不愿意来就算了,我们三家人吃,加上我们的儿女,也能凑满一个包间了。”

她就喜欢热闹。

沈立秋:“舅妈随便选日子,今天选好的话,今天就能和小赵说,食堂暂时还没有哪个客人选择定包间,年假期间每天都有空。”

她再懒,舅妈请客也要出门,即使是在她的食堂请她吃饭。

想想还觉得挺好玩。

大家才说包间的事情,小赵就上楼找沈立秋说包间的事情,食堂年假营业,有人打听过包间的定价,就是没人真正定下来。

今天有客人要定了,来的是一大家子,问过包间价格,决定定两间。

第一次来包间客人,小赵拿不定主意,想问问领导。

严松梅:“定的什么日子?”

“定的是年夜饭,这家人和严姨可能认识。”

“我认识?我去看看。”严松梅听说可能是熟人,很快下楼了。

作者有话说:

小天使们,一个通知,周一到周五不更新,周六周日收尾放结局和番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