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人们抬头低声道:“王爷要很晚才能回来的。”
说罢,他便低头不理陆长亭了。
哪怕是做了燕王,也忙到了这样的地步?
陆长亭无奈,同时我感觉到了点儿无所事事,翻出了话本却又久久看不进去。
他脑子里思绪飘忽着,便想到了程二。
不管何时,始终都是他在朱棣身边跟进跟出。
如此一看,朱棣身边最为信得过的亲随,似乎便只有程二了。朱棣在北平才不过两年,北平当地的守军、护卫等,与他还着实算不得亲近。而朱棣本身也未曾从应天府带来什么人。
这时,陆长亭就不免想起了历史上对朱棣早年生活截然不同的描述。
朱棣出生的时候,明朝还未建立,那时候打仗正到紧要关头,洪武帝根本顾不上这个儿子,连名字都没给起。到了明朝建立之后,朱棣虽然十岁便被封为燕王,但要知道那时候一共接受封王的似乎便有足足十个。朱棣就属于恰好是洪武帝的儿子,那也就恰好跟着一块儿封王了。别的多余的照顾却是没有的。甚至连朱樉得到的待遇都不如。
古代的历史记载中,虽多次强调,说洪武帝极为喜爱朱棣,认为其有自己的风范,多次想传位于他。但后世史学家已经从多方面证明,这应当只是朱棣继位以后,才改了史实,以此掩盖自己名不正言不顺的上位经历。
而真正的历史之中,朱棣应当是并不受宠的,甚至说,他是在饱受冷落的环境之下成长起来的。自然,他也就没什么人可带来北平了。
靖难之役的一切力量,都是朱棣在北平扎根以后,才逐渐被建立起来。
陆长亭不自觉地捏紧了手中的话本,如此一想,他竟是倒有些热血沸腾了。
陆长亭很快接受了自己如今的位置,他也想要在未来靖难之役之中,出上一份不小的力,在朱棣身边站稳脚跟,看着他登上皇位。
正想着呢,屋门突然间就被人推开了。朱棣走了进来,抬眼就见陆长亭手里捏着话本,朱棣面色有些怪异,对当初搜罗出情.色话本记忆犹新。
他在陆长亭身边坐下,一边倒着茶水,一边出声道:“长亭。”
“嗯?”陆长亭偏转过头,认真地看向了他,听着朱棣往下说话。
“长亭,你还小。”朱棣颇有点语重心长的味道。
“嗯?”陆长亭有点儿疑惑。难道朱棣觉得他现在做不来太多事儿,决定只交给他一些微末小事。这倒也没关系,他的确是年纪小,很难服人的。这里不比中都,周围只围了朱家兄弟。
朱棣伸手夺走了他手里的话本。
陆长亭:???
朱棣将话本丢到了一边,叫人进来,“放好了。”
陆长亭脑子里还没转过弯儿来呢,“……这是,做什么?”
朱棣道:“这等情爱之书,便不要再看了。你年纪小。”朱棣重重咬了后面四个字。
其实陆长亭很想反驳,他的年纪放在这个时代已经算不得小了,可是对上朱棣关心又执拗的目光,陆长亭倒是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朱棣的确是在关心他,虽然关心的角度很怪异。
朱棣将点心往陆长亭跟前推了推,“吃点东西。”说完,他又把下人给叫了进来,“去换壶热茶。”
陆长亭并不太饿,他歪头看了看朱棣,“我只是在这里觉得颇为无趣,才拿了话本来看。”
朱棣神色不改,道:“放心,明日你就会觉得有趣了。”
陆长亭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