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与周嬷嬷说了,让她这次一并挑些小丫鬟进来给你和华儿用。”李氏捋了捋任瑶期的一缕碎发,笑着道。
任瑶期点了点头,转头对周嬷嬷道:“嬷嬷等会儿去与那几个被送回去的嬷嬷说,母亲怜惜她们家中生计,所以她们虽然不能在留在府里,每一户却是可以送一个小丫头进来当差。她们家中如果有女儿,孙女,或者侄女儿的先挑几个出来,再让你从中挑选。”
周嬷嬷闻言一愣,任瑶华却是差点忍不住跳脚:“你这是什么意思?好不容易赶出去又要弄回来?你是嫌府里的牛鬼蛇神不够多是不是?”
任瑶期耐心的与她解释道:“我们挑丫鬟本就是挑的任家的家生子,就算不给她们这个恩典,最后从庄子上送来的人不还是与她们沾亲带故?且大部分还是势大的那几家陪房家来的?既然如此,这个人情为何不卖?”
因势利导在任瑶期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李氏当年嫁进任家的时候除了周嬷嬷以外根本就没有她自己的陪房,就连之后身边的四个大丫鬟也是周嬷嬷一手调教出来的。所以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李氏总是被孤立在了任家之外。
以致到最后被人吃得连骨头都不剩了都还不知道问题是出在何处。
任家的形势复杂,任家的家生子并非不能用。
恰恰相反,如果用得当了,绝对会比外头买来的丫鬟要顺手的多。将那几个老奸巨猾的嬷嬷送回去,换了她们自己的亲眷来紫薇院里当差,益处绝对大于害处。
任瑶华闻言仔细想了想,虽然脸上依旧十分不快,却也没有再出言反驳。
周嬷嬷这个段数的自然是一下子就明白了任瑶期的用意,不由得拍了拍自己的大腿,高兴地道:“五小姐这一招,奴婢瞧着可行。”说着她又转头任瑶华,“三小姐,您应当信得过老奴才对。你放心,老奴挑人的眼光还是有的。就算胚子长歪了,老奴最后也能将她扭过来!”
对于这一点周嬷嬷还是十分自信的。小丫头到了她手里就如同是一张白纸,她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李氏对周嬷嬷十分信赖,对任瑶华点头道:“周嬷嬷以前是跟着我母……母亲见过不少大风大浪的。她说可行,就不会有问题的。”
说到这里李氏似是想起了什么,目光有些黯淡地低下了头。
周嬷嬷看了她一眼,心中不由得一叹,忙笑着看向任瑶华:“三小姐?”
任瑶华将头撇向一旁,冷冷道:“不要送到我房里就成!”
这就是不反对了。
任瑶期笑着点头:“到时候人来了让嬷嬷调教好了以后。任三姐先选。”
任瑶华却是觉得这话怎么有些像是安慰小孩子的?还显得她这个当姐姐的小气?不由得瞪向了任瑶期。
任瑶期却已经转头去与周嬷嬷说话:“那位关嬷嬷就不用给恩典了,直接送回去,放话下去以后与她有干系的人紫薇院都不用。”
让那些站错了队的人引以为鉴。
周嬷嬷想了想,点头赞同:“五小姐说的极是,我们太太性子好,可是不代表就是软柿子能任由人拿捏。”
第36章天生相克
那几个嬷嬷原本正提心掉胆,等到周嬷嬷过去与她们把任瑶期交代的话一说,几人皆是惊喜不已,对李氏更是感激涕零,直夸她为人宽厚,有一副菩萨心肠。
谁都知道,大宅门内的奴才,除了管事嬷嬷以外就属女主子们身边近身伺候的丫鬟们身价最高。
紫薇院两位姑娘都是嫡女,这个时候挑选出来的小丫鬟若是出色的话会被留着做陪嫁丫鬟。即便是最后不能陪嫁,等到她们谈婚论嫁的时候也比一般的丫鬟要尊贵,主家也会给不少淀妆银子。
而且她们被送回去原本就不光彩,若是家里又有人进府,说明她们以后翻身还有望,别的家仆也不会对她们逢高踩低,。
对于关嬷嬷为何没有这个恩典,几人不过略略思索就明白了过来,不由得开始盘算回去之后一定要好好叮嘱自家的丫头。
也因此,第二日她们被送走的时候没有一人对李氏怀有怨气,还求着周嬷嬷要去李氏面前磕头。
任瑶期没有再插手这件事情,挑丫鬟调教丫鬟不用她操心,自有周嬷嬷去忙。
方姨娘又病了,李氏免了她请安,她便开始闭门不出。
任时敏倒是忙碌了起来,他开始忙着写春联和制桃符。当然,任三老爷的对联和桃符是极为讲究的,从选纸到刻符都是不经他人之手的。产量不高,也因此千金难求。
这一日上午,任瑶期从任益均那里回来。
任益均喜欢找任瑶期下棋,偏偏外头天气极冷,他身体又不好。
任瑶期念着前世的事情,对任益均的古怪脾气也多了几分包容,因此每隔几日就主动送上门去与他切磋一番,省得他冒着风雪去紫薇院。
脚步轻缓的走在九曲回廊上,任瑶期捂着手中的一只的和田玉青花花纹手炉。
这只不过巴掌大小的暖手炉是她临走的时候任益均硬塞给她的。
她瞧着是个贵重物件不想要,任益均阴沉着一张脸拿过手炉就要往地上砸,吓得她忙扑上去夺了过来。
她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有人可以将一番好意表达的那么……别扭。
想到这里她忍不住嘴角微勾。
抬头的时候却是看见外院的大管家杨成侧身弯腰姿态恭谨的领着两个人往这边走来。任瑶期脚步不由得一顿。
走在杨成身后的是两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右边的一个穿了一件黛青色宝相花纹面子的红狐披风,相貌算的上清秀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