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军的战斗力不容小觑,他们自己这两年也在全力以赴的发展火器,自己制造出了一部分枪炮。虽然质量远不能跟中国比,但西山军的整体实力在不停的上扬却是真的。而且最重要的是在士兵斗志上面,西山军的将士凶猛比之广南军强出太多了。
就算有了五千人的支援,广南军能否在多乐高原抵挡住西山军,也是个未知数。
战斗不能光看武备,还要看人,人要是拼起命来,一切还皆有可能。
河仙镇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全力以赴的组建新军,继续增援广南。
在中国不出动直接武力支援的情况下。
陈鸣也不是不想动用国内的大部队,可他要顾及一下暹罗郑信的感受不是?就只能让莫家人自己出面张罗队伍了,现在的河仙镇是军官不缺武器也不缺,缺的就是人。
湄公河三角洲地区土地肥沃,农田一年三熟,吃饱肚子是轻轻松松的。当地的华人与国内实现了更加密切的贸易往来之后,那就变的更富有了,什么生活必须的物质都不短缺了。就如婆罗洲上的华人一样,一个个没人愿意再当兵。河仙镇历史上第一道征兵令张贴出去都一个多月了,投军的青壮只有强强千人。这其中很多还是混血!
‘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这句话在这里得到了很彻底很彻底的施行。
而河仙镇领地范围内至少还要再征五千人,只可多不可少。
莫天赐现在的头都要大了。河仙镇发布的征兵令上给的军饷虽然很具诱惑力,可是对于环境富庶的河仙来说,这股诱惑力还诱惑不来五千个新兵。
这儿地,不仅华人富裕,土着人也不缺吃喝。
地旷人稀,全是平原,只要稍微的勤奋一点,怎么会饿着肚子呢?
很多愿意来当兵的混血和土着都是渴望着将来河仙变成汉家土地的时候,自己能从黄本本变成红本本。
后者是在中国内阁被讨论了又讨论的一个政策,以朝鲜为例,如果朝鲜内附了,那些朝鲜奴该怎么办?然后以此类推。
内阁就这一问题讨论了很多次,最后觉得自己是自寻苦恼。
别说朝鲜是否内附还说不定,就算朝鲜内附了,黄本本和红本本不就是一个很好地解决方案吗?
没有犯罪记录的,那就可以给红本本;有犯罪记录的,比如当过伪军,或者是已经卖身为奴的,那就黄本本喽。
很粗暴,却也很简单。
莫天赐现在天天为这个人数而担忧,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他也只能采用强硬分派的方式了。欠缺的四千兵额按照治下的各城镇的人口浓度,按比例分配。
婆罗洲的黄本本们羡慕异常的参军机会,在河仙却遭遇着跟婆罗洲华人一样的冷遇。
……
陆邑。河仙首府迪石东南的一个小镇。
这里是华人密度较高的一个聚集地,全镇六七千人,至少五千人是华人或是混血。
这里的百姓耕织为生,田地能一年三熟,在莫家的统治下真真不存在饿肚子的事儿。可这并不是说这地儿的生活就很富裕。
陆邑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区,土地能够种出粮食、黄麻,后者能纺织,但是生活所需的铁器却全都依赖自外界得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