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主宰江山> 分节阅读 82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827(1 / 3)

队就不可能扩充,士兵和军官也不可能有什么军心士气。

战争打的就是钱。

石文轩不能代表全部的美洲诸侯藩国,他能代表的仅仅是康国。

刚刚立足佛罗里达半岛的康国还处在一个初建阶段,本身就是极度需要财富和物质的时候,却偏偏赶上了这场战争。但陈暺和他的康国无可推卸自己的责任,再苦再难,他也必须抗下。

按照他老爹的设想,未来的康国还需要向北扩张老大一块地盘呢,陈暺不卖力怎可以?

两亿债券的资金到手就成,这可是一亿八千万华元,换成银元那就是一千八百万。这些年白银的价格并没什么下挫,原时空银价下跌主要是19世纪后期,因该是7、80年代之后。那是诸多原因所造成的,包括苏伊士运河的通航。

眼下这个时空里,银价表现的还算坚挺。一千八百万银元那就是一千二百万两银子,放到我大清可是老大一笔的钱财了。

但是对于康国,不管是战争,还是本国国内的基础建设、工业建设、教育建设,那可都是无底洞。

石文轩就想到了发行公债。

国家发行公债是要有公信力的。

石文轩看着苏孟说:“康国当然有公信力。当今陛下是康王的亲爹,这就是康国最大的公信力!”当老子的岂有不管儿子的道理,而且石文轩他妹妹可是宫里头二十年的宠妃。现在固然是年老色衰了,但佛罗里达半岛那块宝地能封给康王陈暺,那就是陈皇帝对石妃情谊最好的体现。

石家在没有转移到美洲之前,在南中国和南洋,那也是一块金字招牌。

第一千零五章对新帝的担忧!

发行公债,这是外国政府筹集资金应急的常用办法。英国政府外欠五六亿英镑,依旧能跟拿破仑大打出手,那靠的就是公债,也是国债。

英国从17世纪就开始建立自己的国家信用体系,到如今时候,发行国债已经成为了大英帝国霸业基础上的最重要的一块基石,为大英帝国筹集了无穷无尽的资金。但这在中国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陈汉刚立国那儿,也搞过国债——战争债券——土地债券——建设债券,只是税制改革之后,伴随着国家财政的日益充足,中原已然不闻‘国债’声十多年了。

苏孟对石文轩的‘振振有词’表示无语。石文轩这话还真是有份量,别说康王的母妃是皇帝老子的爱妃,就算是不怎么得宠的皇妃诞下的皇子,以当今皇帝的性格,那也没有不管的道理。

康国发行的公债,这实际上是在拿当今皇帝的信誉在作保。苏孟都可以预料到,今后那一连串的藩国藩王都会拿着自己老哥老子的信誉来贷款了。但这事儿报给皇帝了,今上绝对会默认的。所以苏孟没有不答应的理由。

陈鸣也的确没有不答应的理由。金钱流动起来了才是金钱,否则再多的黄金也是摆设。

至于各藩国发行的公债,他也半点都不怀疑能否卖的出去,陈家皇室的信誉是很好地。陈汉又不是我大清?原时空的满清也发行过类似公债的证券,光绪二十四年,朝廷发行“昭信证券”,以应付甲午战争之后的财政困难局面。可是由于满清朝廷的信用非常成问题,而公债的顺利发行是离不开政府的信用的,所以,这满清朝廷发行的‘昭信证券’就成了一张烂纸,无人问津。后来,‘昭信证券’干脆就变成了清政府的摊派,好歹筹集了一点儿银子。当然,这些银子都用到了哪里,那就是个未知问题了。

公债、国债也是债,欠债就是要还钱的。满清政府只知道借不知道还,当然没人买他们的帐。陈汉的国家信誉可是完美的。

陈鸣没有一口吞吃了美国和南美的念头,蛋糕太大,他一口吃不下。但陈鸣对于陈汉赢得这场战争胜利的信念也是毫不动摇的。

而当停战协约签署的时候,美国人、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战争赔款,虽然大部分会流入朝廷的口袋里,但剩余部分也能让各藩国松上一口气。而且这场战争结束后,他们每一个都能在一定幅度上扩大一下自己的‘国土面积’,对于藩国来说,这才是百世不移的基业。花再多的钱都是值得的。

债务都是有期限的,现在借钱解燃眉之急,以后慢慢的还么。

商贸银行很快就同石文轩敲定了第一笔公债的发行事宜,总金额一个亿,康国不需要付出任何的权益做抵押,商贸银行担保此次公债的发行。康国自身是九成的实际收益,跟之前的几笔贷款没有任何不同,最大改变的是利率,提升到了五厘,另外就是期限放到了20年。

毕竟这笔款子是没有抵押物的,商贸银行也是担着一定的风险的。

虽然交涉一切顺利,但是石文轩还是轻松不起来,坐在马车里,他是一直眉头紧皱,半天没有说话。陈炳知道石文轩这是因为什么,欠钱的滋味不好受啊。他特意吩咐车夫将马车赶到海边兜上一阵风,唿吸几口海风带来的新鲜空气,也看看黄浦江上的风景,舒缓一下郁积在胸中的压力。

小小一个康国,现在人口说不定还没有二十万,可国债却已经高到了四个亿。压力山大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