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主宰江山> 分节阅读 92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924(1 / 2)

地利引入了进来,同时法兰西也死死的把着一块地皮不转手。现在的卢森堡是三足鼎立,反倒是拿骚家族没有半点权利了。按照欧洲的继承权法,卢森堡大公的位置是属于普鲁士的,但荷兰的拿骚拿出了自己的一系列德意志封地与普鲁士进行了置换。普鲁士人也很清楚,法国是不可能坐视他们全占卢森堡的。

拿破仑羽翼下的莱茵联邦也还没有破碎,法兰西在德意志地区依旧拥有着巨大的利益。

“……,卢森堡在区域因素上属于尼德兰地区,应该并入荷兰。但普鲁士国王作为最早卢森堡王朝血缘上最近的继承人,对卢森堡提出领土主张,最终,荷兰国王以自己拿骚家族在莱茵兰的一系列领地与普鲁士作了交换。又因为1783年,拿骚家族各支系达成过一个家族协议,威尔堡市一支的拿骚公爵在荷兰国王绝男嗣的情况下有权继承这一支的领地,因此卢森堡没有顺利并入荷兰王国,而是单独成立了一个大公国,与荷兰共主,并按拿骚家族协议规定荷兰国王绝男嗣,卢森堡由拿骚公爵家继承……”

高类思接过文件,站在这太阳底下匆匆地翻了翻。由于阳光刺眼,他几乎什么也看不清楚,只好先将那份文件合上,装进了公文包,然后拧着眉头走进了办公楼。而那名中年官员则跟着他身后一路解说着。

“南尼德兰呢?”也就是比利时。

“比利时王国的成立基本上已经能够确定了。毕竟这北尼德兰人与南尼德兰人,不管从经济、信仰、文化、语言上都有着严重的对立。”

自从十六世纪的信仰改革以来,荷兰的信仰分为罗马一神教与新教。从西南部的泽兰省到东北部的格罗宁根省大致可划出一条粗分线。该线的北边传统上为新教占优势,而该线的南边则为一神教教区。新教本身又可进一步分成许多的组别,譬如革新教、自由新教和路德教等等。

语言上,北尼德兰人说的是荷兰语【大部分】,而南尼德兰的北部弗拉芒地区主要讲荷兰语,南部瓦隆地区主要讲法语,东部列日省的东部地区有讲德语。

而且北尼德兰人在社会地位上严重歧视南尼德兰人,经济上也压榨的厉害,南北矛盾由来已久,却越发的尖锐对立。

所以,南尼德兰人在法国人的怂恿下果断的宣布dú • lì了。这一事件里有着塔列朗的身影,后者给拿破仑减轻了很大的压力。初期比利时人尝试要求脱离荷兰,加入法国。这自然是欧洲列强所不能允许的,他们都担忧法国再次超级强大起来而极力极力支持荷兰。

随后拿破仑宣布法兰西对于比利时【南尼德兰】没有土地诉求,这让拿破仑在欧洲的政治形象有了一定意义上的转变。但这无助以解决尼德兰的南北纠纷,难道让这两边再打一仗不成?不管是国力微弱的荷兰还是刚刚选择dú • lì的比利时,可都没有大的战斗力。荷兰人刚刚复国,并且他们的海外殖民地已经丢了个七七八八,国库里空荡荡的可以跑马。

最后英国提出折衷方案,让比利时成为dú • lì国家,并由英国的驸马——女王储夏洛特公主的丈夫,萨克森·科堡·哥达公爵恩斯特一世的弟弟,利奥波德亲王成为新王国的国王。比利时国会虽然还没有发出声名,但他们通过议案,接受该建议的可能性极大。英国可是现今的荷兰必须要紧紧抱着的一根粗大腿。

夏洛特·奥古斯塔公主是现任的英国摄政王的唯一子嗣,1811年年迈的乔治三世因为身体状况退居二线,王储威尔士亲王乔治·奥古斯塔斯·弗雷德里克兼任摄政王。夏洛特公主女王储的身份是板上钉钉!

“就是那个五岁当上校,十二岁成为俄罗斯陆军少将,25岁成为普鲁士元帅的家伙?”现任外交大臣的黄松一边看着情报摘要,一边听着高类思的汇报,最后噗嗤的笑出了声。

不怪他觉得可笑,实在是利奥波德的经历太匪夷所思了。他那如同做了火箭的升职历程,不得不让黄松联想到中国古代封建帝王给自己未成年的儿子封赏的xx大都督,xxx节度使这样的头衔。

虽然卡尔大公也是25岁就当上了元帅,可人家是在战场上一刀一枪打出来的。对比起来,利奥波德的元帅军衔真心是水的不能再水了。

可所有人也都不能否认他的好运气,作为一个贵族家庭的小儿子,不仅娶上了英国的女王储,现在更是有一顶王冠从天而落,利奥波德的运气真的是好到逆天了。

等走进自己的办公室,高类思第一件事情就是让秘书去办公厅拿文件,虽然他是转职欧洲事物的右侍郎,而且年龄大了,不可能下一任还接着干下去了。但这些并不是他不关心外交部大事的理由,他的主要精力是放在欧洲不假,但外交部里发生的一些事儿,高类思也要做到心中有数。

黄松是一个样子货,他并没有去南美的封国,而是一直留在南京。然后混到了外交部尚书的位置,但外交部的一应大事,更多是左侍郎卢荫溥在料理。卢荫溥,纪晓岚之姻亲。他大哥卢荫文是纪晓岚的大女婿,虽然纪晓岚在卢荫溥的成长过程中并没出的太大的力,但纪晓岚让卢荫溥找到了组织。

陈汉建国早期,朝堂上的政治势力还是分门别类的。勋贵一派,从龙一派,以及前清投降官员为主流的降官一派,这都是很泾渭分明的。也就是后来,新儒旧儒之分,和各种思想的复生以及引入,让几个大山头里小山头林立,到最后才打破门户之见。

而在此之前,陈汉官场向上攀升的途径当然不可能全都由各派系垄断,但他们至少坏事有余。卢荫溥背靠大树好乘凉,是以,现在才五十五岁的他已经实质上主持了外交工作。可以说,下一任的外交大臣的椅子都已经有一半在他的屁股底下了。

秘书出去后,高类思背着手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并且在窗户旁边停住了脚步,伸手拉开窗帘,向办公楼下的花园望去。外头是白花花一片,阳光强烈,但并不能使他那压抑的心情轻松起来。

英法在卢森堡和比利时问题上的彼此妥协,可以说是这是英法合流后的欧洲外交上的一个成功标志。这意味着英法之间的信任又向前大大的迈进了一步,这对整个欧洲力量的整合与发挥都有重要的意义。

比如英法普鲁士、奥地利这四个强国,如果之前英法各自留了七分劲儿,在防备着对方。普鲁士和奥地利敲敲边鼓,又因为各自实力的原因,都留了八分劲儿。

但是现在,英法可以再各拿出五分力气,普鲁士、奥地利也能各拿出三分力气,他们对俄罗斯与美洲的增援会直接翻倍的。

那就意味着美洲战场上还能多出十万级别的法军来,俄罗斯战场上更可以多出二十万人的欧洲联军,还有别的事情比这个事儿的影响更大的吗?

陈汉严重低估了欧洲人的融合进度。更重要的是,这次战争过去之后,甭管谁胜谁负,欧洲都将作为一个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合作体,重新出现在世界的舞台上。

英国、法国、普鲁士、奥地利、俄罗斯等国,他们内部的各个国家,不管大的小的,彼此中很可能会有矛盾、纷争出现,但是在对外的时候,整个欧洲联合在一起,那可是一股极其强大的力量。

说句实在话,对于陈鸣的‘一意孤行’,将中俄之间的战争纷争上升为东西方的全面战争的行为,高类思是非常有意见的。

是的,在高类思眼中,这场东西方大战的发起者,很大程度就是已经在准备着退位的陈皇帝了。

他可不觉得是欧洲人不知趣,非要强硬的跟中国怼上,完全是自己找k。在高类思的眼中,东西方大战之所以爆发,完全就是陈鸣把西方人压榨的太厉害了。

看看他对俄罗斯的索求,看看他在美洲利益上的坚持,看看他在非洲黄金上的贪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