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主宰江山> 分节阅读 92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926(1 / 2)

然出现了和平的曙光,可英国国内却纷扰不断。长久的战争让英国国内压力山大,经济凋敝,税收的常年居高不下,人民对政府的不满不断升高。激进派鼓吹民主改革,与当权派产生了剧烈的矛盾冲突。1814年,英法合流开启,欧洲和平的曙光照耀了整个大陆,但英国国内的税收政策却持续走高,不见半点缓和,更不要说是下降。而且谷物法等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损害了底层阶级的利益。4月,激进派在英国的工业重心曼彻斯特的圣彼得广场举行8万人大会,要求改革选举制度,废除谷物法和取消禁止工人结社法。大会组织者邀请英国激进的政治改革家亨利·亨特讲话。曼彻斯特市政长官命令军警逮捕亨特,遭到群众反对。事先已聚集在会场上的军警和骑兵立即出动,肆意砍杀和践踏手无寸铁的群众。顿时,血溅广场,有100余人死亡(其中有7名妇女),2000余人受伤。事后亨特等许多人以谋叛罪被监禁两年。英政府于同年11月颁布六项法案,禁止集会、游行,限制出版自由等。法案被群众称为“封口令”,激起更强烈的反抗。

推崇自由主义的拜伦更是对英国的贵族资产阶级大大不满。但本身作为贵族资产阶级中一员的他却也知道这场流血牺牲是有意义的。鲜血让英国社会各阶层都感觉到了危险,有了危险他们才会警惕。所以,有着光荣革命的经验与教训的英国统治阶层良好的吸收了这次的教训,尽管王权和议会及议会内部还会时有矛盾,但大家都认同一个‘真理’——即政治变革中的矛盾不应体现为战场上交锋,而是议会中较量,‘妥协和改良’成为了英国各阶层解决利益纠纷的最佳办法。同时英国也开启了又一次的信仰改良模式。此前英国对非国教徒较苛刻,他们既无法享有平等的政治和社会权利,且信仰教仪社会领域对非国教式也被政府限制。而后,英国社会对非国教教徒徒(罗马一神教除外)的歧视大大减少,这是自英国亨利八世和罗马教廷决裂以来英国最重大的信仰改革事件。

英国社会的改变不可谓不重大,但看看之前的流血牺牲,这残酷的一幕也再次让拜伦明白利益之争的残酷,也让他更加好奇,中国人是怎么摆平这些问题的?

那些逃亡欧洲的前鞑靼皇室,虽然黑化、丑化着陈鸣,但欧洲世界却没有流传一条关于中国的如彼得卢屠杀这样的消息,那么很显然中国国内是没有爆发这种尖锐矛盾被激化后的流血冲突的。这简直不可思议。中国可是一个比奥斯曼和俄罗斯更庞大许多的大帝国啊,利益关乎更大,那应该矛盾更加剧烈才是,怎么就平平安安的就渡过了呢?

拜伦是真正的百思不得其解。

中国人是怎么能在内部斗争、纷争不断地情况下,一边消除内部矛盾纷争,另一边又在飞速一样的发展的呢?

要知道,五十年前的中国与眼下的中国真的是差别太大太大了。那就像二百年前的英国和现在的英国一样,综合国力差的不可以计数。

要不是那些逃到欧洲来的中国人爆料,拜伦都还不知道五十年前的中国军队,竟然连燧发枪都没有装备,火炮也是笨重、粗糙的,水师战船更是只有欧洲战列舰的舢板大。那可是中国啊,竟然这样落后,甚至很多英国人都觉得,大英帝国错失了主宰地球的最大一个机会,就是五十年前没有殖民中国。

这样的一个国家再大也是一个泥足巨人,鞑靼人真的low爆了。可就是这样的一个国家,却在四十年中发展后能压制整个欧洲。拜伦对于中国真的好奇的很。

当然,如此强大的中国并没有让拜伦丧失掉斗志,如果真有一天,中国人真的如蒙古人那样,越过俄罗斯,横扫波兰、匈牙利,直接杀进奥地利。拜伦愿意做一名普通的士兵走上前线,他绝不是懦夫。

但是现在,拜伦更愿意深深地认知中国,了解这个让整个欧洲都颤栗的强大国家。

之所以要了解它,不是因为崇拜它,而是要战胜它。就像当年战胜奥斯曼新军一样战胜现在的中国。

只是来到中国一段时间的拜伦却还没有寻找到自己内心的答案。那些在他看来十分‘先进’的法律法规不像是为社会矛盾所推动的‘解决办法’,而更像是中国皇帝的‘仁慈’所知。

拜伦简直是日了狗了,不,他是被狗给日了。

在中国呆了一段时间,对中国社会的演变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拜伦就是这般的心情。

中国的很多政策都是中国的陈皇帝自己搞出来的,他制定的内阁制度,重启了廷推制度,还一手扶起了地方咨议局和国家资政院,拜伦了解到这些后,脑子里就显出了一副画面,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拿着几根细线将自己的手脚捆了起来……

他完全无法诉说自己的内心。难道这些东西真的能限制的了中国皇帝的权利吗?来到中国这些天里,拜伦可是清楚的看到中国社会各阶层对这位老皇帝的尊崇和敬仰。用中国人的话来说,万家生佛也比不上这位皇帝陛下的威望。

但拜伦对于这位中国的老皇帝还是心生敬意的。不管这位皇帝陛下是不是在自欺欺人,但人家能一欺就欺上几十年,那也是牛逼了。

这就像是三国里的刘皇叔,很多人都说他虚伪假仁假义,可人家的‘仁义’能装上几十年,能装上一辈子,这就是真能耐了。

而且这位权势滔天的皇帝陛下,就要在不久后的明年主动退位了,还直接前往西北战场,御驾亲征,拜伦真的是不能不佩服他了。如此的权势能这么痛快的放弃,也是难得的。

长于了一口气,拜伦按下内心的杂事,再次拿起了墨水瓶里插着的羽毛笔,他的笔记还没写完呢。

时间离九点还有一段距离,拜伦虽然要在九点的时候去参加工业展的开幕仪式,但他只要还有一个小时的时候……

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英国大使的美好愿望……

拜伦来中国的这些日子,新加坡呆了一阵,广州、宁波各待了一阵。前不久才刚刚抵到上海,拜伦住进了豪华的上海国际酒店,他虽然在欧洲被人逼的在‘老家’立不住脚,跑去了瑞士。但这却并不意味着他会缺钱花。

拜伦在1812年一举成名,《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的第一、二章的问世,轰动了整个英国文坛,使得拜伦一跃成为伦敦社交界的明星。而在他最初那段时间到处受欢迎的社交生活中,逢场作戏的爱情俯拾即是,一个年轻的贵族诗人的风流韵事自然更为人津津乐道不是?

可是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拜伦的财力。没有钱财,拜伦凭什么去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

也是啊,要是没钱拜伦之前怎么去游历南欧和西亚的?拜伦有钱着呢。

他住在上海的国际大酒店,这段日子,很多的中外商贾也都住进了这里,就像很多很多的记者住到了上海第一届工业博览会场地的周边旅馆酒店里一样。

这段时间的中国,除了皇帝退位的消息和战争之外,最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这次的上海工业博览会了。

这可是中国先进最先进的应用技术的一次全面展出,透过这个可以详细了解中国的先进工业水准和最前沿的应用技术走向。反正这个工业博览会是很规模浩大的,意义也很重大的。不仅国内的商贾云集,老外们也纷纷汇聚,毕竟这是去年就敲定好的事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