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恐怖灵异>时空走私从2000年开始> 分节阅读 15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50(1 / 2)

美金的样子,但比起张馨仪,他的资产就少了许多——在中国,这就造成了一个很尴尬的问题,一家之主似乎不能负责一家的大宗支出,虽然黄群盛本人并不介意,但张馨仪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这也是黄宣能够有一个温暖的,和睦的家庭的根基。

汤懿笑着摇头道:“你们愿意买当然好了,不过这次的数量太多,政府都有些怀疑是哪里盗出来的。”他说着掐指算道:“单片的几乎没有,按照现在的一般价格,单片的35oo块最少,总计35万多片,这就是12亿,可实际上呢,整套的一般都要翻倍,甚至好几倍,那按最低算,就是24亿,其中还有几套礼记、诗经,那是价钱最高的,一套最少几千万,剩下的单论,价钱也低不到那里去。我原本想着,比较好的,我帮故宫各收上一些,我的研究室还能挪出来经费,剩下的让民间收藏家收一批,我再游说各地政府馆藏一些,应该也就差不多了。”

他这么说着,张馨仪等人也连连点头,汤懿苦笑着又道:“可现在放在了国外,先不说价钱怎么变,就是游说一说,也就没什么意思了,像是地方政府之类的机构,不可能说东西都没见到,先掏钱的一说,国内的收藏家,除了真喜欢这些的,恐怕去伦敦的兴趣也不大。何况,对很多人而言,用人民币买东西容易,用外汇,就不行了。”

张馨仪点头应是,她看了一眼黄群盛,颇为小心的道:“那您现在的想法呢?”

“我原来准备了亿人民币,一半是故宫的,一半是研究室的,现在看来,怕是连最主要的几套,也买不回来了哦。”他说着有些落寂的样子。

黄宣也是才知道自己运回来的竹简价值,心想:可惜绢书是一定保存不下来的,否则这次的收入又能涨上一大截。只是让这位汤伯伯心情低落,有些不好意思了。

汉代的物事和现代品不一样,回家后,就被洛林做旧过了,说起来还用了不少能量,佳士得的检查也没有任何问题,实际上,年代的检验本身就是古董的难点,若非如此,那许多现代赝品的诞生,也就很匪夷所思了。

24亿人民币,要3亿多美金,张馨仪没有料到要这么多钱,现在黄家局势复杂,她手上的现金也不太多,从四方集团拿钱出来更是不行,只好抱歉的看了看黄群盛。

黄群盛知道对于自己这个同学,多年收集先秦竹简,眼下这么多的完整竹简,若是失之交臂,恐怕是终身难忘了。但汤懿算的只是最少价格,他暗自想着,道:“老汤,你看这么着怎么样,我出5ooo万美金,你帮我代买下来,然后就先放在你那里。”

“不用那么多。”汤懿摇头失笑,道:“这批竹简,这么大批量的一次性出现,价格肯定是要下降的,但升值潜力一定不错,你愿意买一些收藏,也是很好的保值手段,不过5ooo万太多了,你若是愿意,就拿个1ooo万出来,我帮你挑挑。”

张馨仪再要说话,黄宣一拉她的胳膊,道:“汤伯伯,要把这些竹简都买下来,要3亿美金?”

“呵呵,忘了你也是个小富翁了,不过你年纪太小,收藏这种事情,还是要多看看,多想想。”汤懿说着举起杯子,道:“行了,咱不说这些事情了,干杯,干杯。”

黄宣和他碰了杯,然后,道:“汤伯伯你是小看我,不过我却是没有收藏的意思,我提个建议,您看行不。”

“哦?”

“3亿美金的现金,我老妈恐怕都拿不出来,不过我正巧手上有钱,可以交给您用来买这批竹简,不过这笔钱我不能放在这些收藏品上,股东们的意见我也要考虑,所以呢,这笔钱就当作是借给您的,抵押品自然是这些竹简,等到您在国内筹到了钱,再一点一点的还给我好了。”他哪里有股东们,但这杜撰的先生们,确实是很不错的挡箭牌。

黄宣说着喝了口水,看着老妈笑笑,道:“咱们先说好,一年以内,价格就按照当时的买入价来计算,一年以后,每年增值5%的利息,三年以后,我就可以随意卖掉了。当然,在此期间,竹简可以放在您那里代为看管,看管费可以从利息里扣,如何?”

这条件自然是极好的,汤懿似笑非笑的看着黄宣,道:“那这样,你岂不是很吃亏?”

“吃亏就是占便宜。”黄宣笑着站起来,道:“那我就给汤伯伯敬酒了,呃,以茶代酒。”

黄群盛还不知道自己儿子现在这么富有,但却同意黄宣的处理方案,和张馨仪相视而笑,也陪着喝了一杯。黄宣则在心里笑,吃亏当然就是占便宜了,这左手钱入右手,轻轻松松就洗白了3亿美金,付出的不过就是一点拍卖费罢了。

吃罢饭,不提张馨仪如何拷问黄宣,麦利威瑟的电话就打了过来,很东部腔的英语:“老板,亿美金,钱已经打入了您在瑞士联合银行的帐户。”

“ok。做的不错。”黄宣抱着手机躲进了房间,道:“那么我的帐户上现在有8亿美金?”再加上他在花旗银行的6亿美金现金,12亿美金债券和在巴西的资产,他的总资产刚刚过3o亿美金。

麦利威瑟确认道:“我收了您5%的代理费,虽然是您的主意,但jm是一家合伙人公司,您知道……”

“没关系。”黄宣并不介意这些钱,他随意的笑笑,道:“我还需要你帮我工作几天,呃,我会在明后两天到达伦敦,我们在那里谈怎么样?”

“我会准时到达的。”麦利威瑟这时候恭敬异常,华尔街的任何一个交易员,都会对能在3天内盈利1oo%的人保持起码的尊敬。

第一百四十四章增长(7)

第一百四十四章增长(7)

伦敦证券交易所(1se)是世界第三大证券交易中心,它不仅交易股票,而且交易包括政府债券,国有化工业债券,英联邦及其他外国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公共机构、工商企业行的债券,其中外国证券占5o%左右,有大量的基金公司在这里落地生根,而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进入伦敦证券交易所,就意味着进入了国际金融界。

福生证券也是这样一家基金公司,它在司威丁街名不见经传,但每年通过这家公司的资金,过1ooo亿美金。

当然,这其中99%以上的钱,都不属于它,剩下的1%中的大部分,也是属于二十余个合伙人的——他们大多都是公司的交易员。

在英证大厦的16楼,高级合伙人莱斯利正在和来自中国的黄正盛激烈的讨论。莱斯利是个长着鹰钩鼻子的高大英国人,他拥有福生证券1o%的权益,是除黄溯贵以外最大的股东,此刻他正情绪激动的道:“黄先生,我们需要追加资金,不能在这个时候放弃。”

“我知道。”黄正盛嘴干舌燥的道:“我们拿不出钱,没有钱,你明白吗?”

莱斯利在房间里急的团团转,双手向内夹紧,做了个不解的姿势道:“难道让我们因为保证金不足而平仓,谁来承担这笔亏损?”

“是你的盲目扩大导致的结果。”

“但是你们抽走了资金。”莱斯利寸土必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