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恐怖灵异>时空走私从2000年开始> 分节阅读 15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53(2 / 2)

“军队一天前已经断粮,目前依靠马肉为食,洛林似乎在扫描着道:“无法确定其军队主帅,但他们的确按照记录,将部队组成了几个部分,轮番作战,企图突围。”

“旅行者呢。这里有其他的旅行者吗?”黄宣眨巴起了眼睛,熟悉小十六的人,这时候都会脚心凉。

“没有位面基地的记录。”洛林停了一下,又道:“但我需要警告你,时空密钥本身是无视时间的,也就是说,虽然这个密钥在那位朱贤奎身上可能很久了,但如果它有复制品,我们进入的将是同一个时代。”

“就像是不管什么时间买的电影票,都要在规定的时间进场是吧。”

“可以这么理解。”

黄宣嘿嘿笑了两声,拍拍典韦的肩膀道:“你怕不怕?”

“怕什么?”典韦貌似无辜,凶悍的脸上露出疑惑,混合成“我的字典里没有怕字”的三国壮士版。

“我们加入赵国。”黄宣很确定的道。

“向西南的方向走。”

两匹马都没有着鞍,黄宣根本不会骑这样的马匹,还是典韦一手提着他,才能在光滑而板直的马背上坐住。也许是知道有机会得到大量的缓冲带,也许是因为能源存量已经很多,洛林并没有吝啬的使用伪装色将两人两马都罩在其中,如果是以前,黄宣很怀疑他会要求一个人回到位面通道中,另一个人在外边跑才好。

黄宣落地的地方已经是战场的边缘,随着逐渐的深入,可以看到新鲜的残垣断壁以及新鲜的人,以及已经不太新鲜的人和动物,摞在一些战场中间的尸体,充分说明了战事的激烈——由于畏惧瘟疫,无论谁胜谁负,作战双方总是会将死者遗体掩埋,但过去的几天里,无论是秦军还是赵军,却只来得及收拾一些军营附近的尸体,更多的尸体,不是被就地埋土覆盖,就是被草草的埋在几个小丘陵的中间,而在两军的壁垒附近,每天都会产生新的尸体。

一队轻兵从黄宣身边闪过,没有现他的所在,他们的神情专注,近乎于虔诚,很快,黄宣就知道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神色了。

哪怕是黄宣这样,只经过祖辈光辉教育的人,也知道,在没有后续兵力跟上的情况下,几千名连棉甲都没有的士兵,冲击上万人的阵线,其后果是什么——只用了半个小时,他们中的一半人就变的不再新鲜了。其成果,不过是骚扰了赵军个把小时而已。

顺着这条阵线,黄宣走到了山谷的边缘。长平之战,简单的地理解释就是,秦军驻扎在山谷中,乔装败退,将赵军引入山谷,然后将万人的机动部队绕至山谷口,从而奇迹般的完成了以一围一的壮举。

当然,整个长平之战的重点,实际上并不是生在这个山谷中,不过,赵军的主帅和被屠杀的大多数人,现在都在这个山谷之中。

黄宣挂着伪装,听着洛林每隔几分钟就一声的“1o万块”,攀上了赵营上方的矮石峰——说是他攀,不如说是被典韦提上去来的真实。

“跳下去。”黄宣小声对典韦道。

三国大汉没有一点疑问的松开了黄宣,同一时间,洛林也撤去了伪装。

“什么人?”滚石的响动外加巨大的人影立刻惊醒了数百米外的战士。

“我是赵王的使者!”黄宣第一时间就大声喊了起来,洛林立刻将之翻译成了赵地方言。

第一百四十八章长平之战(3)

第一百四十八章长平之战(3)

长平之战,被誉为决定战国命运的大决战,在当时,秦国长期虐待韩国,并时间歇性的虐待燕国,魏国是秦国的主要敌人,所以时不时的会被暴打一通,打的厉害时,国都大梁就会被围起来。楚国原本是很安宁的,但不小心之下,被秦国打了闷棍,迫不得已要迁都,因此,赵国,是唯一可以在正面战场,与秦国dú • lì作战的国家。

故而,秦国上下,对于长平之战空前重视,当然这并非是说赵国人不重视,但时代所限,当时的赵国上下,在与秦国是战是和的态度上,是颇有些摇摆不定的。特别当廉颇对秦作战三年以后,秦赵两国国力衰退,赵孝成王试图与秦国媾和,不提他们当时的想法,事后证明,这次谈判让齐、魏等国心存疑惑,在赵国粮荒期间,甚至不愿借给他们粮食,加上廉颇最后一次作战的大量伤亡,导致赵王临阵换将。

相比之下,秦国的态度就坚决了许多,由于国力相对强盛,他们对胜利有着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公元前26o年9月的时候,秦国也榨干了最后一滴血。

秦昭襄王亲自坐镇河内,征召全国15岁以上男子,赴长平决战。

可以相见,这根本就是两个国家的国运之战,失败者……,最好祈祷不要失败。事实上,在长平之战胜利后的1o年,秦国都没有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当战事进行到这一刻,无论秦赵,都感到了空前的压力,昭襄王征召的,只能被称之为民兵的战士,阻拦在从高平到上党一线,将赵国同样是举国征的运输队阻拦在丹朱岭,当这一条战线完成之后,赵括的部队,就再也没有获得过军粮了。

这个时候,没有人知道,使者是否能够穿过这样的封锁。

“赵王的使者。”这五个字让已经开始断粮的赵国将士升起了希望,一个小校匆匆忙忙的赶来,在看过黄宣伪造的文书后,道:“您请跟我来。”

黄宣一路看去,现在的赵军士气尚好,按照历史,他们是在断粮49日后,方才彻底崩溃,在许多资料中,人们仿佛亲眼所见一般的宣称,断粮后的赵军,充满了人吃人的惨剧,他们说,强壮的士兵先联合起来,吃掉年老体弱的士兵,然后再红着眼睛互相吃了起来。

但事实是,这支部队最精锐的部分,被赵括分成了四个梯队,持续不断的冲击着秦国的防线,直到第49日,赵括在最后一次冲击中被乱箭射死,赵军方才投降。

从这一点上,赵括倒也并不像想象中的糟糕,作为一名将军,哪怕是失败的将军,他的部队在他阵亡之后方才投降,他是死在冲锋的第一线,而在他活着的时候,也能够在绝境中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

不过,终究还是失败了罢了。

赵军的大营建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