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的久了,黄宣也懂得用数字来说明了。
“活性生物炸弹的威力要比普通的生物炸弹还小,1o万吨tnt当量,可能要1oo公斤以上,可以吗?”
“恩,转给6闵,我来和他说。”
“好的。”尼克说着道:“顺便说一句,r位面的生物炸弹卖的很贵,这种东西实在是太好用了,因此,每克活性生物炸弹可能需要1o个能圈,或者更多,那可是不少的能量。”
“能顿不是更值钱?”黄宣哼哼了两声,道:“想要能量,有的是办法,先把手头的事情做了。”
“好吧,3秒后接通。”尼克很快隐了起来。
收到黄宣讯息,6闵是高兴异常,这些天,作为一个普通的交易员,他实际上并没有赚到多少,全靠资本较多,才比平时的旅行多得一些,因此听说黄宣要1oo公斤的活性生物炸弹,他也没有多想。
其实,也没有什么可想的,使用生物炸弹这种暴力方式赚能顿的旅行者多了去,说起来,也是一种投资大,收益大的活动,消灭几个城市,总是有大把收益的,不过对于低级旅行者而言,上百万能圈的投资,他们怎么也是负担不起的。
不过,他还是注意到黄宣使用的是活性生物炸弹,通常,那些已经被开的位面,例如r系列的大多数位面,都是可以随意的传送物资的,只是运输能量消耗的多少而已,而活性生物炸弹,通常是在位面通道运行不畅的情况下使用——什么情况下位面通道不畅?这就是很有讲究了。
6闵一边从光屏上出收购活性生物炸弹的信息,一边道:“黄先生,最近有好几个位面生冲突,听说是在争夺几个能产紫金的边缘位面,佣兵的价格又涨了一大截,单个佣兵的价格都上升到了1ooo能圈,若是再能有几十万佣兵的话,怕是每个能买四五千能顿。”
黄宣一笑,道:“哪里有那么多佣兵可以卖,有几个人心甘情愿的跑去别的地方打仗,还一辈子回不来。“
“不心甘情愿也行。”6闵蛊惑道:“就是奴隶的价格,现在也是一两百能顿,如果数量多,身体好,送去训练营一调教,奴隶也是佣兵,您说是不是?”
“再看吧。”黄宣关掉能量屏,道:“这一趟怕是没什么佣兵了。恩,记得将活性生物炸弹按时送到。”
“没问题。”6闵说着就道别,说起来,还有些失望。
三井高遂和岩崎弥太郎也是一宿未睡,和他们在一起的,还有包括刚刚结束英国留学的伊藤博文和井上馨、井上胜和山尾庸三。
他们都是1864年中回国的,其中最为中国人熟悉的就是伊藤博文了,他被誉为“明治宪法之父”,策划参与了甲午海战和对朝侵略,最后被哈尔滨被朝鲜人刺杀,直接导致朝鲜36年的殖民统治。
不过现在,伊藤博文也只是45岁,虽然已经崭露头角,但还没有正式登上明治后的历史舞台。
房间里铺满了图纸,几个人都看的很仔细,日本在维新前,曾经选派了15名留学生赴英,最终也都回了国,正是他们,打开了日本对外的第一扇门。
“这些图纸,都没有问题。”说话的是山尾庸三,他后来是明治政府的工部大员,也是在场最熟悉这些图纸的人。
井上馨同样点头,道:“如果真的有这样的图纸的话,我们就可以自己去买机器了。”
“那个中国人说,建一个钢铁厂要5oo万两银子,需要那么多吗?”三井高遂声音沙哑的道。
“如果我们自己有图纸,只购买机器的话,2oo万两就足够了。”山尾庸三思考着道:“建设费用可能要1oo万,但如果是我们来建设的话,一定用不了那么多。”日本人在明治维新前,都在使用外国钱,最多的当然是西班牙银币,其次就是中国式的称重了。
“清朝的官僚,太喜欢钱了。”伊藤博文用手点着图纸道:“他们肯定要从中渔利,就像是这个黄宣一样,他也是想要大捞一笔。”
“只要图纸是真的,给他又何妨。”井上胜趴在图纸上,细细的看着上面的参数道:“能省下2oo万两银子的话,可以多盖两个工厂了。”
“那也太多了。”伊藤博文摇头,对三井高遂道:“三井阁下,接下来,就拜托了。”
“放心吧。”三井高遂回了个礼,道:“山尾,明天你和我一起去见那位清朝大人。”
“是。”山尾庸三点头问道:“这个中国人,真的是清朝的官员吗?”
“只要他手上的图纸是真的,也就可以了。”在场诸人中,还是伊藤博文和两个老家伙看的最清楚。
第一百九十四章明治维新(10)
第一百九十四章明治维新(1o)
翌日。
院子里的樱树上,不知是喜鹊还是麻雀,唧唧喳喳的叫着,叶子上聚着露珠,上面的露珠太重,就会流下来,若是被另一片叶子接住,就仿佛打翻了小小的水盆,浪花一般的翻下来。
如天井般围成的房间只有黄宣一个人住,还睡的朦朦胧胧,门外就响起了匆匆的脚步声。
“是谁?”黄宣晕着头喝了口水,把昨晚随意盖在身上的毯子仍到一边。
“三井高遂带着另外4个人。”洛林很快回答。在没有电子信息的时代,要想弄明白对方的身份也是件很麻烦的事情。
“看起来,他们很着急啊。”黄宣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服,懒懒的坐在地上,靠在墙上,道:“岩崎没有来?”
“没有。”
“那倒幕军呢?有没有出的迹象。”在能顿面前,洛林也是不浪费能量,日夜监视着。
“大阪的倒幕军还没有准备好出,也没有英国人的货船或者大量枪弹生产的迹象。”
黄宣点点头,大阪是除江户以外日本最大的工业基地,虽然现在的现代化机械很少,但只要这里不生产足量的枪弹,倒幕军就只能依靠英国人。如果那么不巧,有英国船来日本卖军火,他也说不得要将之击沉了。按照洛林的说法,在京都范围3oo公里内击沉一艘1ooo吨级的铁甲船,可能需要3亿人民币的电力,相当于4o枚战斧巡航导弹的价格。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准备这样做的。
岩崎现在还没有明治维新成功后的风光,不过在大阪,或者说关东地区,他的影响力已经很大,作为商会联合组织的前身,他的藏屋敷展很好,整体财力也仅仅是略逊于三井家族而已。至于政治倾向于幕府军的商人们,现在也差不多都分崩离析了。黄宣就很怀疑,岩崎是不是就是借着掠夺这些幕府商人的财产,才建立了三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