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庶子风流> 分节阅读 3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6(2 / 2)

同济堂肯定是快要完了,伙计们跑了,一个月内还得筹出二百两银子,这绝不是小数,寻常人家辛劳一辈子,只怕也挣不到这个数字,从自己舅父口中得知,他医术还算好,所以同济堂里的生意还算不错,可是一月下来,刨去所有开支,也不过净得bā • jiǔ两银子而已。

叶春秋一面让叶三回去客栈结账,顺道把行李搬来,舅父的宅子不大,所以叶三怕是住不下了,索性叶春秋让叶三回河西去,自己修书一封,并没有提到舅父的难处,只说在宁波读书,恰好遇到了舅父,决心住一些日子。

一切安顿下来,到了次日便随孙琦去同济堂。

同济堂坐落在鄞县的市集附近,人流是不少的,算是精华地带,铺面前后两进,是舅父的老岳父留下来的最大遗产,里头是药房,外头则是看诊的地方,大致总计有百来平米左右。

叶春秋随着舅父刚刚到这里的时候,恰好便看到了隔壁还有一间药堂,上头打着旗帜,写着‘博仁堂’的字样,铺面比同济堂还大一些,几个学徒正在外头招揽着什么,孙琦看到了其中一个学徒,便气的脸色发青,怒气冲冲道:“那小子叫邓茂,本是我的学徒,现在……”

被人挖了墙角嘛,我懂的。

叶春秋心里为舅父默哀,他打起精神,劝了几句,拉着孙琦进了同济堂。

眼下所有的问题,显然都是围绕着如何保住同济堂,说穿了,就是无论如何也要靠着同济堂把钱挣出来。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所以现在也不是消磨时间的时候,叶春秋当机立断,道:“舅父看病,靠的是什么?”

“啊……”孙琦楞了一下,道:“自然是先岳父传授的医术。”

叶春秋苦笑,我去,怎么感觉一蒙二骗三糊弄一样。

第七十一章:明知山有虎

中医的问题确实不小,倒不是说中医的水平差,后世中医和西医之间最大的差距其实不在于治疗的水平,而在于少了一个衡量的标准,西医培养一个大夫,只需要让他按部就班的学习就可以了,化验出来是什么病,该用什么药,都有一个流程,出错的几率小。

而中医的大夫水平却是参差不齐,遇到了神医,再久治不愈的病,人家一剂药下去却能药到病除,神奇无比。可是遇到了庸医,说弄死你就绝对弄死你,今日给你下了药,就绝对不会让你看到明日的太阳。

至于这个时代,那就更别提了,所谓的大夫,靠的都是口耳相传。

叶春秋想了想,凝神开启光脑,大致浏览了一遍,某种程度来说,对于舅父这个半吊子大夫来说,水平大致还停留在唐朝时期的千金要方的水平,至于对药材的理解,肯定是不可能超越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这个时代要获取知识实在太难太难,毕竟只是一个府县的小大夫,能接触到的医书极少,即便是名医,其药理也不会超过本草纲目,治疗的水平大抵也就在《千金要方》上下而已。

本质上,他们缺的不是经验,而是一套系统的理论,从中医来说,光脑之中比较靠谱的应该是后世关于中医的‘教科书’,这种教科书几乎集成了数千年来所有中医的理论和知识,同时在后世已经经过了较为科学的检验,也就是说,把这一套经过了后世科学检验,同时集合了中医数千年结晶的教科书抄录出来,只要能够掌握,孙琦想不成为名医也难。

只是要抄录却还需要花费一些时间,而且现在也来不及,叶春秋眯着眼,这显然是以后的事,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度过眼下的难关。

药堂的生意,一定要好起来,而且还要大好,得想法子打出知名度。

叶春秋跑去后头的药房大致记录下同济堂里剩余的药材,心里逐渐有了一些印象。

一炮而红……如何做到一炮而红呢?

前来看诊的人只是寥寥几人,毕竟这儿不是什么知名的医馆,生意还算尚可,只是一些小病小痛而已,舅父已经开始坐馆了,接待了几个病人,不过他显得心神不宁。

外头总有几个不怀好意的人探头探脑,多是隔壁药堂的人,似乎是想要打探什么。

叶春秋从里屋出来,便厉喝一声:“看什么看?”

这时候必须有气势。

那探头探脑的人连忙把头一缩,不见了踪影。

药堂里没有了病人,叶春秋百无聊赖,便出门去闲逛,坐在这里想对策是不行的,得多走动走动才好。

他刚刚出了药堂,便见赵高鬼鬼祟祟想往里头张望,一见到他,正待要躲,可是叶春秋已经出来,使他避无可避,于是赵高便冷冷一笑,虽然一副虚张声势的样子,却还是忍不住后退一步,显然又怕叶春秋对他动粗,赵高假惺惺的道:“叶案首,你们同济堂的生意还可以,足足一上午,已有三个人看病了。不过……照这么算,这一日下来的诊金,怕也不会超过一两银子,就算你们不吃不喝……”

他说到这里,嘿嘿一笑,摆明了吃定了叶春秋的样子。

叶春秋才不会摆出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呢,只是抿抿嘴,笑了:“哦,是吗,拭目以待。”

赵高眼珠子一转,满带嘲讽的道:“过了一个月,欠债还钱,还不上这铺子可就是我的了。我可以看在叶案首的面上,让孙大夫来我的药堂里坐诊,也省的他一家人衣食无着。”

这种恶意的嘲讽,叶春秋却懒得计较,揍你揍你了,你还凑上来摆出一副欠揍的样子,这种人真贱,他冷哼一声,懒得理会,正待要走。

赵高却是嘻嘻一笑,眼眸里透着算计的意味:“不过你们也不是没有机会,就譬如,前些日子不是海宁卫出海剿倭贼吗?结果却是铩羽而归,哈哈……伤残者可是不少,足足七八十余人,他们今早退回了府城,现在四处招募大夫诊视伤兵,许下了赏金,叶案首若是有心,不妨去试试看。”

叶春秋却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