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里这样想着,接着大家坐下喝茶,王方说起自己在杭州开印刷工坊的事,而今在大肆招募能工巧匠,这一次有了太白集,使他终于不再局限于宁波,打算在杭州来做买卖了。
毕竟杭州乃是江浙的核心所在,能工巧匠更多,太白集印刷出来,想要分散供货到各府也便利一些。
叶春秋对此很是支持,他沉吟了一下,道:“有些话,春秋不知该说不该说。”
王方忙道:“叶解元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虽然叶春秋年纪小,可是王方绝不敢轻视他。
叶春秋笑吟吟的道:“王先生有没有想过,现如今太白集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王方却是微微愕然了一下,这不是明摆着的吗?优势,当然是太白集和太白诗社的影响力了,当然,也少不了叶春秋的名气。
只是这些任谁都能想到的事,叶春秋要的绝不是这样简单的答案,王方忙道:“还请赐告。”
叶春秋呷了口茶,嗯,老爹坐在边上,听自己像小大人一样说这个,总觉得有些不自在,不过……人既然来了,还是说几句正事为好,叶春秋道:“太白集最大的优势在于销量,而这,才是重中之重。”
销量……王方总觉得这个小大人清澈的眼眸背后,有一种不可忽视的东西,这小解元心里到底想的是什么呢?
他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没有打断叶春秋的话。
便听叶春秋继续道:“书刊的印刷,我是略知一二的,因为要校对,要拍活字,还要上墨印染,本质上,一本书刊印出来,很不容易。现在市面上的书,大抵都是几百的销量,再多,也不过上千本。王先生,我有一句话想问,是不是一本书印刷得越多,作价越低?”
第一百九十四章:我家有一女(第一更)
王方毫不犹豫的点头,他终于知道叶春秋不是说大话,这个小子,居然还当真知道印刷业的门道。
叶春秋所揭露的,是书刊一个实质问题,打个比方,若只是印一本书,可能花费的钱是一百两零一百个钱,可是假若印一百本这样的书,花费也不过是一百一十两而已,因为印刷真正的成本不在于纸张和墨水,而是雕版的活字,这是前期的成本,所以某种意义来说,可能印一本书需要一百两,这是天价,可是印一千本书,自然不可能是十万两纹银,却只需要两百本就足够,如此一来,前者的成本是一本百两纹银,后者的花费不过是一本两百文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