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则是陪坐一旁,握住王静初的手。
除了一家三口,却还有一个人侧坐一边,此人是王华的弟妹,余姚王家的二夫人,二夫人刘氏是专程赶来的,自叶春秋和王静初的消息不胫而走,不免就让余姚老宅那儿的亲戚们听到了,别人不敢管王华的家事,唯独二夫人的丈夫乃是王华的亲兄弟,一母同胞,在家人的怂恿下,他急急赶了来,还没有落脚呢,听说在等什么放榜,她心里想,那个姓叶的不就是参加了春闱吗?大房这一家子,都在等那叶春秋的音讯啊。
如此一来,反而将她冷落了,她脸色更不看,便想起自己的职责:“我说咱们余姚王家也是一等一的名门,而今大兄只有一个女儿,这可是真正的金枝玉叶,瞧瞧咱们静初,知书达理,生的又是如芙蓉出水,啧啧,多少勋贵和gāo • guān子弟多攀附不上的,南京的户部侍郎的那个儿子,上次就有意提亲,还有……魏国公也有意与咱们王家结为秦晋之好,还有英国公的那个孙儿,也是乖巧懂事的,人家现在可了不得呢,小小年纪,就蒙受陛下宠爱,在锦衣卫里任了要职……”
刘氏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呀……叶春秋?那个什么什么……解元算什么,在咱们这样的家世面前,真真是萤火之虫,终究还只是个举人而已,他们家的家世,我来时是打听了的,奉化的叶家,离着咱们王家可不远,呵……乡下的小地主罢了,家里只有几百亩地,这倒也罢了,家里除了叶春秋和他爹,就没几个有功名的,满打满算,就是两个举人,好吧,就算他们中了一个进士来,又算的了什么?比得了魏国公,比得了英国公,比得了周家?哎,大兄真是糊涂了啊,我说嫂子,他可以糊涂,你却不能糊涂,咱们王家还要脸呢,余姚那儿都炸开锅了,起初都以为将来咱们静初莫说是嫁给国公的府邸,便是嫁给王爷,那也足够了,谁晓得居然是个举人,再大的举人,他不还是举人吗?就算中了进士,出来也只是个七品芝麻官,咱们王家看门的,在别人眼里也不只是七品呢?”
王华没工夫理她,晓得她是长舌妇,毕竟是个满腹经纶之人,也懒得和妇人一般见识,所以一句话没有吭声。
王夫人性子温和,素来不好和人作口舌之斗的,也是嗫嚅着想说两句,偏偏又不好出口。
唯有王静初有些恼,想要辩解几句,偏偏她是小辈,不敢在婶婶面前放肆,便扯扯母亲的衣袖,王夫人明白女儿的心意,便不禁道:“噢,这个春秋,人品很好。”
不说还好,一说刘氏就怒了:“人品?人品有什么用,家里的车夫,那个王二蛋子你还晓得吧,他也人品好,一句话崩不出个屁来,他娘病了,他哭着给太爷下跪,求太爷帮着救治呢,那个……那个叫什么春秋的,人品能有王二蛋子强?哎……你也莫说我势利,你们现在人都在南京,倒也罢了,毕竟眼不见为净,可是我和老二,却都得在老家住着呢,乡里人言可畏,哪一个不是背后在笑话的,这亲事呢,终究讲一个门当户对,若是门不当户不对,有个什么用?难道将静初嫁去,跟着挨穷吗?又或者……咱们还得接济着他们爷俩,这难道还是要寻个上门女婿来?呀,这倒是好了,你们大房又不缺儿子,还要养个儿子不成。”
这句话有些过份了,王华怒了,厉声道:“好了,休要再说了。”
王华在家素来性子好,刘氏也晓得这个大兄好说话,所以并不怕,心里想着这门亲事继续下去,那可不得了,不晓得多少人笑话,回去都不知如何作人才好,便大起胆子:“我哪里想说,这不是迫不得已吗?好端端的一个女儿,这么多好人家不嫁,偏偏嫁个这样的,那叶家可不叫宁波叶家,也不是奉化叶家,只是个河西叶家而已,这是什么?这就是小门小户,说实在的,就算是六礼,将他们河西叶家的田产都卖了,怕也凑不起,你是不晓得,同样是余姚的张家你是晓得吧,在我们王家面前什么都不是,他家女儿嫁的是成州侯,人家那六礼,足足是十几个大车,单单绸缎,就是三百多匹,这是什么手笔,将来若当真是下嫁给了姓叶的小子,他一个女人上门讨亲,拉着一头毛驴,背着几匹松江布,难道不丢人吗?”
第三百五十四章:孩儿来报喜(第一更)
王华忍不住对这个弟媳吹胡子瞪眼,很想骂他一句长舌妇,偏偏说不出口,这辈子没骂过人啊。
而刘氏口里的话显然还说得意犹未尽,继续口沫横飞道:“大兄说我狗眼看人低也好,说我眼里只有钱也罢,可理就是这个理,说一千道一万,就算是把那姓叶的夸出一朵花来,事儿就是这么个事儿。”
王夫人也有点不自在了,显得很是尴尬。
只有王静初不断的拉着王夫人的袖子,王夫人老半天才道:“也没什么丢人的,他学问好,说不准……说不准……”
“那有个什么用!”刘氏不依不饶,也是火了:“说什么他也是小门小户,他母亲的事我也知道,是封了诰命没错,且不说是六品,就说他母亲是和他爹私奔的,这就足够惹人笑话了。何况,六品诰命算什么,大嫂还是二品诰命呢,对不上门就是对不上门,我看哪,这个婚事得推拒了,说不成就不成,不过咱们王家是体面人家,就算要拒婚,也不能咱们来,得他自己说,大兄大嫂抹不下这个面子,我就来和他说,无非就是唱歌红脸而已,让他自个儿有自知之明,自己主动来把婚事退了,如此,既成全了他自己,也免得坏了咱们静初的名节。”
王静初忍不住了,俏脸一冷:“我不退,为何要退,我……我……”
刘氏气急了:“你就这样相中了他,他有什么好?”
王静初有话不好说出口,只是红着脸,红唇哆嗦的有点不知所以然,最后她咬咬银牙:“我就相中了他,反正是不退的,我第一眼就相中了他,见他拿刀架在我身上,便觉得他不是寻常人,见他救了我父亲我便感激他……自他来这里读书,每日在书阁中认真看书的样子,我便喜欢他,自他要提亲,我便决心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这番话说出来,何止是刘氏,连王华也吓了一跳,王夫人觉得说这样的话不妥,忙是咳嗽。
便见这时,王静初已是泪眼婆娑,咬着唇,似乎也发了狠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