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的进士们至魏国公府。
魏国公府已是张灯结彩,因是代表天子赐宴,所以格外的隆重,府里内外,都是装束一新,接着便是引诸入正堂,里头都是分案的餐桌,二人一桌,叶春秋是会元,自是坐在最前,而老爹则是落在榜尾,却只好去最尾的地方跪坐。
魏国公徐俌精神奕奕的来了,众人纷纷见礼,他压了压手,接着便与何茂寒暄几句,紧接着开始念唱了洪武太祖对于读书人的告诫,最后目光一转,却是笑吟吟的落在了叶春秋身上:“今科南榜会元叶春秋,年方十四,实在大出人意料之外,如此神童,实是国家之福。噢,叶会元,据说你还是王公的乘龙快婿吗?了不得啊,后生可畏。”
他这么一说,叶春秋顿时受万人瞩目,叶春秋压力甚大,心里反是挺郁闷的,话说……这徐俌似乎话音之中带着点儿讽刺的意味。
叶春秋抿嘴一笑,上前作揖:“学生惭愧,不过是侥幸而已。至于王公,确实是对学生垂爱,让公爷见笑了。倒是学生与鹏举兄也算是好友……”
徐俌似笑非笑的看了叶春秋一眼,也是有些无言,自家孙儿看中了王小姐,本来是好事,谁晓得结果却是给人做了嫁衣,只是他堂堂国公,又怎么可能跑去撕逼,反而是有点巴不得冷淡这件事,否则若天下人都晓得叶春秋和自家孙儿抢女人,结果他特么的输了,岂不是成了笑话,魏国公还是很要脸的。
叶春秋提起了徐鹏举,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倒是让徐俌感受到了一丝威胁,这小子不会乱说话吧,若是把这糗事给暴出来,自己这张老脸怎么搁。
他对叶春秋无可奈何,便忙是移开话题,道:“嗯,春秋很懂礼数,过些日子,你就该入京了,你是南榜会元,殿试之时,莫使江南父老失望,争个状元回来。”
一旁的何茂察觉出了一些什么,便笑吟吟地道:“春秋是小三元,而今又连中解元、会元,若是再中个状元,那就当真是名扬天下,名留青史了。”
众人都笑,许多人看向叶春秋,有羡慕的,有妒忌的,不一而足,好在叶春秋说话还算低调,不停说惭愧,倒是不至于引起太多使人不好的情绪。
回到座中,接着便是开始上酒上菜,因是赐宴,所以在吃之前,得先供奉至圣先师,等到酒食摆上来,叶春秋顿时无言,特么的,这至圣先师吃的是猪头肉,给我们也是吃猪头肉啊,起初来时,还对这里的美食抱有期待,现在却是大失所望,什么天子赐宴,噱头倒是很足,其实是走走过场。
酒食的分量也不多,叶春秋胃口大,过了片刻,便将摆在自己案前的酒食吃了个干净,嗯,还是有些饿,这就是练刀的后遗症啊,每日这样的体力消耗,早将他的胃口练大了,等他抬眸,却发现许多人看向自己,呃……有些惊愕的样子。
这春秋方才吃起东西来,还真是有胃口啊。
第三百五十七章:名师出高徒(第四更)
其实其他的进士都知道是来走过场的,所以只是勉强动几下筷子,这是殊荣,不是让你真正来做吃货,偏偏叶春秋好不识趣,东西上来便吃,大快朵颐,竟成了酒宴上的风景线。
叶春秋看着几乎所有人案头上那几乎没有动过的酒菜,有点郁闷,早知如此,自己先吃一顿饱饭再来,照样和你们装装逼好了,还以为真的有山珍海味等着呢,害我清早故意留了肚子,还惹来别人的围观。
与叶春秋同案的进士年纪不大,不过十bā • jiǔ岁地样子,方才叶春秋听他说话,带着一口福建口音,他用手肘捅了捅叶春秋的腰,低声道:“叶会元若是还没吃饱,我这儿的酒菜还未动筷子。”
呀……这怎么好意思……
叶春秋这才注意起他,显得很瘦弱的样子,嗯,肤色带着一点古铜色,像是海边长大的人,被海风腐蚀了一样,不过整个人看上去还算是斯文,叶春秋便朝他笑笑:“在下叶春秋,不知年兄高姓大名。”
大家是同榜的进士,就算是同年了,所以称呼为年兄更亲热一些。
这人便道:“叶会元,我也知道,我姓戴,名大宾,考得不好,默默无闻。”说话的口气,带着一股酸溜溜的惆怅神色。
叶春秋这才知道,此人是名列第三的福建神童戴大宾,这样的神通,文章极好,是很有机会冲击会元的,偏偏遇到了叶春秋,还有个第二的家伙,结果只堪堪得了第三,这第一和第三确实相距不远,甚至可能文章的水平差不多,更多的就是谁的文章更讨巧,或者说更得考官的心意罢了。结果却是叶春秋一举闻名天下知,这名列第三肯定是无人问津的。
叶春秋笑了笑道:“噢,原来是戴年兄,戴年兄的文章,我放榜之后看过,字字珠玑,让人望而兴叹,嗯嗯……”越说,越春秋越觉得有点不知说什么好,这第一和第三坐在一起确实很尴尬,你说我牛叉吧,他觉得你嘚瑟,你说其实你也很牛逼吧,他多半想你虚伪,若说你比我牛逼,大抵会被认为是讽刺。
左右都不讨好,叶春秋索性就不说了,尴尬一笑:“多谢戴年兄美意,那我……吃了?”
肚子虽然依然空空,只是半饱,不过细细想来,埋头吃东西有一个好处,就是能掩饰尴尬,自己这个会元太遭人恨了,宁愿低头吃东西,也比坐这发呆或者跟人寒暄的好。
拿起戴大宾案前的酒菜,很不客气,埋头大快朵颐。
……………………
在紫禁城里。
朱厚照已经等了许多天的消息,北榜已经放榜,也已经有了名词,内阁大臣们也纷纷觐见,将此次北榜的名次报了上来,朱厚照少不得要用朱笔打个圈,接着就是礼部的事了,新晋的进士,可不是举人,只是录个学籍就好,翰林院那儿,要制诰的,先要进行表彰,让后让人放出抵报,将名字抄录各个州府,地方官吏要造进士牌坊,要设仪门。
太多太多的恩典,所谓抡才,既是朝廷择才,某种意义,也有催其他人上进的意思在。
可是眼下,南榜虽然已经放榜,可是急报还未入京,这令朱厚照心情又闷了几天,好不容易,他刚见完了几个阁臣,回到后宫,却有人来报:“内阁大臣们觐见。”
才小半时辰呢,又来觐见,朱厚照当然晓得是什么意思,立即兴冲冲道:“摆驾暖阁。”
坐着乘舆,兴冲冲的抵达了暖阁,几个阁臣已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