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显然大家对这四个字不太适应,不过却彼此似乎心意相通,一起道:“节日快乐。”
连平时一向板着脸的邓健这一刻居然也焕发笑容,跟着一起喊出来,虽然他笑得有点龇牙咧嘴。
远处传来了鞭炮声响,府里也多了许多的欢声笑语,夜幕已经降下,一轮圆月高高升起,万家灯火也已纷纷点亮。钱谦粗犷的声音总是能把气氛带起来,最重要的是,他总能传授自己的人生经验,譬如将叶俊才拉到一边,少不得问几句,在哪里当差;呀,竟是金吾卫;来来来,我来教你,你现在只是一个小旗,想不想升官?所谓要先取之必先予之,这世上哪里有天上无端掉下来的馅饼,你得送银子哪,自然,这送人钱财也需看准方向,万万不可晕头晕脑,总之,最紧要的是买卖公平、童叟无欺……
叶俊才只是懵懂地点头,然后说一句:“可是我没钱啊。”
钱谦很不合时宜地眯着眼睛,发出喋喋怪笑:“你没有,可是你堂兄有……”
叶春秋吃着月饼,耳朵一下竖起来,猛地扯了扯一旁的邓健:“邓御史静听,这里有硕鼠……”
邓健一听硕鼠二字,顿时打起精神,目光幽幽,锋利如刀地看向钱谦。
钱谦感觉到了邓御史来者不善的眼眸,便咧嘴摸摸头道:“哈……玩笑而已,我辈做官,最紧要的是两袖清风,凡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才好,俊才啊,记着我的话,知道吗?要做个好小旗,不要给你父兄丢人。”
叶春秋没有吃多少酒,只是吃了几块月饼,眼看着邓健和钱谦几人吃得醉醺醺的在那胡闹,便蹑手蹑脚地到了后宅的湖边。
圆月倒影在粼粼的人工小湖之上,在叶春秋心里,这小小的人工湖,却是这座宅院的点睛之笔,湖中的圆月随着湖水的粼粼而动,像是玉盘落地一样,细碎起来,湖边的几丛芦苇随风摇曳,叶春秋看着湖,看着月,竟是恍惚之间发现自己不再是两世为人的那个少年,他深吸一口气,猛地想起恩师的话,今日之我,已非昨日之我,现在的叶春秋……再不是那个沉湎于过去的叶春秋了。
此时圆月的光辉映入了他的眼眸,如珠玉一般的少年脸上依旧俊秀,却褪去了些许稚嫩,眸中的瞳孔倒着一片金黄,这眼眸依旧清澈见底。
远处又传来钱谦醉醺醺的大叫:“春秋,春秋人在哪里。”
叶春秋正要返身,却冷不防发现叶景就在他的身后,叶景朝他笑了笑,伸出手来扶了扶他的肩,父子二人默契地相视一笑。
第五百六十章:高端大气上档次(第七更)
原本中秋节的沐休,因为佳节时的盛典,所以挪到了次日,也就是说,除了必要当值的官员,其他人统统不必当值,叶春秋早早起来练剑,无影剑到了现在,已是越发的有模有样了,这无影剑有练体术,练起来艰难,可是一直保持,却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
叶春秋越发地觉得无影剑的珍贵,更加不敢怠慢,练完了剑,洗浴了身体,顿时觉得浑身轻松。
舅父孙琦却是笑面迎人地来到了小厅,神色轻松地对叶春秋道:“春秋,那水晶的工坊已经搭建好了,都是按着你的图纸造出来的,要不要去看一看?”
水晶作坊,自然就是玻璃作坊,不过叶春秋的脸皮厚,眼下这无色的透明玻璃毕竟还是新事物,所以他不介意将这东西当做高档的奢侈品来运作,既然如此,当然要取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名儿。
一听已经建造完毕,叶春秋不禁来了兴趣,道:“好,我们去瞧一瞧。”
叶家已经有了马房,养了几匹骡马,还专门雇请了车夫和轿夫,虽然叶春秋不喜欢坐轿,不过老爹和舅父的需求却还是有的,舅父喜欢坐轿子,不过到了京师之后,他显得格外谨慎,只坐马车,叶春秋却不喜欢车中的颠簸,也不喜软绵绵的轿子,宁愿自行骑了马。
从内城出到外城,再有外城抵达运河附近,这里的地段确实不错,靠着码头,又和京师的外城相连,舅父此番下了本钱,所以购的地占地不小,叶春秋远远就看到了那水晶作坊高大的烟囱,这烟囱比之寻常的烟囱要伟岸的多,乃是用青砖砌起,为了赶工,孙琦请了许多匠人同时施工。
这样别致的建筑,在这运河边,也算是一景了。
等进了作坊,这作坊还未开炉,所以只有几个看门的人,见了孙琦,忙是过来招呼伺候,孙琦领着叶春秋进去,叶春秋脑子里浮现出自己对水晶作坊的构思,与现实中的作坊对照,譬如专门堆放原料的碎石,譬如生产的炉房,譬如进行倒模的工房,叶春秋一一进去,最看重的,就莫过于这个巨大的炉子了,温度决定了玻璃的生产,而这高温熔炉,若是能达到预定的温度,就意味着将来不但可以应用在玻璃,便是其他的合金生产,也可以大规模地应用。
若说在后世,机床乃是工业之母,那么在这个时代,乃至于在电力和自动化生产未出现之前,熔炉才是初级的工业之母。
可惜,现在还未正式的开始升炉,自己根据近代照抄出来的高温熔炉是否能达到预定的效果,叶春秋还不敢保证,就算是达不到,也只好寻求第二种预定方案,添加一些助燃物了。
叶春秋兴冲冲地察验着每一个地方,既是高温熔炉,那么风囊是必须的,而叶春秋之所以将工坊建立在河流边,自然也是设计了水力的风囊缘故,这是十八世纪英国的风囊,能源源不断带来强大的风力,足以使熔炉迅速产生最大的热量。
至于现在的模具,矿物进入了炉中之后,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会变为液体,紧接着会从炉中一个叶春秋专门设计的沟槽里流出,而另一个生产流程就是倒膜,现在叶春秋让孙琦预制的模具不多,他现在主要造的就是透明的玻璃和用以取代铜镜的水晶镜,前者可以替代纸糊的窗户,后者自然希望成为香阁中的必需品。
这座作坊,已经有些近代工厂的雏形了,虽然还未动工,却让叶春秋找到了熟悉的感觉,他察验了每一处地方,接着道:“舅父,匠人们都请好了吧?”
孙琦笑着道:“都是高价请来的匠人,大多数从前都是铁匠,这铁匠勉强与水晶的制造相通,呃……其实也不相通,只是……”
叶春秋很能够理解,玻璃是新事物,就算人请了来,其实绝大多数人本质上都是生手,未来开炉后,少不得需要慢慢地磨合,而今已经走出了第一步,就等开工了。
叶春秋便道:“这两日就开炉吧,先试一试,慢慢寻到快捷的方法,有什么问题,随时叫人去翰林给我带话……”
孙琦却对这玻璃的制造颇有些不太有信心,忍不住疑虑地道:“春秋,这个……真能挣银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