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庶子风流> 分节阅读 35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58(1 / 3)

还有抚恤死伤之人和安置灾民。地崩之灾,与其他旱灾蝗灾不同,是最容易出乱子的,所以朝廷的应变措施必须做到极快,半分疏忽,都可能酿成**。

刘健的脸色显得很是凝重,地崩相对于其他灾害,有更深一层的意义,地崩往往有一种主流的观点,认为地崩乃是阴阳失衡所致,与王朝的兴衰和帝王的作为有很大的关系,是上天对人的警告。

尤其是在许多史册中,都记录了王朝灭亡时候地崩的记录,譬如周幽王时,岐山就生过地崩,几乎所有的太史公都认为,这是‘周将亡矣,夫天气之气,不失其序,若果其序,民乱之也。’

此后,这样的学说一直盛行,认为地崩与朝臣弄权,父子不伦妻妾争宠有关,于是几乎每一次地崩,许多原本蛰伏起来的野心家,往往都会打着天下将亡的旗号作乱,于是人心动摇,次序晶。

若是地崩的灾情能够眷解决还好,一旦拖延,那么**便要出了,到时候有人振臂一呼,宣府距离京手是不远,后果可想而知。

朱厚照虽然平时糊涂,现在也知道此事很不简单,他颌道:不错,刘师傅说的对,等到确定了灾情,理应立即委派钦差,定要眷平缓灾情才好。

谢迁一直默不作声,他此时的心情格外的糟糕,沉吟了半响,终于道:陛下,但凡天变,必有**,何况是地崩,而今地崩,僧俗百姓议论纷纷,为天子者,理应罪己安民。

这几乎是地崩的老套路,地崩是对皇帝的警示,也就是说,所以受灾的人,第一个反应就是皇帝老子做了孽,而联想到朱厚照平时就不够谨慎,此时赶紧先下诏罪己,也是亡羊补牢。

朱厚照不禁无语,他思前想后,竟是有些下不定决心。

刘洁道:陛下,谢学士所言甚是,下诏罪己,乃是理所当然,历朝历代,天子检讨自己的过失,并不是什么坏事。

朱厚照只好叹道:既如此,你们自己拿主意吧。

既然自己也拿不准主意,他索性做一个甩手掌柜,任由刘健等人安排,反正这罪己诏不是自己写的,还是翰林们自己来写,自己眼不见为净。

大致情况议定之后,几位阁老自是告辞,叶春秋也打算告辞而去,朱厚照却是拉:叶爱卿,你先别急着走,若当真是宣府遭灾,只怕快马很快就可以到。他不禁道:朱载垚刚刚出身,就地崩了真是奇怪

第七百三十二章:雪上加霜(第三更)

不管朱厚照的话是有心还是无意,听完朱厚照的话,叶春秋猛地想到了什么。

朱载垚的名字是三个土,而地崩也与土有关,这天子不会认为朱厚垚乃是扫把星吧。

叶春秋连忙正色道:臣听说,天崩地裂,则有圣人出,地崩虽是凶兆,却也未尝不是太子殿下

朱厚照却是笑了:叶爱卿,莫要紧张,朕没有责怪朱载垚的意思,他是朕的骨肉,朕难道还怪他给朕带来了灾祸吗?

此时刚刚是正午,可是京师却已乱成了一锅粥,各种流言蜚语出来,而各部也已是如临大敌,内阁这儿,几乎已经成了市集,各部的人纷纷前来候命,随时要依照内阁诸公的指令行事。

三个多时辰之后,天色昏暗,不过外朝这里依然还是热闹,灯火通明,所有人通宵达旦,各部的主官,此时也不可能去休息,只是宣府的快马终于到了。

受灾的位置是在大同,具体的灾情并没有计算出来,不过损毁房屋至少上千,死伤无数,大同乃是重镇,又是北方的咽喉之地,有军民十数万人,此时已是哀鸿遍野。

刘健等人不断地在召见各部的官员,分派着各种事项,各部入河协调一致,如何应变,如何安抚百姓,每一件事,非要亲自过问不可,户部的钱粮调度,亦是最大的问题,倒是这时,却有督察御史狄义蹑手蹑脚地到了焦芳的公房。

焦芳坐在公房的案牍后,皱眉沉思着什么,这狄义先是给焦芳行了礼,才道:焦公,下官有事要奏。

焦芳抬眸,看了狄义一眼,却只是漫不经心地点点头。

狄义乃是他的门生,所以焦芳不必对他客气,只是低头看着从宣府来的奏报,边道:噢,是子信啊,这个时候,都察院就不要来添乱了,灾情如火

狄义却是道:恩府,学生是有要事要禀奏,是关于宣府的。

焦芳听罢,本是皱着的眉头显得更深了一些,他抬起头来道:要事?什么要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