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庶子风流> 分节阅读 40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400(2 / 2)

这些人方才讪讪的退下。

等他们走了,朱厚照便不悦地冷哼了一声,道:“这些人真是讨厌,母后和朕要做什么,也轮得到他们管?”

叶春秋却道:“陛下,懿旨过于厚重,莫说是臣弟无福消受,也难免会出现一些杂音,这是情理之中的事。”

朱厚照颌首,也觉得叶春秋所说是有些理的。

接下来,叶春秋才向朱厚照谢过了恩,而后又去拜见太后,谁知到了仁寿宫,竟见刘宇等人居然当真来了仁寿宫觐见太后了,只是已经通报,还没有传见。

叶春秋走过的时候,那刘宇叫住叶春秋道:“叶侍学。”

刘宇乃是刑部左侍郎,其他诸人也大多是在六部九卿中担任要职,刘宇叫他,叶春秋只好驻足,朝刘宇行礼:“见过刘侍郎。”

刘宇捋着须,道:“你理当请见太后,辞了懿旨。”

这口气,就仿佛是叶春秋欠了他钱似的,还特么的理直气壮。

叶春秋便道:“噢?却不知这是何故?”

“这还用问?”刘宇一副凛然正气的样子,道:“你姓叶,娘娘乃是先帝原配,贵为太后,一个是云,一个是泥,你叶春秋是要做宠臣吗?莫要因为这个而毁了自己的清誉,老夫若是你,理当辞了懿旨,安分守己的……”

其他人也七嘴八舌地道:“是啊,你若是义子,将置百官与何地,藩王宗室们也会见疑的。”

“若是不辞,闹将起来只怕面上就不好看了。”

叶春秋看着这些人,一个个义正言辞,恰好此时有仁寿宫的宦官见了叶春秋来,请叶春秋去觐见,叶春秋心里只觉得好笑,他朝诸人行了个礼,轻飘飘地道了句:“长者赐,不敢辞。”

说罢,也不管其他人什么反应了,便往那仁寿宫深处去了。

这短短的六个字,却是让刘宇诸人面面相觑,接着又禁不住低声叫骂起来。

叶春秋对于这些杂音,是历来不予理会的,这世上就没有人不黑的东西,若是当真去计较,早就被气死了。

叶春秋信步走到仁寿宫正殿,见张太后已在此等候,行了个礼,恭谨地道:“儿臣见过母后。”

张太后便露出慈和之色,温和地道:“早知道你要来谢恩,如何,哀家定的佳期还算满足吧?哀家哪,早知道你与王家的那小姐日久生情了,择定的都是就近的吉日,你们的八字,哀家已看过,都是极好的,清早的时候,王师傅已入宫来谢恩了,得你这样的佳婿,也是甚为满意,这是两全其美的事。”

她抿嘴笑了笑,见叶春秋脸色不太好,随即又道:“方才有人请见,想必你来时已见过了他们,不必理会这些人,不过是他们自觉得愤恨不平罢了。”

正说着,却有宫娥抱了太子来,道:“娘娘,太子总是哭,多半又是想见娘娘了。”

张太后一听,绣眉轻轻拧起,忙是接过襁褓中的太子,低声哄了几句,果然太子就不哭了。

张太后才命人将这孩子抱回去熟睡,才道:“太子很健壮,越来越像他的父皇了,哀家看着他哪,就像心头的一块肉似的,可是论起来呢,没有你就没有太子,哀家既已做了决定,就绝不更改,外间那些人,哀家都不见,免得坏了兴致,你不必担忧,而今既为先帝和哀家的义子,又陛下的兄弟,就不必理会那些呱噪,好好想着你的婚事吧。”

第八百二十一章:叶大家长(第四更)

从仁寿宫告辞出宫,叶春秋直接回到家中,不知道是不是叶老太公那个新族规的政策贯彻得太有效率,这一干子平时嘻嘻哈哈的亲戚们,现在都恭谨了很多,连几个老叔公也不再倚老卖老了,带着几分谄笑的样子跟着叶春秋打招呼。

到了傍晚时分,门子给叶春秋送来了一个帖子,竟是焦芳送来的,帖子中是请叶春秋到府上去喝酒。

叶春秋不禁有些意外,只是……都到了这个时候了,焦芳居然还有心思设宴,叶春秋也是醉了。

叶春秋只对那门子道:“不必理会,若是再有人来请,就说我有事在身。”

一大家子人又是在一起吃晚饭,吃饭时的气氛也诡异多了,叶老太公坐在上首,嫡男和嫡孙则分列两侧,至于其他的叔公叔伯,都乖乖地坐在了下首。

叶老太公举起了筷子,大家依旧没有动,等到叶景和叶春秋都拿起了筷子,各房的亲戚们这才像是松了口气,各自举筷,开始吃喝起来。

叶春秋对叶老太公也算是佩服到了五体投地,虽然新族规到底是什么,叶春秋知之不详,可是管中窥豹,却也见识到了叶老太公的高能手段了。

其实单单合家这一条,就几乎奠定了长房无上的地位了,叶春秋隐然已是小家长,族中上下人等所有的荣辱,现在都维系和捆绑在了他的身上。

等吃过了晚饭,叶春秋放下了筷子,环视了众人一眼,方才道:“过几日,得把老家的族学修葺一下,子弟们要读书的,都该去族学,要聘请名师来,在宁波,我倒是认得几个大儒,想来若是送了帖子去,他们会欣然应允的。”

叶春秋看着众人都安静地听着,顿了顿,又继续道:“至于读书不上进的,若是中了童生,大可以送来京师,我想想办法,让他们进镇国新军里,还有一些,我认识几个朋友,可以想方设法让他们在亲军之中谋个差。”

若说此前叶老太公是给大家棒槌,那么现在就是开始散糖了,这样苛刻的家规,大家肯接受是为了什么,不就是长房有大出息吗?所以许多人支着耳朵,细细在听。

延请大儒去族学,这对于子弟们是有好处的;至于进入亲军和镇国新军,若是别人,怕是求都求不来,何况还要长房在此照拂呢,将来的前途,未必就在科举之下。

叶春秋继续道:“各处的产业要登记造册。”叶春秋摆出了官仪,此时也颇有了几分家长的样子,在京师混了不短的日子,震慑住各房的亲戚却是足够了,别看他平时总是笑容可掬,可是一旦摆起了架子,却只有让这些叔公和叔伯们俯首帖耳的份。

“南边的产业,都让三叔来管着,三叔……”叶春秋说着,看向叶柏。

叶柏忙是露出了认真之色,肃然地道:“嗯,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