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这同济堂已经一而再,再而三地扩建,早已今非昔比,门口许多人提着灯笼站着,多半是得了口信,所以一直在此等候。
“见过镇国公。”众人见到下了马车的叶春秋,随即齐声行礼。
这里的人绝大多数是孤儿出身,都算是叶春秋将他们拉扯出来的,此时一个个脸上带笑,欢天喜地的。
叶春秋看到许多熟悉的面庞,亦是露出会心的笑容,一一和他们打招呼,朝着每一个人微笑,只是当目光触及到一个女子的时候,叶春秋却是微微一愣。
此人正是王羲之……
自他去了京师,就再没有见过王羲之了,久别重逢,叶春秋的心情既是欣喜又是复杂。
此时天儿有些冷了,王羲之穿着一件红布的夹袄,面容显得有些憔悴,可是灯影下,依旧带着淡淡的素雅。
王羲之落落大方地朝着叶春秋看了一眼,微微福了福身,目中带着别样的意味。
叶春秋对她微笑道:“羲之,有劳了你。”
这句话自然不是随口一说,而是王羲之这个‘大账房’确实辛苦。
同济堂已经开始开枝散叶,王羲之可谓功不可没,其他的人,大多是将她们当做导购和女医生培养,唯独这王羲之,却是管着账务,渐渐的也开始接触一些管理,自从孙琦去了镇国府,整个同济堂大大小小数十家门店,每年成衣、珠宝、胭脂水粉、水晶的采买,几乎是王羲之做主。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风生水起
事实证明,王羲之很有经商的天赋,自然,她能在不抛头露面之下,管理好整个女医堂,坐着这每年数十万两乃至上百万纹银的买卖,与叶家在朝中如日中天也有关系,可是叶春秋十分相信,若没了王羲之,估计女医堂早就混乱不堪了。
此时,王羲之嫣然一笑,对叶春秋摇着头道:“是少爷夸奖了,不知夫人和公子可好?”
她也不知,为何在这个时候问出了这些话,像是鬼使神差的,就问了出来,可是话一出口,便不由有些后悔了,显然这话问得有些唐突了。
叶春秋倒像是没有太多的想法,从容朝她轻笑道:“噢,尚可。”
只是这时候,显然不是他们二人寒暄的最好的时候,只听旁边已有人道:“公爷快进去吧,外头凉呢。”
另一个人道:“公爷一路旅途劳顿,赶紧歇了。”
许多人热络地拥簇着叶春秋朝着同济堂深处去,人影幢幢,叶春秋只得‘却之不恭’,徐步前走,他蓦然回头,哪里还见得到王羲之的身影?只是他努力搜寻,方才在人影中的间隙里,看到那娇柔的女子婷婷而立,驻足在清冷的廊下,并没有刻意去凑这个热闹。
叶春秋想要回头叫她,奈何人潮汹涌,无法抵挡这热情,叶春秋只好收回目光,只是那一刹那间的一幕,那娇俏又带着几分苍白的面容,深深地留在他的脑海里。
月色如钩,跟大家短暂地聚了一会,便被安排到了一个舒服的厢房里,许是真的疲累了,就算叶春秋心头还有许多的事,却还是很快地睡下了。
到了次日清晨起来,邓健和钱谦还未醒,叶春秋便询问王羲之去了哪里,医堂的学徒道:“王小姐呀,她回女医堂了,她可忙呢,每日要和许多人打交道,公爷是不知道,现在江南但凡是沾了胭脂水粉和衣帽之类的商贾,都不是男人管事了,大多都需家里的夫人或是小姐出去谈买卖,王小姐在女医堂,每日要见几十个这样的女眷,她有时可凶了……”
叶春秋不由百感交织,一个从前待在闺房的小姐,今日却是成了古代版的女强人,这里面必有不少的酸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