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庶子风流> 分节阅读 65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655(1 / 2)

需要有钢筋铁骨来将它撑起,否则,那诗词中,怕又免不了要哀怨国破家亡,兴亡交替的惆怅事了。

叶春秋狠狠地鼓励了朱厚照一番,言词里听得朱厚照心花怒放,却想起了还有件事情得赶着去办,便告辞而出。

他的事,非常要紧,从暖阁出来,叶春秋不是往宫外走,则是转道去内阁。

到了内阁,既不拜望李东阳,也不拜会谢迁,而是直接去寻王华。

这意思自然就是,叶春秋此番来,可不是为公事,而是因为家事。

王华见了叶春秋,显得怫然不悦的样子,愠怒道:“有家事,为何不回府上再说,何故来此?”

叶春秋却是笑着给他作揖,接着道:“泰山大人,小婿此番来,既是为了私事,也是为了公事。”

王华微微一愣,脸色缓和了一些,素知按叶春秋的性子,是从不会做没意义的事,便道:“噢?你说来看看。”

叶春秋便欠身坐下,徐徐道来:“听说,岁末的京察已经开始了吧。从前是四年一次京察,而今呢,自刘瑾新制之后,改为了每年一察,虽然刘瑾的新制被废黜,可每岁一考的京察却依旧还在,每年京察,不但要查出一些昏官、庸官还有贪官进行罢黜,小婿还知道,会从中遴选出一些两袖清风的官员进行旌表,去岁就遴选了三个,吏部选出人选来,而后内阁审定,最后再经陛下亲自下诏嘉奖,不但如此,还要抄录邸报,传送各地,咸使闻之;朝廷还会在其乡中,营造石坊,以显示朝廷养廉的本意。”

褒奖先进,罢黜贪官墨吏,一直都是大明朝传统的一项‘娱乐项目’,这牵涉到了岁末的大京察,既然有人遭遇了差评,那肯定也会有人得到好评,对好评者来说,这就是政绩,对仕途绝对是有着很大的帮助的。

当然,为了宣扬一下朝廷的廉政,少不得需要弄出一个五星好评来,这也是朝廷为了宣传的需要。

王华听到叶春秋突然提起这个,不禁露出几许苦笑,道:“噢,原来你是想被旌表?春秋,别闹了。”

王华挥了挥手,表示自己无能为力。

且不说叶春秋这个镇国公已经不在京察的范围,何况就算你在这个范围,就算他这个岳父是内阁大臣,也无能为力帮你运作,让你这富可敌国的镇国公成为两袖清风的楷模啊。

既然是要旌表,当然是要旌表那些一边啃窝窝头,一边做官,最好浑身上下都打了补丁的,而最重要的是,这个人还必须得是在士林之间有一些名望的。

所以一般情况,能被旌表的,都是清流。

叶春秋从前是清流,可现在……却不是了。

叶春秋却是笑了笑道:“敢问泰山大人,今年可有邓御史?”

“邓御史?他……”王华摇了摇头道:“他太容易得罪人了,名字放上去,肯定是会引起不少人骂的,你是不知,邓御史真正是两袖清风的好官,可惜啊,在士林之中的名声是褒贬不一,佩服他的是极佩服,憎恶他的是疯了似地憎恶,吏部可不敢递这样的名额,这里头,水太深。”

叶春秋也随之苦笑,邓兄也算是见鬼了,旌表这种东西,不但要看你是不是当真两袖清风,还得看你人缘好不好。

其实这也很有道理的,因为一旦答案揭晓,结果某些人发现是自己眼里很看不惯的人上了榜,肯定是要闹的,这一闹,就不可收拾了,吏部又怎么会为自己制造这样的麻烦?

叶春秋也只是随口打听打听罢了,心里除了为邓健感到惋惜,也只有默哀的份,顿了一下,他接着道:“那么敢问泰山大人,杨慎杨修撰呢?”

这一问,却是让王华皱起了眉头,道:“春秋啊,你已是国公了,老夫给你交个底吧,老夫知道你与杨修撰过不去,可是这杨修撰……”

叶春秋却是抬眼看着王华,唇边带着几分笑意地道:“泰山大人,小婿的意思却是,请泰山大人无论如何也帮一帮忙,这杨慎的名字,一定要呈送入宫,嗯……就以廉吏的名义。”

王华却是惊呆了。

这女婿还真是异于常人啊,就在几日之前,杨慎还带着人在大明门大闹,编排叶春秋的不是,让叶春秋差一点下不来台呢,可是现在,看起来感觉是和杨慎是亲兄弟似的。

要知道,任何被朝廷专门旌表过的官员,往往是官路亨通的,杨慎本来就是状元,名满天下,再加上还有一个身为阁老的爹,现在呢,若是再得到旌表,这前途,可真正是不可限量了啊!

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口蜜腹剑

待杨慎得到旌表后,若是毫无意外,立即就要晋升翰林侍讲了。

可问题在于,从之前的种种事情看来,明明叶春秋该是与杨慎有仇啊,怎么巴不得杨慎得到朝廷的旌表?叶春秋这……不是疯了吗?

可是叶春秋没有疯,从他的神色看起来,显得很认真,殷殷期盼地看着王华,接着道:“泰山大人,无论如何也请你帮小婿一个忙吧,吏部那儿,肯定是求之不得,怕是杨廷和,也会在暗中运作了,若是再加上泰山大人的分量,这杨慎在天下人看来又是品学兼优,就算是添入此列,想来也不会有太大的争议。”

杨家父子这些年来,确实收买了不少人心,再加上二人总喜欢玩仗义执言那一套,虽然前些日子被打了脸,可在许多人看来,也不过认为是因为他们误判而已,本心上,还是认为杨公和杨修撰是个好人。

这样有风骨的人,总是不会给人太坏的印象的,这也是朝野内外某种变态的价值观,只要你敢对抗强权,只要你敢骂皇帝,只要你敢骂某些权臣,你就是有风骨,是朝廷的脊梁。

也正因为这种风气,以至于不少大臣,明明没事,他也要找出一点事来骂,所谓卖直取忠、以直邀宠,便是这个道理。

见叶春秋如此,王华倒是嚅嗫起来,他本想问叶春秋为何如此,可细细一想,这个女婿啊,向来做事别有蹊跷,问了反而不好。

于是,王华捻着须,徐徐道:“若是杨慎,老夫说句实在话,他的资历,倒是足够了,或许今年老夫就算是不暗中活络一下,吏部也极有可能将他的名册添进去,一旦吏部遴选了出来,最后敲定的时候,便是内阁了,杨廷和虽会客气几句,怕也对此不会有什么异议,老夫若是也赞成,李公和杨公相交莫逆,也绝不会反对,倒是谢公可能会说几句,不过他对杨慎也不算太厌恶,谢公其实还是颇为欣赏这种有风骨的人的。”

叶春秋眼睛一亮,声音里也多了几分欢快,道:“这样说来,泰山大人是肯了。”

王华却是瞪他一眼,道:“哎,你呀,很多时候,总会做出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事的,老夫试一试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