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庶子风流> 分节阅读 71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710(1 / 2)

,显然他还是有些不明白,酒价的波动,和这个有什么关系。

叶春秋继续为他解开了迷惑:“俗话说,事有反常即为妖,既然传闻顺义造反的是一群不知名的商贾,那么问题就出来了,我此前说过,我已确认这是一个有预谋的行动,既然有预谋,就需要暗暗运送足够的兵器,更需要暗中调遣足够的人手,可是朝廷关防森严,想要做到人不知鬼不觉,却是不易,所以,我终于明白,原来你们是装扮成贩酒的商贾,来进行人手的调遣。”

王茹此时,脸色顿时变了。

因为他想不到的是,叶春秋居然会注重如此小的细节,这倒也罢了,这叶春秋竟还从如此微小的细节中,衍生出如此多的答案。

是该说叶春秋性子太过谨慎,还是说叶春秋真的才智过人!

此时,叶春秋继续道:“若不是如此,哪一家商贾会吃饱了撑着,有银子不赚,却偏偏将这么多的酒水运到顺义来,假若顺义的酒水一百坛就可保证将价格炒高,借此谋取暴利,何须要送几百坛来,反而引发了酒价大跌?只是因为这些酒水,不过是你们欲盖弥彰、掩人耳目的把戏罢了,打着贩酒的旗号,将人手和武器混杂在运送酒水之中,到了顺义之后,这些酒水本就只是用来掩护之用,当然就只是随手兜售出去,也因而造成了顺义汾酒泛滥,才使酒价暴跌。”

“可为何是汾酒呢?”说到这里,叶春秋的嘴角微微勾起,戏谑似地看着王茹道:“汾酒出自汾州,这是汾州的名产,而这汾州,最靠近的……却是太原、大同一带,嗯,也就是说,你们的巢穴,理应靠汾州很近,我说得没错吧,王县丞?”

这一次,却不只是王茹脸色变了,在这衙堂里的‘乱民’,绝大多数都是乱民的核心人物,此时的脸色都变得精起来。

叶春秋目光一厉,转而朗声道:“有了这个,就好查了,我又查了这顺义的情况,恰好知道顺义县的县丞,也就是你王茹,是太原人,王县丞乃是商贾世家,中了一个举人之后,走了当初焦芳的门路,这才能有机会选至顺义这样的京县做了县令,除此之外,这里的典吏也是太原人,说来也巧,也是商贾世家。有了这个背景,就好按图索骥,继续查访下去了,你也知道,锦衣卫的经历司里,有的是各种‘小材料’,你们太原王家在太原美其名曰做的是布匹生意,可实际上,布匹想要生财很难,偏偏王家的买卖却是越来越大,这难道不是很有意思的事儿吗?”

说到这里,叶春秋深深地看着王茹,道“想必,王家主要的买卖,是做边贸吧?”

这一句话,已让王茹面无血色起来。

边镇的贸易,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朝廷确实有互市,可是对于互市,却是严格管制,因而,叶春秋说王家做的是边贸,其实就是直接指出王家乃是走私商人。

叶春秋叹口气,又道:“走私起家的王家,若我猜得不错,是靠买通边镇的官军,向鞑靼、女真人兜售盐巴、铁器谋取暴利,想必王家与海西女真和鞑靼人的关系匪浅是不是?”

王茹瞪大了眼睛,却是厉声道:“胡说八道。”

他显得有些恼羞成怒。

叶春秋则是不理会王茹,而是继续道:“若是如此,那么一切就明朗了,自汉人出关放牧,再加上镇国府搬迁至了青龙,鞑靼人已受到了打击,再加上关防已不再只是边军负责巡守,事实上,各处的牧场,某种意义也有了关防的作用,若是牧人看到形迹可疑的商贾,贩卖货物出关,多半是会将货物劫了,而后报到镇国府来。”

“你们的买卖,彻底地砸了,是吗?”叶春秋此话虽像是问王茹,语气里却是带着肯定。

当叶春秋说完这些,站在一旁的朱厚照算是明白了整件事的始发了,虽然王茹反驳,可是从在场那许多人的脸色看来,叶春秋所说应该是没错的。

这就容易解释为何这些叛贼要设下这么大的陷阱引叶春秋来此了,说白了,叶春秋出关,建立的镇国府,令太原的这些走私到关外的商贾家族活不下去了,这仇这恨,最后便衍生了现在的局面!

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同归于尽

叶春秋的一番话,终于令朱厚照忽然大悟,想一想,其实也并不令人难以理解,谋逆之罪,轻则杀头,重则满门抄斩,能冒着终于的风险也要将叶春秋引来,自然是有深仇大恨。可是……

既然叶春秋发现了这么多的痕迹,既然叶春秋猜出了王茹的出身和意图,可是为何还要来这里,以身犯险?

叶春秋倒是没有让朱厚照在这个问题上懊恼太久,只见叶春秋此时又道:“你知道我为何敢来吗?你以为你们设了陷阱让我来,无论是要杀我叶春秋也好,是要挟持我也罢。可事实上,现在被胁迫的却是你们。”

“其实,这很好查,既然牵涉到了汾酒,说明你们便是从山西大同一带的人,而山西大同一带有哪些商贾,这锦衣卫多少都是记录在案的,再联系到顺义有个太原府的县丞,一切……就可水落石出了。”

“你的这些阴谋诡计,已是再明白不过了,你以洪安的名义作乱,挟持了四百多举人,挟持了陈蓉,便是要引我出现,为的就是等我出现之后,再将我杀了,到时朝廷大军一到,你洪安却又成了被乱民关押起来的王县丞,谁又会想到,洪安就是王茹,王茹就是洪安呢?而县令既已死了,这城里官军要搜捕反贼,少不得要仰仗你这位王县丞,到了那时,还不是你王县丞说谁是贼,谁就是贼,那些被你们裹挟的乱民,固然都是死罪,可是你的这些帮手,你却可以保护他们,说不准,你王茹还可以借此立一桩大功劳呢。”

王茹眯着眼,死死地盯着叶春秋,目露杀机,口里道:“既然你都已知道,那就再好不过了,你可知道,这世上,只有死人是不会说话的?”

他说着,正准备要说动手。

叶春秋却道:“你做这件事前,既已想好了退路,那么我既然来了,怎么就不会想好退路?太原王家,厂卫已经动手了。”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不少人惊疑不定,那王茹更是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王县丞,你父亲已经过世了,可是你老母现在六十有三是吗?你有四个儿子,七个女儿,五房妻妾,对不对?你的长子刚刚中了秀才,可是叫王世玉?你有几个兄弟,有数十个侄子,还有……整个太原王家,有一百三十二口人,这……总没有错吧?”

叶春秋说到这里,已是挺身上前,边上的‘乱民’,不是惊愕,就是惊恐,依旧有人用刀抵住叶春秋,叶春秋不以为意地前进一步,这人却是不得不后退了一步。

此时,叶春秋厉声道:“一百三十二口人,厂卫在我来此的时候,就已经严令进行控制,不出意外,若是我叶春秋再无音讯,你王家便尽都会被斩尽杀绝,鸡犬不留!”

王茹的脸已是垮了下来,甚至浑身发抖起来,颤抖着声音道:“你……你……”

他敢做这样大逆不道的事,是因为他自觉得自己有后路,觉得自己已经控制了局面,觉得自己的谋划天衣无缝,随时可以全身而退,因为谋反的人叫洪安,而他……除了极少数的亲信,其他人绝不会想到,那个还‘关’在大狱中的县丞王茹,就是叛贼的首领洪安。

而官府剿贼,历来都是简单粗暴,大军进城,自然有人将王茹放出来,县丞王茹,作为顺义硕果仅存的几个官之一,就成了朝廷剿贼的骨干,某种程度来说,他甚至完全不介意随便拿个人头去冒充洪安,岂止是他乐于如此,不难想象,便是到时杀入城的官兵,又何曾不会有冒功的盘算?

大不了,到时就是沆瀣一气,带着官军杀良冒功,而真正的凶徒,要嘛就是借此得了一场剿贼的功劳,升官发财,要嘛就早已在王茹的安排下远走高飞,销声匿迹。

可是,王茹是怎么也想不到,叶春秋竟是早就猜出了他的身份,而且,比他更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