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庶子风流> 分节阅读 71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713(1 / 3)

从前那般容易降服了,于是朝廷索性准许他们自治管理,建立了羁縻卫,和他们进行互市。

名义上,女真和朵颜三卫一样,依旧还属于大明的掌控之下,只是随着朝廷在辽东一带统治力量开始变得薄弱时,却只能依靠拉拢女真部的头人,进行间接的管理。

可这……自然也就出现了隐患,因为自治,就意味着表面上女真三部虽依附于大明之下,大明除了依靠代理人之外,再没有其他可用的方法。

若是大明依然还强盛倒也罢了,一旦大明在辽东的统治力量减弱,这些人便会趁势而起。

朱厚照怒气冲冲地继续道:“派出一个使节,去女真诸部,问一问他们,为何敢瞒着朕,做这样的事?若是不说个清楚,朕绝不会罢休。”

李东阳听了,沉吟了片刻,便道:“陛下,眼下我大明应以对抗鞑靼为主,女真不过是疥癣之患,不足挂齿,也何足道哉,而今实在没有必要下旨申饬。”

他是老成谋国之言,大明在关外的所有力量,都该以堤防鞑靼为主,这是大明的国策,若是节外生枝,反而可能让女真人勾结上鞑靼人,这样反而不妥。

朱厚照皱眉道:“那就这样算了?叶爱卿,你来说说看吧。”

叶春秋便站了出来,朝朱厚照行了礼,道:“敢问陛下,鞑靼是靠什么崛起的呢?”

他这一反问,反是让朱厚照微微愣了一下,他实在不太明白,这与女真和大明私商互通交易有什么关系吗?

朱厚照想不明白,便道:“你不要卖关子了,直接说了吧。”

(未完待续。

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浩荡隆恩

朱厚照话音落下,叶春秋便直接道:“当初的鞑靼的能耐,也是不足挂齿,朝廷的心腹大患,曾是不可一世的瓦剌人,尤其是土木堡之变后,朝廷为了报复瓦剌,可谓用尽了一切办法,其中就包括了联合鞑靼,不断地侵蚀瓦剌人的空间,也正因为如此,鞑靼人趁着朝廷的支持,一举吞并了瓦剌,而今才成了我大明眼下的一根心头之刺。今日的女真,何尝又不是如此呢?他们今日也是不足挂齿,也因为朝廷要专心对付鞑靼人,对他们进行收买,甚至是绥靖,长此以往,若是鞑靼覆灭,谁又能保证今日之女真,会不会变成明日之瓦剌、鞑靼?”

叶春秋的这番话,倒是引人深思了。

此时,叶春秋又道:“现在他们的实力还不强,可若是朝廷骄纵,他们的野心就不免滋生起来,所以以臣之见,理应下旨奴儿干都司与辽东都司,整军备战,做好万全准备,一面派遣使者,前往女真诸部予以申饬,命各部的首领,务必给朝廷一个交代,眼下朝廷的威望尚在,他们必不敢抗拒,自会俯首帖耳,朝廷也可借此,好生将这女真整肃一下,以防范于未然。”

朱厚照就喜欢这种建言,他眉毛一挑,精神振奋地道:“这个主意好,人就该是如此的,做人不可赏罚不明,有功不赏,有过却不罚,就不免使女真人轻视了朝廷,现在奴儿干都司和辽东有十数万军马,那区区女真敢作乱吗?朕反而不担心他们不作乱,更加担心的是,他们心里瞧不起朝廷,却是暗暗隐藏实力,对朝廷心生轻蔑之心,一旦对朝廷没有了敬畏,等到将来,他们养精蓄锐,反而会棘手起来,朕不但要申饬,还要整顿一下女真诸部,李师傅,你让翰林院拟一个章程来,朕过两日要看。”

其实李东阳对远在万里之外的女真,还真是不太上心,他不过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而已,倒也不至于为了这个‘芝麻绿豆’的事过于坚持自己的立场。

至少在这个年代,没有人将女真太当一回事,大明的疆域之处,这样的部族多了去了,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即便是内阁,也没兴趣理会这些土蛮子。

李东阳便点点头道:“臣遵旨。”

朱厚照还是显得忧心,又道:“那王茹和鞑靼人沆瀣一气,处处针对叶春秋,可见叶爱卿实乃他们的心腹大患,再传一道旨意吧,调一支金吾卫,三班防卫叶家,春秋往后出门,也带一队卫士随行保护,他的儿子……”提到叶春秋的儿子小海,朱厚照笑了,道:“让叶如意去东宫吧,太子现在在东宫读书,叶如意便在詹事府陪读,东宫安全得很。”

让金吾卫保护?

几个阁老面面相觑,叶春秋则是连忙道:“陛下,这太言过其实了,叶家有自己的护院,其中为数不少是新军退役下来的生员,至于微臣,多少有些本事,寻常人想要近身,却是不易。”

他忙将这浩荡隆恩拒绝,实在太招摇了,倒是叶小海去詹事府读书的事,他反而没有推辞,小海确实到了读书的时候了,虽然王静初定是会有些不舍,可东宫可谓是大明朝最强的教育班底,至少对于启蒙来说,绝对可以算是最顶尖的地方,至于其他的知识,叶春秋反而不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