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庶子风流> 分节阅读 71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716(2 / 2)

“你还笑得出?知道?你知道个什么!”邓健见叶春秋轻描淡写的样子,反而怒了,道:“你什么都说知道、知道,真以为得了圣眷,就可以无法无天了?叫你小心谨慎,你要听进去。”

叶春秋只好道:“喔,那我听进去了。”

邓健又道:“要记在心里。”

叶春秋汗颜道:“是是是,与邓兄许久不来了,不妨就留在这里用个便饭吧。”

“不了。”邓健摇摇头道:“我倒也想,可是还得赶回宫里去,只是心里有些担心,方才抽了空赶来,还有许多公务要处理呢。”

叶春秋其实并不在乎邓健所提供的信息,他更在乎邓健将自己当做真正可以无条件信任的朋友,于是起身道:“听说邓兄过些日子又要回都察院了?”

邓健这时倒是沉默起来,顿了一下,突然一笑道:“别人都以为我傻,其实我不傻,我知道上头的意思,不过是想让我做开路先锋罢了,这……极有可能是要粉身碎骨的,不过……无妨,我骨头硬,若是真能有益于国家,这又何妨呢?无非……就是一死而已,你将它看得如泰山一样重,反是落入了俗套了。”

这便是邓健啊!

叶春秋心里感叹!

其实若是邓健真的傻,他的种种行为,你可以称之为鲁莽。

可人家能金榜题名,说明是不傻的,官场里的事,他可能比谁都看得清楚,可明明知道什么是利,什么害,偏生他却依然要去做。

这便是真正的虽千万人、吾往矣了。

古来的圣贤,怕也不过如此吧,就如那文天祥,他难道不知道自己只要骨头微微软一些,便依旧可以得到荣华富贵吗?他显然是知道的,或者说,他比谁都清楚,他知道他在选择一条死路,粉身碎骨,苦不堪言,可他依然这样走,含笑着通往地狱。

宗室是肯定不好惹的,人家不敢对付庙堂上的诸公,难道还对付不了你一个右都御使吗?某种程度来说,这一次邓健已经做好了头破血流的准备了。

可他很清楚宗室绝俸对大明的好处,所以明知被人利用,明知道有可能将自己处于险境,却也泰然处之,叶春秋有了风险,他很利索地跑过来通风报信,告诫叶春秋做人要沉住气,不要莽撞,可自己却是欢愉地走上了作死的道路。

叶春秋沉默了,沉默了良久,他才勉强挤出笑容道:“邓兄,小心了。”

邓健呷了口茶,似乎这一口清茶给他带来了难得的享受,却终于还是将茶盏放下,道:“没什么小心不小心的,不出意外,下月就回了都察院,到时候,我能做的,就是盯紧了宗室,让他们小心了。其实李公的绝俸能不能成,我也做了最坏的打算。”

说到这里,邓健笑了笑,才又道:“好了,我得走了,公务要紧,春秋,我的话,你才要记着,若是有人挑衅,万万切记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没必要和这些人置气,你说任何话,都可能落人话柄,对了,小海去东宫读书了?哈哈,这小子将来前途无量啊。”

叶春秋将他送出去,唐伯虎亦是紧随其后,目送着邓健骑着一匹驽马离开,叶春秋久久地看着他渐渐地消失在长街的末尾。

站在叶春秋身后的唐伯虎忍不住道:“真是个奇怪的人。”

“是啊,真是奇怪。”叶春秋苦笑着摇摇头,又道:“镇国府那儿,怎么样了?”

唐伯虎这几日都在按叶春秋的吩咐忙碌着,他知道镇国公现在已有大计划,所以道:“那几个御史似乎搜罗到了什么,接下来就该图穷匕见了吧,公爷,方才那邓贤弟说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学生也以为,这几人会挑衅,公爷还是不理他们罢,只要公爷不理不睬,他们也玩不出什么花样来的。”

叶春秋背着手,却是摇头道:“你知道这世上最可怕的是什么吗?”

唐伯虎微微一怔,不解地看着叶春秋,“嗯?”

叶春秋道:“最可怕的是人心,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所以人心是最可怕的,现在满大街上的人都晓得有御史盯上了镇国府,在查着什么对镇国府不利的,而大家心里又会怎样想呢?许多人会渐渐开始畏首畏尾起来,不少人,怕是连生意都无法安心地去做了,因为他们担心未来会有变数,他们怕自己承担不了变数的后果。若是我们对前来挑衅的人置之不理,大概许多人看到的就是我们的懦弱,那又怎么能安住镇国府千万人的人心呢。”

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下手要狠

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下手要狠

叶春秋有时候说起事来,总是一套一套的,可是听完叶春秋的话,唐伯虎一时哑然,他还真有点摸不透叶春秋的心思。

镇国府当然是叶春秋的命根子,而他现在贵为镇国公,又得当今陛下的宠信,跟几个叽叽喳喳的御史,又有什么好计较的?

而现在因为是春闱,所以这几日虽是春雨绵绵,文庙那儿却依然不轻松,京师的注意力,并没有太多地落在镇国府上,而是大多在贡院那里。

三日之后,考试结束,顿时,原本阴沉沉的京师变得热闹起来,无数的举人冲出了考场,喝酒作乐,饮茶会友,附近的寺庙、酒肆,青楼茶坊,尽都是人满为患。

这时候,三教九流便都出来了,京师的禁卫也不再那样森严了,因而文庙那里,诸多耍把戏的,算问前程的,喷酒吐出火来的吐蕃人,以及各种贩卖货物的货郎,便如雨后春笋一般地出现了。

举人们有的脸露难色,有的眉飞色舞,既有正宗的君子,也有一些獐头鼠目,人品实在好不了的公子哥。

只是这时,贡院外头的官兵却没有撤下,所有的试卷已经封卷。今日先是清点,明日便开始阅卷,大抵几日之后,便要发榜。

所以诸考官、幕友,依然还将自己禁足在贡院之中,抡才大典,其意义不下于年节的时候天子祭祀太庙,若说天子是告祭太庙,那么春闱的庄重性,绝对是不遑多让,毕竟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而士大夫是如何产生呢?学而优则仕也,春闱,便是所学优劣的试金石。

想方设法地成为这才春闱的主考官,此时的杨廷和一丁点都不觉得轻松,将自己关在明伦堂里,早已有人点了蜡烛,无数封好的试卷开始比对,以确认绝不会有哪怕一丁点的疏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