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庶子风流> 分节阅读 84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848(3 / 3)

如果是程朱理学是温和的儒家,那么这位方先生的学派,就是激进的儒家啊。

说白了,汉儒和明儒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大明的儒生是靠一本论语走天下,而汉朝的儒生是靠着一本论语打天下,他所推崇的陈汤和班超这些人,没一个人是躲在家里坐而论道的,却个个都是历史上的狠人。

商贾们现在在不断地征战中尝到了巨大的甜头,几乎镇国府的每一次扩张,他们都从中得到了巨大的利润,因此,整个青龙,其实都弥漫着一股好战的气氛,这既是因为好战符合商贾们的利益,同时,也是因为好战能够改善许多人的生活,于是报纸里到处都充斥着对战争的渴望,新军的生员,普遍得到了尊重,而这位方先生的学说,正好也迎合了当下青龙许多人的观点。

与其说是推崇汉儒,不如说,他们急需要像大汉一样,疯狂地进行扩张,愿意臣服镇国府的,你得打开你的国门,跟我们做生意,你不跟我们做生意,就是不臣服我们,就是不愿意跟我们做朋友,那就对你赶尽杀绝。

很好,这跟以往温和的儒家,一点都不一样。

而叶春秋现在,正也是急需要思想武器,去与关内的儒生们抗衡。

这位方先生所提的内涵,叶春秋其实未必就完全了解,可是他知道,方先生的学说,是最契合镇远国的实际情况的,说穿了,他的学说,很受青龙的统治阶级们欣赏,有利于现下的统治。

因为镇远国不是关内,关内的地主们,要的是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过着自己的好日子。可对于镇远国来说,他们更乐于开拓进取,这倒不是开拓进取是他们的什么品质,而是因为,开拓就意味着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意味着许多的国门被打开,你得接受我们源源不断的商品,得到更巨大的市场,同时也意味着,得到更多的资源和矿产。

叶春秋含笑道:“先生的话,发人深省啊。春秋受益匪浅,先生现在在编什么书?”

方默道:“现在在修《汉儒》。”

叶春秋点头:“崇文馆正需要先生这样的人,噢,过几日,我的儿子便要来青龙了,若是先生有闲,不妨给他讲一讲功课吧。”

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基石

叶春秋最后这话,令方默始料未及,可他也是聪明人,只一下子就明白了。

叶春秋的儿子,便是镇国公的世子,是未来镇国府的继承人,叶春秋请他来教导,这便是世子的老师了。

不要小看这个老师的名义,因为世子的教育,是与整个镇国府息息相关的,只有镇国公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需要什么样的学问,方才会请什么样的老师。

这就意味着,方默的学说已经得到了叶春秋的认可,这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是告诉镇远国所有的人,叶春秋支持的是哪一派的学说。

相信过不了多久,下头的人就会投其所好,针对着方默的学说,开始推行了,许多的学堂也将会开始讲授他的文章和论点。

甚至……这也是隐晦地告诉所有的读书人,想在青龙混,还要混得好,那么……你最好得好好地读一读方先生的大作,因为将来,镇国府可能需要这样的人才,只有对方默的学问了解得透彻,方才能明白镇国府需要的是什么人,才能在这镇国府里得到重用,你的前途才能一片光明。

方默心里说不激动是假的,可依旧维持着他落落大方之态,站起来作揖行礼道:“学生遵命,告辞。”

叶春秋正坐着,想挥挥手让他去,却又想起了什么似的,连忙站了起来,含笑着朝他回礼。

直到这方默离开,叶春秋方才吁了口气。

其实在叶春秋的案头上,正有方默的许多大作。他随手又翻了起来,某种程度来说,学说的流行,其实就是政治上的问题,儒家的学说是什么,无非是适应统治者的需要,汉朝需要开疆拓土,所以汉儒就得个个文武双全,而且大多都得是一群脾气火爆的家伙,动不动就要shā • rén全家,所以才会隔三差五,弄出几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