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不必沦落到孤儿寡母们孤军奋战的境地。
张太后便道:“起来,起来吧,起来说话,你来得正好,哀家正好要询问你。”
叶春秋长身而起,道:“不知母后要问什么?”
张太后瞥了叶春秋一眼,道:“而今皇帝传来噩耗,哀家这做母亲的,自是肝肠寸断,只是而今,国不可一日无君,哀家虽是悲痛万分,却也得为大明的江山社稷想着,而今群臣都以为太子殿下年幼,不宜克继大统,叶春秋,你以为……如何?”
叶春秋没有急着回答张太后,因此大殿之中,又变得安静起来。
许多人的心里开始弥漫起不安,因为叶春秋的到来,突增了变数。
从一开始,大家都往一个思路去想,没有太后的懿旨,这叶春秋敢带兵入关吗?若是不敢带兵入关,他又怎么敢孑身一人入关?
可是大家还是失算了,这小子,还真敢啊。
此时,叶春秋抬眸道:“这些话,是谁说的?”
张太后看了杨一清一眼,才徐徐道:“杨一清!”
从张太后的口中吐出杨一清这三个字的时候,叶春秋的目光,已如电一般的扫在了杨一清的身上。
杨一清又怎么感受不到叶春秋那目光下的尖锐,只是他的脸色依旧沉稳,因为他非沉稳不可。
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幕后黑手
叶春秋冷然地盯着杨一清,朝他勾唇冷笑道:“是吗?杨公?”
杨一清随即道:“正是,太子年幼,宜……”
只是还不等杨一清把话说完,叶春秋就打断道:“很好,杨公所言不差!叶某人也深以为然,谁是天子,关系重大,决不可有任何的才差池。”
叶春秋突然这么一说,却是令人诧异不已。
而叶春秋则是接着道:“既然要择选出新君,既然是事关重大,那么我有一个提议,不如诸公们好生在这里,一齐讨论出一个新君来,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瞧这叶春秋的语气,倒是颇有些退让的意思,大家再讨论讨论?
可这……不太像是叶春秋的风格啊。
这家伙不怎么用套路出牌,顿时使杨一清之前预想的方案,全然没了用武之地。
叶春秋道:“不知杨公以为,宗室诸子弟之中,谁最合适?”
杨一清知道,此前他已经说出了一个明确支持的对象,此时若是避讳,反而显得自己没有底气,反正该说的,也都说了,自然也不缺对叶春秋再说一遍:“兴王世子。”
叶春秋笑了,道:“兴王世子的年纪倒是恰好,为人还算是忠厚,杨公有这样的想法,倒也无可厚非。”
大家听他说出这番话,就更加惊异了,一时间,大家面面相觑,都一副看不懂的神色。
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这叶春秋也想要从龙?
不对啊,他乃是太子殿下的亚父,何况,还和兴王世子不太对付,这不是谁都知道的事吗?
就是大家深感疑惑不解之时,叶春秋接着道:“那么,何不这就请兴王父子二人入宫,商讨这件事呢?我们在这里议了再多,这兴王父子不在,也是无济于事,这未来的天子的人选,总该先问一问人家是否愿意才对,杨公,我说的对吗?”
说罢,叶春秋已朝张太后行礼道:“恳请母后即刻请兴王父子入宫,商讨大事。”
呼……
一下子,所有人都明白了。
是啊,兴王父子都躲在幕后,还奢谈什么克继大统呢?
现在这父子就在京师里,就应该将他们请来才是,若是不请来,现在讨论这些又有什么意义?
可是,许多人却发现了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兴王父子敢来吗?
叶春秋的本身无疑就是很令人忌惮的,现在叶春秋就在这里,请他们入宫,这父子二人,岂会没有顾虑?
张太后方才也是不解,此时也醒悟过来了,便道:“不错,来人,请兴王父子入宫见驾。”
杨一清既然提议是兴王世子,那么想来这些人的背后就有朱祐杬和朱厚熜,这两个人,极有可能就是幕后黑手。
他们在幕后操纵,是这场阴谋之中最核心的人物。
而只要这二人入了宫,至少暂时来说,在这太和殿里,就算是暂时稳住了局势。
众人一想,什么都明白了。
听了太后的懿旨,自然有人匆匆地往鸿胪寺去请人了。
张太后吩咐完,随即道:“来人,给鲁王殿下赐坐。”
有人搬了座椅来,叶春秋倒也不含糊,径直坐下,叶春秋坐稳,却是将剑解了下来,横在自己的膝间。
杨一清心里开始忧心起来,忍不住道:“今日时候不早了,不如明日再召行兴王父子入宫,再议此事。”
“不成。”叶春秋正色道:“既然杨公已经说了,国不可一日无君,事情紧急,怎么还可以等闲视之呢?要定,就一次性将事情定下来,也省得天下人见疑,你们说是也不是?”
叶春秋说的没有错,当初是杨一清这些人急着要早正君位的,既然如此,这场廷议,自然不能半途而废。
对上叶春秋这么个主儿,杨一清也是无可奈何,他咬了咬牙,只得站稳了,朝着叶春秋瞥了一眼,道:“鲁王说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