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庶子风流> 分节阅读 92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922(2 / 2)

易卜拉欣帕夏在王宫里呆了两天,随即便提出了回国的请求,他希望在一个月之内,能快马加鞭地回到伊斯坦布尔去,向苏丹禀报这个消息,而后便是做好战争的准备。

叶春秋自是命人送了一些礼物,将这易卜拉欣帕夏送出了国境。

对于这一次亲征,鲁国国内倒是没有太多的反对声音。

甚至孙琦这些人,是极力赞成的,即便是有一些不和谐之音,可大多数也只是一些对叶春秋安全的担忧。

可实际上,各大报对于这一次亲征,都是极尽支持的态度。

叶春秋在几日之后,看着各个报纸,他坐在沙上,不禁有些想笑。

这便是关内和关外的区别啊。

在关内,对于战争,他们大多是采取反感的态度,而对于亲征,更是不必了。可在关外,情况就显然是截然不同了,无论是文武官员,还是寻常的百姓,都是鼓励的态度。

关内的经济,多是以农耕为主,而精英阶层们,大多是士绅地主,他们更希望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一旦起了战事,就意味着无数钱粮的消耗,即便是胜利了,对于他们来,也无关痛痒,就算拿下了又如何,那里都是不毛之地。这地,终究也不是分给自己的,反而因为国库空虚,朝廷免不了要加征粮食,何况一旦大军出征,就免不了征募大量的徭役,这就意味着,许多佃户和农都要放下农事,前去支援作战,农耕经济之中,战争是极为伤农的行为。

可关外却是另一个极端,商人们需要资源,需要更广阔的市场,无论是资源还是市场,没有什么比战争的方式更加直接了。

何况,即便战事一起,便是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有了这个需求,反而更加能够促进生产,使无数人获得好处。

这么多人皆大欢喜,却是有一个人对这件事,是颇为反对的,这人便是唐伯虎。

虽然当日叶春秋出要亲征,唐伯虎没有当面反对,可是私下里,却还是找上了门来。

听唐伯虎求见,叶春秋倒是没有感到意外,请他进来,唐伯虎坐定,刚想要开口,叶春秋却是率先道:“唐兄,怎么了,那内阁里不呆,却跑来我这里?”

叶春秋这话倒是带着几分打趣的意味,唐伯虎却是苦笑着道:“殿下,学生昨夜是一宿都没有睡好。”

叶春秋凝视他一眼,不由笑了,道:“没有睡好?是谁扰了唐兄了?”

看着叶春秋这样一副完全泰然自若的模样,唐伯虎却反而是更显得忧虑了。

不过,他来此之前,心里早就打好了腹稿的,便苦笑连连着道:“哎,就是殿下啊!殿下要亲征波斯,这山长水远的,学生心里不放心啊,殿下……你而今已是鲁国之主,千金之躯了,何必要去冒那个风险?大不了,可以让王守仁去,何须殿下亲自出马来着?若是殿下稍有差池,那咱们鲁国可怎么办,这岂不是天要塌下来了吗?”

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开万世的太平

其实唐伯虎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跟随叶春秋身边做事多年的几个人里,他的性情更显稳重和保守一些,虽然这青龙城里漫天的喊打喊杀,对于叶春秋往日的战绩也很是信服,可是唐伯虎的心里却多少还是觉得放心不下。

叶春秋先是道:“伯虎兄的意思,我明白。”

定了定神,叶春秋便接着道:“只是伯虎兄,我倒是想请问一件事,伯虎兄以为,眼下这鲁国如何?”

被叶春秋突然问起这个,唐伯虎愣了一下,才道:“而今是百业兴隆,说是盛世也不为过。”

这是实话,当今的鲁国,确实称得上是极盛之世。

叶春秋却是叹了口气,才道:“鲁国现在的发展的确很顺利和快速,可是唐伯虎可有想过,盛世之下,却有隐忧啊,鲁国看上去是极盛之世,但是以后呢?伯虎兄莫急,我再问你,今年鲁国的钢产量是多少?”

唐伯虎下意识就道:“而今因为铁路的需求,再加上诸多的利好因素,今年虽然没有到年终,可是这两年来,钢铁的投资已连续翻了数番,若是不出意外,钢铁的产量将突破千万吨。”

这个数目,确实是吓人的,要知道在上一个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期,德国的钢产量,也不过一千七百万吨而已,这已相当于办个德国的钢铁产量了。

不过鲁国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关内的市场,依靠关内的市场,以及日本的白银,还有叶家滚雪球一般的疯狂垄断收益的巨大投入,更不必说眼下数十条铁路都在陆续开工,除此之外,大量的机械制造,以及无数的军备需求,方才达到了这个天文数字。

“那么往后呢?往后是否还会增长?”叶春秋笑着看唐伯虎。

唐伯虎还是不有些不太明白叶春秋的用意,想了想,道:“而今在许多地方,都已经发掘出了大规模的煤炭和铁矿,物资充裕,明年的铁路还会继续要继续扩充,想来还会有所增长。”

“是啊。”叶春秋点点头,接着道:“伯虎兄说的一点也没有错,而今这么多人投资了钢铁,这青龙的冶炼厂,数百上千,还有这匠人,大家都说这青龙,十个人做工,便有一个是炼铁的。”

叶春秋笑了笑,眼神之中却带着几分隐忧,道:“那么我再问你,若是有一日,铁路修完了呢?鲁国现有的这些疆土,有几横几纵的铁路铺设,再加上一些支线,就已完全足够了,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可若是铁路修完了,那之后呢?”

唐伯虎神色古怪地看着叶春秋道:“修完了,岂不是好事吗?”

叶春秋却是摇头道:“你想想看,就以铁路而论,铁路若是修完了,而今数万修筑铁路的匠人们可怎么办?哪天铁路不修了,原先需要一千万吨的钢材,而今呢,却只需要五百万吨,多余的五百万吨钢材又往哪里去?如此一来,多少冶炼作坊要倒闭关门?而从事冶炼和锻造的匠人,多达数十万,这些人岂不也失去了生计?除此之外,还有伐木的,还有机械制造的,还有这样多的人,突然一夜之间,失去了工作,没了生计,那么,他们还能像现在这样,可以一年买四五件衣衫,可以偶尔,去酒肆里吃酒吗?如此一来,买成衣的人少了,需要车的人也少了,饭馆和酒肆,买卖也做不好了,那些纺织的人,那些造车的人,又怎么办?到时,又有多少店,多少工坊要关张,真到了那一日,便不只是冶炼的匠人们的事了,牵涉到的,乃是百万的人口,他们一夜之间,失去工作,却再无法回乡下去,只能在城镇里游荡,游手好闲,那么,伯虎兄,你认为,我们这鲁国,还能安稳吗?”

叶春秋看着脸色越加凝重的唐伯虎,接着道:“这……便是危机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