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庶子风流> 分节阅读 94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945(1 / 2)

简单,可是这深里是什么,老夫又一时难以把握,哎,老了啊。有时候,确实觉得不及年轻后辈了。”

李冬溟想了想,道:“这样的文章,怎么看都是对他没有好处的,若不是想要求和,实在想不出这小子还作什么打算。”

李东阳颌首:“是啊,为兄担心的就是这个。”他呷了口茶,才又道:“不过,凡事也未必要往坏处想,这篇文章对老夫有益无害。”

李冬溟看了李东阳一眼,对这个大兄,他是真心佩服的,于是道:“那么此前的计划,是不是……该缓一缓?大兄,他毕竟是堂堂镇国公,身后是镇国府,若是能化干戈为玉帛,未必是什么坏事。”

李东阳却是毫不犹豫地板起脸来道:“事情到了今日这个地步,怎么能妇人之仁呢?若叶春秋不死,吾不得安,一切都照原计划行事吧,他做他的,我们呢,做我们的。”

李冬溟这才体会到了大兄的老辣之处,见李东阳神色依然怡然,心里不禁想,还从未见大兄对一个人忌惮如斯,看来那叶春秋是真正妨碍到了大兄了,既如此,就势必不可手下留情了。

于是李冬溟点头道:“好,自然一切听大兄行事,噢,还有一件事,这太白集,那叶春秋既然亲自撰文,而现在我们的周刊这儿是否由大兄给予回应,这样一来,也可借着这个东风,提振一下周刊的销量,退一万步,总也该有所回应。”

李东阳道:“这个容易,你来代写吧,内容嘛,不必提及叶春秋,只夸一夸读书人即可,这天底下啊,谁都可以得罪,唯独不能得罪的,便是天下的生员,他们一个个,或许无关紧要,可若是抱成了一团,可就糟糕了。”

李冬溟笑了笑,心领神会地道:“明白。”

李东阳显出了几分疲态,道:“老夫先去歇一歇,今日当值,倒是忙得够呛。”

………………

三日之后,新的周刊又开始印刷成册了,接着开始在各大书铺兜售。

因为周刊和太白集的流行,再加上镇国府那儿的许多匠人送子弟们读书,所以而今京师的书铺日渐增多,几乎每个街巷都有,因此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极为便利,甚至对于那些达官贵人,往往打了招呼,书铺只要等到新的一期太白集或是周刊上市,便会送到府上去。

李公终于撰文了,其实士林早有猜测,既然叶春秋写出了那样一篇出人意表的文章来,认为李公定会对叶春秋的文章予以回应。

于是许多人都在屏息等待着,而今等大家周刊到手,打开一看,果然是看到李公的文章。

唐伯虎就这般兴冲冲地拿着周刊急匆匆地寻到了叶春秋的跟前,气喘吁吁地道:“公爷,李公亲书了文章,公爷怎样看?”

说着,就将那周刊递到了叶春秋的手里。

叶春秋这几日显得很平静,他写的那篇文章,反响很大,不过陈蓉和张晋却不甚满意,认为叶春秋吹捧得过于肉麻了。

叶春秋饶有兴趣地接过周刊,大抵看了看,才道:“你看看,你看看,伯虎兄啊,李公这篇文章,真是文采斐然啊,将他对读书的后进晚辈们,那拳拳爱护之心,都跃然于纸上了,真是好文章啊。”

唐伯虎脸额上的肌肉抽了抽,苦笑道:“公爷,可是外间都在传闻,说公爷对李公过于……过于……”

那些话都不太好听啊,所以唐伯虎终究还是将最后一句话吞进了肚子里。

叶春秋从唐伯虎那古怪的脸色已经猜出了点什么,却是很不在乎的样子道:“这些人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巴不得我与那李公水火不容,我就偏不让他们如愿,李公这篇文章写得真好啊,真情流露,苦口婆心,我也是读书人,见了这篇文章,看了李公对读书人这样的充满希望和爱护,也不禁折服,想必外间许多人都盛赞李公高风亮节吧。”

唐伯虎道:“这周刊是我亲自去临街的书铺取的,恰好遇到几个读书人在那儿看着文章议论,确实对李公赞不绝口。”

叶春秋叹口气,显得很是感叹地道:“李公这收买人心的本事,我真不如啊。”

:06:01

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叶春秋,你在玩火啊

本来大家以为,现在那巴图蒙克总算是上当了,很快就会提兵而来了。网

可是却料不到叶春秋会想着节外生枝啊,之前不是说不想出兵救援锦州,所以才一直在等的吗?现在闹的又是哪一出?

要知道,一旦出兵去救援锦州的话,绝对不是上策啊,这锦州有这样好救的吗?且不说一旦被鞑靼人半途突袭,便可能导致灭顶之灾,就说现在去救援,还来得及吗?

王守仁第一个提出了异议:“就算现在出兵,只怕救援锦州,也来不及了。”

叶春秋却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摇头道:“来得及的,现在巴图蒙克,一定是急着拿下锦州,之后再带兵南下,奇袭青龙。可是我问问你们,若是这个时候,当他得知我们要救援锦州,他会怎么办?”

这个问题一出,诸人又沉默了。

大家纠结,叶春秋则是继续道:“他一定不急于攻城了,因为若是锦州快地陷落,我们的军马一定会返回,龟缩回青龙去。”

“那巴图蒙克当然清楚,与其与我们在大漠之中决一死战,好过于在青龙被我们以逸待劳,毕竟这些年来,青龙的工事也是不少,想当年,土谢三万户部就曾吃过这个亏,只有他们伏击我们,才有希望用最小的伤亡来消灭我们。”

“所以,我可以断定,只要巴图蒙克得知青龙的大军北进,他们一定会停止攻打锦州,甚至极有可能舍弃锦州,直接来与我们决战。”

“而且……这数万锦州的军民,我们不能弃之不顾,若是舍弃了他们,一旦破城,鞑靼人势必屠城,镇国府镇守关外,他们虽非镇国府所辖的军民,却也是我们的兄弟父老,若是弃之不顾,即便彻底击溃了鞑靼人,又有什么意义?”

“所以……救人,一定要救人,非救不可,时间还来不及的,王兄,你立即准备,下达命令,后日就要出。”

这……

所有人的心里都咯噔了一下。

叶春秋说得头头是道,道理也是这样的道理。

救人当然是没有错的,锦州的军民,若是惨遭屠戮,任何人心里都不会好受。

可因为要救人,而放弃以逸待劳,却是直接在旷野与鞑靼人决一死战,却又是另外一回事。

王守仁本想继续劝说,既是战争,就不可能没有牺牲,可是这些话到了嘴边,却是说不出口。

某种意义来说,镇国新军的目标,便是保境安民,这些话,他实在说不出口,虽然他觉得这样的战略有很大的问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