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时的林逸青,已然下定了决心,要沿着林义哲开辟的道路,继续走下去!
在大体上了解了西方世界的情形之后,林义哲的目光又重新回到东方世界上来。
从报纸上看,除了现在的中国变成了乾国之外,日本、朝鲜和越南等亚洲国家的情况,基本和他原来的历史时空并无太大的出入。
林逸青想要了解乾国的情况,便又开始在报纸当中仔细搜寻起来,很快,他在一张日本报纸上找到了一篇关于乾国皇帝储位的探讨‘性’文章,里面简略的介绍了一下乾国皇室的情况。
按照这篇文章所说,居住在北方白山黑水之间有多个少数民族,统称为“北狄”,他们和居住在中原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中原人”和“南人”的文化截然不同,中原人和南人是农耕民族,而北狄放牧,因此北狄的骑兵远强于中原各族。这是中原各族的致命伤,一代代名将都知道,“速度”对于战争成败何等重要。中原各族企盼强大的骑兵而不得,因为骑兵传统必然源于毕生生活在马群中的经验,而中原地区无此环境。
珉朝年间,北狄各族经常南侵,把中原人的少年掳回自己的部落,作为奴隶。这些被掳走的孩子们被迫断发刺字,冒着风雪在白山黑水之间牧马放羊,被称为“孛日诺”,意思是“放牧的狗”。他们过着远比牧民还要艰难的野外生活,弱小者纷纷冻毙,唯有强壮者存活下来,他们当中的‘女’孩只能嫁给孛日诺,却要在出嫁前把自己的第一次‘交’予主子,男孩则在战争中被用作血‘肉’的冲车,他们冲锋完了,死伤殆尽,北狄骑兵才放马冲锋。
就这样过了三百年,孛日诺的人口已有上万人。他们的主子们不知这些放牧的狗心中,一支都把复仇和回家的愿望埋藏。
狗也有牙齿,他们在磨砺这些牙齿,直到把自己磨砺成真正的猛虎!————分割线————
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目录第三十九章崛起白山黑水
珉朝中期,土地兼并严重,流民四起,当政者以严刑峻法对待,导致监狱人满为患,官府为了缓解压力,将大量的中原人和南人刑徒流放到奴儿干(意为奴隶干活的地方)都司所辖东北苦寒之地,刑徒因为入狱时都受“髡刑”剃掉了头发,是以到了流放地后,被称为“髡发人”。
这些流放的髡发人将农耕技术带到了北边,孛日诺和髡发人同为奴隶,经常‘交’往,不但学会了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还将游牧民族的牧马技术传授给了髡发人。
由于居住地域的接近和身份上的同病相怜,孛日诺和髡发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双方开始通婚,渐渐融合成了一个独特的民族,称为“浡罕”人或“渤海”人,简称“渤人”。
由于渤人吃苦耐劳,人口不断增长,东北苦寒之地渐渐变得富裕起来,起先北狄各部对于渤人不断的增加并未在意,因为渤人也分为好多部落,受北狄诸部统辖,北狄诸部能从渤人那里得到大量的财富作为赋税,并且驱使渤人为他们作战,他们觉得危险时,可以通过战争的手段有效的削减渤人的人口。
但随着渤人人口的不断膨胀,实力也不断壮大,北狄诸部和珉朝奴儿干都司都开始对渤人的人口进行控制,他们挑动渤人诸部的争斗,不时的找借口出兵进攻渤人的部落,剥夺他们的财富,没收他们的武器,将渤人部落中的年轻‘女’子掠走,贩卖到远方为奴,等等。非人的压迫‘激’起了渤人的刻骨仇恨,他们将仇恨深埋在心底,默默地等待着报仇的一天。
珉朝末年,日本东侵朝鲜,珉朝出兵援助,珉朝奴儿干都司的主要兵力被‘抽’调前往朝鲜作战,奴儿干都司征调大量渤人青壮年作为前锋,意图用渤人和日军对战,既可打败日军,又可削弱渤人实力。消息传来,渤人中有领袖,名为穆麟德·莫日罕,手持火把,狂呼着:“处处死路,宁可战死!绝不跪亡!”他一夜跑遍整个北边平原,连人带马累毙在海边,死时还拄着一人高、缀着豹尾的长火把屹立,向家乡的方向眺望,火把不熄。于是渤人们无分男‘女’老幼,全都跨上战马,拿起棍‘棒’、劣弓,甩石巾和断刀残剑(好的武器都被搜走了),向他们的主子杀去。
渤人们兵分两路,一部攻向奴儿干都司在北边的军械库和粮草屯积地抚顺,一部攻向北狄最大的马市所在地乌图浩特,只用了一夜便将二地攻克,夺取了大量的武器、粮食和马匹。
渤人们迅速用夺取的武器和战马武装了自己,组成了一支全民皆兵的庞大骑兵军团,震怒的北狄人全起‘精’锐骑兵,前来攻击,但当年的“放牧的狗”们已经掌握了骑兵战术的‘精’髓,他们比北狄人更懂马,凭着旺盛的战意、几百年来对压迫者刻骨的仇恨和神乎其技的战斗能力,他们连续击破北狄七路大军的会攻,将北狄人最引以为傲的“怯薛骑兵”斩杀殆尽,千里草原一时尽赤。
得知渤人击败北狄的消息,珉朝奴儿干都司王国忠大惊失‘色’,他急忙命令大军停止入朝,前往平叛。王国忠深知渤人骑兵的厉害,是以亲自指挥大军,并带上了大批火器,这些火器原本是要用来对付日本人的,王国忠认为渤人骑兵虽然厉害,但不敌火器,他将全部火器带上,是打算速战速决。
但让王国忠没有想到的,是渤人早有准备。在得知珉军前来之后,渤人派出死士发动夜袭,将珉军囤放的火器和粮草焚毁大半,珉军猝不及防,损失惨重,及至双方主力决战时,恰逢大雨,珉军剩下的火器也全都失去了作用,面对如同海‘潮’般涌来的渤人骑兵,不得不以骑兵和重甲步兵结阵迎战。双方血战一整天,在渤人前赴后继的攻击下,珉军大败,死十余万人,奴儿干都司王国忠及以下将佐百余人全部被杀,战场上血流漂杵,人马积尸如山,河水为之断流。
尽管击败了珉军,渤人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青年男‘女’死伤数万人,领袖穆麟德·莫日罕亦于此役阵亡。
莫日罕阵亡后,其长子丹雅继位,丹雅有谋略,勇敢善战,在美貌智慧的母亲海兰的帮助下,丹雅适时的和珉朝和谈,以承认珉朝的宗主权和奴儿干都司的管辖权及助珉朝驱逐日军为条件,达成了和珉朝的和议,换取了珉朝对渤人地位的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