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亲王领命退出后,仁安太后和仁曦太后这才怒气稍平,李涟瑛见状赶紧上前敬献香茶。
两位皇太后喝了口香茶之后,仁曦太后看了看垂首恭谨而立的李涟瑛,象是想起了什么,突然问道:“对了,黄树兰现在走到哪儿了?到了流放地没有?别是他在道上又胡言‘乱’语了吧?你听说了些什么没有?”
听到仁曦太后发问,李涟瑛明白仁曦太后是什么意思,立刻答道:“回西佛爷的话,据奴才所知,那黄树兰自上路后,一刻不敢停留,直奔四川而去,本月之内当能到达,除非……路上出了什么变故……”
李涟瑛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的观察着仁曦太后的脸‘色’。
“路上若是出了变故,只怕是老天要收了他!”仁曦太后恨声道。
听了仁曦太后的话,李涟瑛想起林逸青从自己那里拿走的那些“代那买特”,蓦地明白了林逸青的计划,不由得在心中大赞起来。
“果然不愧为林文襄的兄弟!”
此时的李涟瑛,竟然在心里默默的为林逸青此行祝祷起来。
与此同时,已经出了园子上了小火车的敬亲王,迫不及待的便在火车上拟起捉拿王凯运的手令来。
不久,火车到了皇城根儿车站,敬亲王急急忙忙的跳下火车,直奔刑部而去,不多时,刑部堂官便将火票签好,发了出去。
七八日后,当王凯运还在家中和李慈铭董文亮及‘门’人子弟痛骂《点时斋画报》不地道的时候,一队官差如狼似虎的冲了进来,不容分说便将他和李董二人用铁链套住后便有如死狗一般的拖了出去,押上了囚车。只剩下一众学生在那里张皇失措,战栗不已。
————分割线————
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目录第一百五十四章何处设伏
黑夜,关在牢狱中的王凯运,忽然打了一个冷战。
他被抓进牢里已经有几天了,但到现在,却始终没有人过问。
那天李慈铭和董文亮二人也一同给抓起来了,他当时便猜到了可能是因为那篇在新闻纸上发表的文章,是以上了囚车之后,便一直在骂“新闻纸毁我!新闻纸毁我!”
但被关进大牢后,他便再也无人理会了。
一连几天下来,除了送牢饭之外,他连人也见不着一个,这些天他一直在大骂“阉党当道,厂卫横行”,就是希图引起注意。
但始终没有人理他。
快要疯了的王凯运并不知道,他那一句“新闻纸毁我”,便等于招认了那篇辱骂林义哲和文博川的文章是他所写,是以他的“诽谤大臣”的罪名便自动成立,连审判都省掉了,被直接关了起来。
他还不知道的是,和他一同被抓的李慈铭和董文亮,主动指认了那篇文章是他王凯运所写,因而被判了“知情不报”,因为他们俩也曾参与这篇文章的创作,是以各自被判杖责一百,李慈铭深知这板子的厉害,着家人使了大量金钱,只挨了五十板子,好歹保住了一条‘性’命(但也给打成了终身残疾),而董文亮想要硬‘挺’过这一百板子,以求日后在士林留得显名,结果一顿板子下来,竟然丢了‘性’命。
王凯运正自胡思‘乱’想之际,却见黑暗之中,现出一点光亮来。
王凯运定睛细看,却见是两个牢子站在‘门’口。
“你们……要做甚么?”王凯运看到两个牢子的手里拿着一些怪怪的家什,不由得心中胆寒,惊问道。
这两个牢子并没有去看王凯运,而是对着牢‘门’的锁头开始鼓捣起来。
王凯运惊魂稍定,他以为两个牢子要打开牢‘门’放他出去,但当他看到两个牢子将暗红‘色’的一些汁液灌进了锁眼时,明白了发生了什么事,登时浑身冰冷。
他现在知道,为什么被抓进牢里后,再没有人理会自己了。
牢子将锁头封死,这是要自己在牢里呆上一辈子啊!
“你们……放我出去!放我出去!——”
两个牢子完成了活计之后,便转身离去,消失在了黑暗中,丝毫没有理会大声嚎叫的王凯运,仿佛他根本不存在一样。
王凯运被抓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各省,各地的文人士子和退职退休的官员们也纷纷得了消息,但令人惊讶的是,向来满口仁义道德、直言敢谏的言官们这一次选择了集体失声,没有一个人为王凯运的被抓发一言一语。
而王凯运更不知道的是,他在湖南长沙的思贤讲舍后来也被关闭,而那些长年为他‘侍’寝的‘侍’‘女’,除了最具风姿的两人为李慈铭“收留”之外,其余都跟着他当年的‘门’人弟子跑掉了。
重庆,朝天‘门’江面。
林逸青站在“惠吉”号小火轮的甲板上,望着远入的朝天‘门’码头,心中感慨不已。
朝天‘门’是两江枢纽,也是重庆最大的水码头,此刻江面樯帆林立,舟楫穿梭,江边码头密布,人行如蚁。‘门’外沿两边江岸有不少街巷,虽以棚户、吊脚楼居多,可也热闹成市,商业繁盛,‘门’内则街巷棋布,‘交’通四达。这一带可以说是重庆城内最繁华的商业批发零售区。
“这儿……真美!”林逸青身边的桐野千穗望着朝天‘门’码头万帆往来的壮观景‘色’,禁不住感叹起来。
桐野千穗在日本,可以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景‘色’。
“老师,那座主码头,为什么空着?”上原勇作指着一处空‘荡’‘荡’的大码头,好奇的问道。
“那里应该是专供官船停泊的吧。”林逸青答道。
正如林逸青所说,现下朝天‘门’主要的作用,还是如民谚所说,是“迎官接圣”,即有重要官员来重庆,或者皇帝有圣旨、诏谕到重庆,就都在朝天‘门’码头靠岸,地方官员也到朝天‘门’码头迎接,这也是朝天‘门’得名之由。
据他所知,早先朝天‘门’码头是不准一般民船停靠的,为的是防止闲杂人员等影响治安,后来,虽然取消了这个禁令,但民船也只能靠旁边小码头,最大、最好的码头,仍然是留给官船用的。
不多时,“惠吉”号靠上了码头,林逸青和船长作别后,便带着桐野千穗和上原勇作以及相应的物品上了岸,很快消失在了茫茫人流之中。
“老师,我觉得,我们应该在大路设伏。”
当他们出现在山间岔路口处时,上原勇作忍不住对林逸青说道。
“哦?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