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之下却透着一丝‘阴’冷之气。
“是的。”桦山资纪答道。
“可为什么苔湾之战中,帝国海军会败得如此之惨呢?”
西园寺公望话音未落,桦山资纪便已是目光一寒,但他在回答其提问时却仍是神情恭谨——虽然论起军衔,他这个海军中将似乎并无对眼前这个没有官职的年轻人平礼相待的必要,但若要论及出身,此人身后的西园寺、德大寺这两大“九清华”家族无论哪一个则都不是他2岁时才进入的桦山家所能比拟的。
西园寺公望是德大寺公纯家的次子,幼时过继给西园寺家。他们两家都是仅次于“五摄政”家(近卫、九条、二条、一条、鹰司)的“九清华”家(久我、三条、西园寺、德大寺、‘花’山院、大炊御‘门’、今出川、广幡、醍醐)之一。“五摄政”是镰仓时代以来专‘门’出任摄政、关白的家族,“九清华”是自近卫大将军以来能够官至太政大臣的世家贵族。西园寺公望幼年就成为西园寺家的族主。4岁起被敕任孝明天皇“‘侍’从”,8岁时被封为右近卫少将,13岁加封为右近卫中将。到明治天皇登基时,18岁的西园寺已经是朝廷的老臣了。青年时代的西园寺公望,不满于幕府的**统治,深为开国后的日本民族前途担忧。当年年底,他作为天皇的近臣,参加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小御所会议”,和倒幕派首领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等—起制定“王政复古”方针,拥举天皇亲理国政。明治政fu成立后,担任“参议”要职。在幕府以清君侧之名兵临城下,新政fu岌岌可危的紧要关头,西园寺坚决反对朝廷中的妥协观点,主张应与萨、长藩尊王力量团结一致,共抗大敌。西园寺公望的这番高论,使朝廷重臣大为吃惊,岩仓具视脱口赞叹说:“此君大有见识。”戊辰战争时期,年仅19岁的西园寺公望担任山**镇抚总督,东山道第二军总督、后任北国镇抚使,率军参加过鸟羽伏见之战等无数战斗,后来又历任越后府,新泻府知事,为建立和巩固地方政权立下功勋。
明治政权基本稳定后,西园寺公望本可居功作官,享受荣华富贵,但他从建设近代日本国家的长远目标考虑,毅然解甲辞官,到法国留学深造。在法国期间,他着重考察了法国的政治制度。而后中途归国,是为了将自己现在的所得向明治天皇汇报。
但当西园寺公望回国时,让他感到吃惊和担心的,是他回来之后,听到的国内甚嚣尘上的对外扩张的声音。
现在的日本,因为明治维新改革的关系,导致武士阶层大批陷入困境,整个日本社会动‘荡’不安,而在西园寺公望看来,政fu现在应该做的,绝不是所谓的用“征韩”、“征台”式的对外扩张,来转移国内民众的不满,而是应该从制度上下功夫,解决国内的矛盾!
今天西园寺公望前来拜访伊藤博文,恰好桦山资纪也在,西园寺公望看到已经被剥夺了一切职务并且被军事法庭以“渎职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刑两年并投入监狱最近才放出来的败军之将桦山资纪后,便没有多说话,而是一直在倾听着伊藤博文和桦山资纪之间的‘交’谈。直到桦山资纪说出“国难思良将”的话来,他才终于忍不住开了口。
“帝国海军这一次的失败,是因为军舰过于老旧,并不是指挥或作战的错误。”桦山资纪涨红了脸,强自辩解道。
————分割线————
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目录第二百零九章桦山“乾探”
在任何时候都为自己和战败的日本海军辩解,已经成了桦山资纪的习惯。
作为日本海军的最高指挥官,桦山资纪在“东海海战”中被乾国海军俘虏,对他本人来说,可谓是极大的耻辱。在战争结束后,桦山资纪和其他的日本海陆军俘虏一道被释放回国,但和别人不同的是,他一回到日本便被逮捕,送上了法庭。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西方列强对日本政fu就桦山资纪率日本海军进攻福州期间所犯下的炮击包括平民居住区和各国使馆区的罪行提出了严厉的指责和控告。加上日本政fu追究战败的责任时,很多日本海军官兵指出桦山资纪胡‘乱’指挥才是战败的主要原因。因为桦山资纪袭击乾国海上航运线、炮击乾国港口‘浪’费了大量弹‘药’,以至于日本舰队在面对乾国船政水师时弹‘药’严重不足,最终弹尽而降。消息传出后,日本朝野大哗,愤怒的民众走上街头,要求严惩桦山资纪,日本的军政要员们也有不少人主张处决桦山资纪“以谢天下”,但日本法庭保持了难得的司法**,坚持公正审理。经过三个月的调查和审问,法庭最终认定桦山资纪犯有“渎职罪”(指挥不当导致海战失败)和“过失致人死亡罪”(炮击福州港炮弹落入使馆区,致使各国领事馆严重受损,造成1人死亡16人受伤的严重后果。可能是上天的“黑‘色’幽默”,受损最为严重的是日本领事馆,而且死的唯一一个人还是日本人),判处有期徒刑6年,但因为他在“凤山岛海战”中有击沉两艘乾国炮舰的战果,将功抵过,最后判服刑2年。而在他服刑半年之后,明治天皇便颁布了特赦令,赦免了“西乡大暴走”事件当中的主要责任人员,桦山资纪因此得以出狱。
虽然桦山资纪出了监狱,并且还保有海军中将的军衔,但“乾探”、“卖国贼”的烙印打在了身上,根本无法洗脱,以至于被免去一切职务的他甚至连生活都出现了问题。
对于清贫的生活,桦山资纪倒是能够忍受,但他不能忍受的,是“乾探”和“卖国贼”的污名。是以只要他一有要会,便会为自己和日本海军辩解,而他的努力在很多时候,都被认为是‘精’神出了问题。
“帝国海军的舰船和乾国海军相比,是有些老旧了,但并非一定会遭到惨败。”伊藤博文接过了话头,“正象桦山君刚才说的,帝国海军现在没有东行先生这样的人物,而乾国海军,那时却有一位足以和东行先生媲美的厉害人物!”
桦山资纪当然知道伊藤博文说的这个足以和高山晋作相当的人物是谁,不由得一时间怒气满‘胸’,他没有再说话,而是狠狠的灌了一大口清酒,结果呛着了,不由得连连咳嗽起来。
阿仓有些惊讶地看了桦山资纪一眼,用手帕替他擦拭了下嘴角和‘胸’前喷洒的酒液,又替他把酒杯倒满。
“噢?这个人是谁?”西园寺公望故作惊奇状的问道。
“这个人,便是当时的乾国福建巡抚林义哲。”伊藤博文道。
“我听说过这个人,他曾经担任过乾国皇帝的使臣,出使欧洲。据说他和法国皇室关系十分密切。”西园寺公望的话表明,他对林义哲的大名早有耳闻,“不过,这个人只是一名乾国普通的文官,虽然已经做到了巡抚,但除了他的外‘交’手段显得比一般的乾国官员高明些外,别的方面,似乎并无过人之处。无法和东行先生这样文武全才的英杰相比。”
“你错了,西园寺君。”伊藤博文摇头道,“这个人的才干,绝不亚于东行先生。”
“伊藤君因何得出这样的结论?”西园寺公望奇道。
伊藤博文正待说出自己的见解,却听外边迎客的艺伎柔声说道:“伊藤君,有人送信来了。”
“让他进来。”伊藤博文停住了话头,吩咐了一句。
不多时,一位伊藤博文的亲信随从走了进来,将一封信‘交’给了他,伊藤博文打开信看了一眼,面‘色’立时微变。
西园寺公望敏锐的觉察到了伊藤博文脸上的表情变化,正待开口相询,却见伊藤博文将信收入怀中,然后端起酒杯来,向他和桦山资纪举了一举,然后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