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恐怖灵异>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分节阅读 35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59(2 / 2)

“侄儿已经给他找了大夫,又送了些钱银过去,让他安心读书,以备秋闱。”

“你做的很好……今天的事儿,多亏了你,处置得当,才没有出大‘乱’子,唉……不过,你就这么答应了不‘抽’洋‘药’税,要是万一……”

“姑父勿忧,乡民百姓在乎的无非是洋‘药’税的恶名,侄儿答应他们不用这洋‘药’税养船,其实就是换个名头而已。侄儿下午已和吴大人夏大人他们商量过了,船政的费用,以盐税的名义‘抽’取,用洋‘药’税抵帐即可。这样说出去能好听些,也就没人再议论了。”

“你总是有办法……这样也好……”

沈佑郸抬头望着林则徐的画像,喃喃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文忠公之教,怎可或忘……”

突然间,沈佑郸口一张,一口鲜血喷了出来,林义哲大惊之下,扑上前双手合抱,才没有让沈佑郸摔倒在地上。

“老爷!老爷!”林普晴扑到了沈佑郸身边,抱住了他,一边给他按‘揉’着‘胸’口,一边放声大哭起来。

“老爷,这船政的差事,咱们不干了还不成么?他左季皋如此狠毒,三番五次的欺压于你,你怎么承受得住啊!”

“不……只要我一息尚存,就要撑下去……如此……九泉之下,方可不愧对林公……”

……

“鲲宇,你就这么突然的走了……我竟然连你最后一面都没见着……”沈佑郸伸出手,轻抚着镜框中的林义哲照片,哽咽道,“为什么……走的……不是我呢……你少年有为……还可以为国家做多少大事啊!……”

沈佑郸悲伤良久,重又躺倒在‘床’上,这时他的目光落到了放在桌面上的报纸上,似乎想起了什么,他强自支撑着从‘床’上起身,下了地来到桌前,将报纸拿了起来。

一张英文报纸上,一身萨摩军服腰佩双刀的林逸青照片,出现在头版上。

“你……当真是鲲宇的双生兄弟么?……还是说,你就是他?……”

“想不到……你在东瀛……能做下这么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来!”

“失散了这么多年,竟还能再得着你的消息,苍天待我沈某,真的是不薄啊!”

“我重病缠身,恐命不久,可我无论如何,也要等你回来……”q

ps:灰姑娘说:我就是那个姑娘。王子一开始不相信,但灰姑娘顺利穿上水晶鞋后,王子就相信了。他说:老子信了你的鞋!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目录第四百九十四章拦路之虎

琉球海,“大阪丸”号轮船。…,

甲板上乱哄哄的,海面的风浪不大,在船舱里憋了好久的人们这时纷纷到甲板上透气,江藤晴子也离了自己的舱室,来到了甲板上。

今天虽然天气晴郎,但海上的风浪却很大,江藤晴子第一次看到这样大的海浪,既感到好奇,又感到害怕。

轮船钻出海面的一刹那,满眼的苍蓝扑面而来。天空比她想象中的还要广大而遥远。远处,浮花浪蕊如千堆雪,簇拥起一只黑乎乎的小舢舨,浪花中摇摇晃晃,好象随时都要翻沉一样。

江藤晴子不敢再看那只小舢舨,她转过头,望向距离“大阪丸”号不远的高大巍峨的一艘三桅双烟囱乾**舰。

她已经知道,这艘军舰名叫“开济”号,是目前乾国海军最新式和最强大的巡洋舰。

对于这艘军舰的名字,林逸青告诉她,是取“开天地,济沧海”之意。

江藤晴子曾随父亲江藤新平出海不止一次,见过蒸汽轮船,但象眼前这样雄伟的战舰,却是第一次见到。

她紧紧的盯着面前的战舰,心潮也如大海般起伏不定。

“开济”号是乾国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装甲巡洋舰,标准排水量4086吨,满载排水量4531吨,长97米,宽14米,吃水5米,装备有4门190毫米35倍径加纳炮,均匀分布在侧舷的四个炮座上,另有6门140毫米35倍径加纳炮。2门位于舰首和舰尾的炮座上。4门均匀分布于侧舷。此外还有10门40毫米30倍径火炮和6门7毫米30倍径火炮分布于两舷,火力可以称得上为乾国海军之冠,而受法国海军注重鱼雷作战以及俄国海军在俄土战争中用鱼雷击沉土耳其海军铁甲舰的影响,“开济”号不仅装有1座位于舰首水下位置的457毫米鱼雷发射管,甲板上也有2具同样口径的鱼雷发射管,并且采用先进的甲板固定滑轨发射架。作为一级装甲巡洋舰,“开济”号的装甲最厚处达到了100毫米,甲板装甲为50毫米。防护能力较之前的“福靖”级有了很大的提高。“开济”号采用燃煤锅炉的往复式蒸汽机,单轴传动,轮机功率6100匹马力,载煤量1000吨,最高航速可达17节。

现在,“开济”号正在护送离开长崎的最后一艘萨摩商船“大阪丸”号前往琉球王国首都怀恩港。

在熊本城陷落后,长崎成为了萨摩军最后的堡垒,但日本政府军始终没有对长崎发动大规模进攻,因为长崎是日本有数百年历史的对外贸易港口,各国商民云集。是著名的国际商港,如果贸然发动进攻。造成外国侨民的伤亡,引起列强的干涉,对于日本政府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而林逸青摸清了日本政府的软肋,在让大山纲良向长崎外国领事们提出“列国共管”的要求的同时,授意自己的妻兄乾国驻日本公使何儒章联合英法等国公使,向日本政府正式提出了“列国共管长崎”的建议。

何儒章提出“列国共管长崎”的理由很充分:乾国商民现在长崎者数量极多,约2万余人,琉球商民在长崎者亦有1000余人,这些人很多都在长崎置产,有的家族世世代代便在长崎营生,已历百年,让他们迁移是根本不可能的,而日本政府又无法保护他们,是以只能“酌派兵舰,随时保护”,而“一国之力有限,各国商民众多”,因而在萨摩叛军撤出长崎,日本政府目前对长崎失去控制的情况下,“当由列国共管,方为至善”,等到日本国内战火彻底平息,“再行交还”。

何儒章的建议得到了英、法、美、荷、意、奥等西方国家的公使的支持,德国方面对此犹豫不决,俄国方面得知消息后则表示了激烈的反对(因为属于交战国家的一方,加上俄军在日本声名狼藉,“列国共管”计划当中不包括俄国),宣称这个计划侵犯了在长崎的俄国居民的利益,但何儒章指出,俄国侨民在长崎者甚少,而且早在战争爆发前,俄国居民听从了俄国领事的劝告,已经全部撤出了长崎,现在长崎的俄国人,多是萨摩军移交给荷兰领事馆代为照顾的非战斗俘虏,其中有不少还是波兰人,所谓“侵犯俄国居民利益”根本无从谈起,加上俄军支援日本政府军作战,属于交战一方,而且原来在长崎的俄**舰早就撤离了,实际上等于放弃了对长崎的俄国居民的责任,因而才将俄国排除在外,确是“事出有因”。

在看到乾国联合英法等国坚持“列国共管长崎”的意志极其坚决之后,德国方面最终同意了这个计划,并表示愿意加入,俄国方面因为被排除在外,始终坚持反对,结果陷入了空前的孤立,而日本政府最终权衡利弊,被迫同意了这个计划,下令前线军队“暂缓进攻长崎”,以防止误伤外国侨民。

根据这个计划,长崎按照各国的居民区,一共划分为英、法、美、乾、德、奥、意、荷、比(利时)九个区域,分别由九国共同派出军舰上的陆战队接管萨摩军的防务,等到战争结束之后,再移交给日本政府。

在“列国共管长崎”计划成功实施后,林逸青和大山纲良立刻抓紧时间组织在长崎的萨摩军民撤离,并向各国在长崎的海军陆战队移交防务,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不但将全部萨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