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的校阅之后,在从督署西边的校场演武厅步行回官署的途中为狂徒所刺并死于非命!
刺马一案,从案发到此后定案,议说纷纭,差异甚大,事实上凶手张汶祥早有定供,事涉“帏薄‘淫’亵”的“大员丑闻”,有关朝廷颜面,主审官根本不敢据实上奏,以至于马新贻“渔‘色’负友”受到“报应”之说,一时间成为不胫而走的特大社会新闻“评述”,令朝廷极为尴尬。朝廷最后不得不草草结案,而“shā • rén夺妻”的马新贻也得以“备极哀荣,追赠太子太保,赐恤并入祀贤良寺”,用这样的方式保全了朝廷的颜面。
敬亲王之所以在这个时候向仁曦太后重提马新贻案,个中的深意不言自明!
熟知这段掌故的的潘凤笙,当然明白敬亲王说这番话的意思。
左季皋从一个小小的师爷做到今天的封疆大吏,每一步都是朝廷提拔起来的,是以左季皋的荣辱事关朝廷的颜面,如果就此事问罪左季皋并将其处以极刑,
不是等于朝廷之前对他的提拔全错了吗!
“左季皋革职回籍,永不起复。著令地方官严加管束吧。”仁曦太后沉‘吟’半晌,恨恨的说道。
“皇太后圣明,如此最好。”敬亲王恭恭敬敬的说道。
“这密信,还有送信之人的供词,一并备档。”仁曦太后说道,“尤其是供词,最为要紧,定要留档。”
“既然刑部已经审了此人,想必供词已然存档,臣自会调看后回禀太后,皇太后请放宽心。”敬亲王说道。
“好了,就这么着,六爷拟上谕吧。”仁曦太后说道。
“臣遵旨——”
……
潘凤笙猛然从梦中惊醒。
ps: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目录第六百八十二章左氏贵子
虽然是一个梦,但梦境带给他的那种真实的感觉,却令他不寒而栗!
自己最最珍爱的大克鼎,怎么会到了宫廷之中?
发生了什么事,才会让大克鼎进了宫?
难道……是因为左季皋?
想到自己当年是走了仁曦太后最最痛恨的承威的‘门’路救下的左季皋,而后左季皋赠送自己的大克鼎,潘凤笙禁不住浑身冷汗淋漓。。更新好快。
左季皋的“钱袋子”胡雨霖因贪墨挪用西征军饷被下狱的事,潘凤笙很早便听说了,也知道此案的一些情况,他当然知道左季皋和胡雨霖的关系非同寻常,胡雨霖出了事,左季皋自然脱不了干系,但因为他和左季皋多年相‘交’的关系,他心里一直一厢情愿的认为,是‘性’格直率倔强的“左骡子”受了‘奸’商胡雨霖的欺瞒(其实朝中持此种看法的人不在少数,如两广总督刘昆义就曾说:“西征认借洋款,皆为胡道一人‘操’办,然每百万利银至二十四万之多,所耗不赀,想是军需孔急,左相万不得已而偶一为之。”),后来发生的事似乎证实了他的推测——胡雨霖下了刑部大牢一年半有余,直至今日,左季皋却什么事儿也没有。
但刚才的梦境,却让他有了一种非常不妙的预感。
潘凤笙起身将大克鼎珍重的用红布罩好,离开了攀古楼,来到了自己的卧房休息。
尽管在‘侍’‘女’的服‘侍’下躺倒,但潘凤笙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
自从胡雨霖出事后,左季皋没有为他上一个折子解救,仿佛胡雨霖的死活与他根本不相干。
“……其好义之诚、用情之挚如此,察看富绅独力呈捐,无如其多者,实乃我大乾商界楷模……”想起当年左季皋向朝廷夸奖胡雨霖功绩的奏折,潘凤笙不由得苦笑了起来。
潘凤笙忽然回想起当初对左季皋有恩或是亲近的人,如曾伯函、郭筠仙、沈佑郸等,最终都和其绝裂。心中突然一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