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圣平天国已经灭亡,逃遁入西北地区的圣平军的奋斗目标已经丧失,想要投降的不止一人。赖文的投降行为也无足深责,但实实在在递交了投降书的赖文光,却以莫须有的罪名污蔑、杀害战友德王唐日荣,实在是无法让人释怀。
“唐日荣私通乾妖,遵王杀他有什么错”黑衣青年似乎是对昔年的往日知道得很多。此时竟然和面前的老前辈争论起来。
“他骗得了别人,多少年后还让你们这些后辈深信不疑,但却骗不了我”母亲叹息道,“他杀德王,不为别的,只不过是为了想要翼殿前队而已”
她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多少年前,那血雨腥风的日子
翼殿前队原本是翼王石达开的骨干部队,担任先锋进军四川,但途中得知石达开主力在大渡河覆灭。不得不全力北上,汇集另一支翼殿残部原赖裕新的中旗,一起投入扶王陈得才的圣平天国远征军。由于这支劲旅骁勇善战,又转战万里,受到天京方面极大欢迎,首领固天豫唐日荣被一下提拔为德王,与赖文光等平起平坐。西北圣平军东下救援天京,在墨石渡溃败后,中旗黄中庸投降乾军安徽地方部队,前队唐日荣却誓死不降。突围投入赖文光、张宗禹等部。
就是这样一支历经坎坷,不屈不挠的部队,却在东绺军进入湖北、屡战屡胜,兵力由数万发展到近20万之际。被赖文光以“通款官兵”的罪名杀害。
固然,人是会变的,当年不肯投降的,未必日后也不肯投降,在墨石渡拒绝投降的圣平军将领邱远才、绺军首领李允,后来都投降了乾军。但这些人投降。都是被逼到穷途末路后无奈的选择,很难想象,在四川孤军奋战时不投降、在墨石渡山穷水尽时不投降的唐日荣,却会在连打了几个胜仗、形势一片大好时“通款官兵”。
更有趣的是,被“通款”的“官兵”居然没人知道有这么个“起义投诚人员”,他们只是莫名其妙地记录下这件怪事,然后“合理想象”那个唐日荣大约是琢磨过投诚,还没来得及就给灭了吧
他诬害唐日荣的动机,正如他的几个敌人所推测的,是夺取这支骁勇善战、却始终打着翼殿旗号友军的指挥权,壮大自己原本在几个绺军首领面前相形见绌的实力。尽管他的“欺骗”一时得手,但这种“火拼”却令人寒心,唐日荣死后的京山尹隆河大战,绺军和湘淮军都分三路开战,在绺军占上风的“上半场”,左路牛洛红击败对方右路,包抄了刘铭传部侧后,右路任柱更打败了淮军左、中两路,赖文光的南队加上助战的绺军李允部,却始终不能击败当面敌人;“下半场”湘军鲍超突然杀到,左、右两路仍在苦战,赖文光的中路却一触即溃,最终导致会战的失败。
这场先胜后败、功亏一篑的大战,是绺军由盛而衰的节点,节点失败的关键,则是赖文光部战斗力的孱弱。以火并吞并友邻,最终导致战斗力下降,赖文光对自己人的“欺骗”,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有趣的是,赖文光也曾被人“欺骗过”:在他的供词里,他对当年李秀成“不顾君命而妄攻上海”和破坏与洋人的“邦交”十分愤慨,大骂不已,这番说辞跟洪文轩的说法一模一样,显然,这个朝臣出身、和洪文轩同为基层知识分子的“外戚”,是接受了洪文轩的说法,他当然不知道自己“被欺骗”了攻打上海的计划原本就是洪文轩自己提出来的,准备打下后“买火轮船20只上攻武汉”,而所谓去苏州“讲和”的“西洋外交官”,其实不过是4个英国、1个法国的传教士,且其中至少有2人是洪文轩认识的朋友、熟人,亲自去苏州接见了5位“外交官”的洪文轩,回天京后继续宣称“洋官讲和”,其心理是颇有些阴暗的。从赖文光的反应看,他这番话,至少蒙骗了许多类似赖文光这样的天王洪火秀的“娘家人”。
听到她说到“翼殿前队”这个词,黑衣青年终于不吭声了。叹息了一声,垂下了头。
“都是过去的陈年旧事,现在提出来也没什么光彩,还是不要说了罢。”母亲看着手中的遵王长刀。这柄长柄大刀据说就是民间歌谣当中“遵王大刀三尺高,官兵一见魂飞跑”的那柄刀,但那个黑衣青年并不知道,这把刀便是出自于眼前的女人之手。
“我可以帮你们解开它身上的秘密。”母亲此言一出,黑衣青年猛地抬起头来。
“只是我想知道。你们要用它干什么”母亲看着黑衣青年,目光一下子变得锐利起来,似乎要将他看穿。
“当然是恢复天国的大业了”黑衣青年回答得毫不含糊,但母亲却似乎从他的语气里听出了什么。
“天国的大业呵呵,这种话,还是不要对我说的好。”母亲冷笑了一声,黑衣青年再欲争辩,却给母亲摆手止住了。
“我可以帮你们拿到秘宝,但你们得手之后,随你们去做什么。不要再来找我,也不许危害到我的夫君和孩子,否则”母亲在这一刻展现出的威严,竟然让欧阳妍有一种呼吸困难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