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着一个铁砧子,门口放一两张长条凳。这种简单的摆设,构成了京郊铁匠铺的基本格局。
每到父亲工作时,欧阳妍就经常十分好奇地站在一旁看打铁。头一次看铁件从炉膛抽出锻打时,那飞溅的火花让人很害怕,令人惊奇的是,火花不断地落到父亲和徒弟两人身上,他们却一点感觉也没有。
打铁不仅动作要快,而且师徒十分注重配合。他们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紧张的协作。父亲对产品锻打过程进行控制、把关,小宝在父亲的指挥下,只要鼓足力气,把大锤抡得又稳又准就行了。
他们俩打铁的时候,母亲则在一旁,全神贯注的听着他们打铁的声音,眼睛紧盯着通红的火花四溅的铁件,观察着颜色的变化。
打好的铁件在充满柴炭的炉膛里加热时,父亲在一旁不紧不慢、匀速地抽动着风箱的拉杆,身子随着拉杆的伸缩而前倾后仰。风箱发出“呼呼”的鼓风声,炉膛里冒出桔红色的火焰,将铁件与木炭溶为一色。小宝则骑坐在门边的凳子上,双手握着铁铲对已打好的粗坯进行铲削。在“咕嚓咕嚓”的切削声中,那原本青黑的铁件,顿时显得平整、光亮起来。此时,锻坊内出现了短暂的宁静。当炉膛中的铁件渐渐红透时,父亲将拉杆作急切的小幅抽动。风箱尾部进风板就会发出“叭嗒叭嗒”的声音,小屋里的空气顿时紧张起来。
父亲迅速从炉膛中抽出铁件,小宝立即放下手中的铲刀,抄起门边的铁锤立刻和父亲一起加入到紧张的锻打中。一时间,“叮铛叮铛”的打击声响成一片,铁件在大锤小锤的锻击打下火星四溅。父亲一手夹着通红的铁件,不停地在铁件和铁砧边上交替点击,父亲小锤点到哪里,小宝双手抡起的大锤就跟到哪里;父亲小锤击得快,小宝也立即跟上节奏。当铁件由红变成乌青、逐渐冷却时。或需要小宝停下来,父亲只要将小锤在铁砧边连续敲击两下时,小宝就立即放下手中的大锤,此时父亲才有时间对产品不到位的地方作一些修正,这也是体现父亲技术和功夫的时候。他们之间的配合默契程度,毋须用语言来沟通,一个动作,甚至是一个眼神,双方就会心领神会。
古人说的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农村,人们在田间地头从事各种生产劳动,须臾离不开铁制工具。因此,铁匠铺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一个好的铁匠师傅,铺内生意一年到头从不间断。父亲是这一带最有名的铁匠,他所关心的铁制工具主要是斧头和砍刀好不好用。一件好的铁器,除了其他一些要求外,关键是用的钢好不好、淬火的技术如何。用父亲的话说,就是钢火好不好。一把好刀。一个人甚至可以用上一生,直到将刀宽磨窄、镶在刀口上的青色钢条磨去了,刀身磨成弯弯的月牙形,才寿终正寝。欧阳妍用的铁件,最多的要算砍柴刀了。家中的一把柴刀不知是父亲在什么时候做的,父亲说刀口上用的钢是以前留的洋炮炮管上的钢,刀背厚薄适中,边上还打了一个长形的店铺标志印迹。欧阳妍经常用这把刀上山砍柴。装在刀鞘里的刀系在身后腰间,走起路来,垂下的柴刀随着身体的摆动,不断地拍打着屁股。柴刀砍在木柴上,深陷在柴中,仿佛被紧紧咬住一般,小碗口粗的木柴几下就被放倒。这把柴刀她不但用它砍柴,还用它当竹匠的剖篾刀,用它剖水竹篾打篮子,也十分好用。刀口不快了,在洗衣铺边的石板边,磨一下又锋利如初。
那些出自父亲之手的工具,每一件都是父亲的精心之作,它们与主人长时间的朝夕相处,承载着人们难以割舍的情感,往往成为许多人家中的收藏,更别说那些父亲打制的刀剑兵器了。
而现在,一直为打造不出最符合心意的神器的父亲,正在施展他的全部技艺,打造一件怪异而又神奇的兵器。
时间在不知不觉当中过去,欧阳妍就这么看着,看着它在父亲的手中,由三把造型奇异的巨大断剑和钢铁碎片,以及父亲精心收藏的部分钢料,渐渐的变成了一杆长管洋枪的样子,并带有尖利的刺刃。
终于,到了晚上,精疲力竭的父亲喊了一声“成了”之后,瘫倒在了椅子上。
母亲捧着这柄沉重的精钢“刃枪”,眼中也满是欣喜之色。
“这是你从出道到现在,打制出的钢质最纯的兵器。”母亲看着父亲,声音中饱含赞许。
“此枪看着虽然怪异,但却极是趁手合用,真不知老吴是给谁订做的,此人要是真用它参加武举,定能高中不是状元也是头几名”父亲虽然疲惫不堪,但望向刃枪的眼睛里却透着兴奋之色,“这才是我真心想要制作的东西”
“听说京城武举春闱,过几日便是殿试,明日老吴来取货,可以打听一下参加殿试的八人是谁。”母亲微笑道,“你这回要是想押这兵器的主人得胜,我不拦你。”
“嘿嘿”父亲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干笑了几声。
“那师娘。我也要押这个人”小宝赌性也不亚于他的师傅,一听师母这话,立刻高兴的跳了起来。
“小赌怡情,大赌伤身。记着这句话就行了。”母亲笑着点了点头。
欧阳妍好奇心起,她也想知道这杆奇怪的刃枪的主人是谁,也想把她的私房钱拿出来,押在这个人的身上,小赚一笔。
只是她此刻并不会想到。她一生的命运,将会因这个人而完全改变。
第二日一早,雾隐武右卫门便来取货,见到刃枪制成,十分高兴,当即付了剩下的货款80两白银,而见老熟人欧阳泽夫妇为打造这件兵器一天一宿没睡,双眼布满血丝,神情甚是憔悴,心中过意不去。又多付了20枚银元,作为辛苦费,虽然欧阳夫人一再推荐,雾隐武右卫门还是把钱留下了。
取了刃枪之后,雾隐武右卫门便马不停蹄的赶往林逸青的住所。
此时的雾隐武右卫门并不知道,还有一个日本人,也和他一样急着要见林逸青。
春日的阳光是如此的柔和,包裹在人身上,填满每一处缝隙,让人每一块骨头都松懈下来。这样的节气里乘船出行。可以说是一件很惬意的事。
这艘叫“福吉”号,是岛津洋子最喜欢乘座的轮船之一。
此刻的她,正在一间头等舱的阳台上,望着远处的海景。
未完待续。
ps: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目录第七百六十章各显神通
当考场武官将写有武进士们各自对战的对手名字的木牌悬挂起来之后,吕明允不由得长长的吐了一口气。,
他最为担心的两个人,林逸青和费扬塔珲,在第一轮的比试中,都没有成为他的对手。
这样的话,他铁定是能够拿到探花的了
比武开始,吕明允看到了自己的对手一位使用青龙大刀的名叫关信忠的武进士,对手看到他用的“亢龙”重剑,似乎有些不屑,吕明允并没有感到生气,相反他竟然还感到有些庆幸,对手的轻敌会给他很好的克敌制胜的机会。
而林逸青和费扬塔珲两个他眼中最强的人的对阵,多少让他感到有些意外。
而且今天这两个人的兵器,竟然全都换了。
林逸青手中拿着的,竟然是一杆上了刺刀的洋枪,而费扬塔珲手中拿着的,则是一杆青缨长槊
原本二人一个使车轮巨斧,一个使六棱铁棒,兵器全都是重家伙,今天殿试上,竟然不约而同的都走起了轻灵路线
精通武学的吕明允一眼就能够看出来,林逸青的洋枪份量可比普通长矛,自不必说,费扬塔珲手中的长槊,槊杆是以南方粗藤浸以桐油数月,晾干后制成,坚韧无比,刀不能伤,又轻便灵巧,是一件难得的利器,横扫起来的威力并不比铁棒小,林逸青手中的洋枪枪身只是普通的木料,很难抗住这样的打击,单从兵器上讲,林逸青已经失了先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