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委、军分区所在地油山。
4月上旬与项英在大余长岭召开干部会议,确定了长期坚持游击战争,保存和积蓄革命力量,准备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斗争方针。并将赣粤边划分
油山、北山、信康赣、南山与上犹崇义5个区,将突围来的1300余人分为5个游击大队。以油山为中心建立秘密的交通联络网。
春、夏粤军对赣粤边发动大“清剿”,与项英召开中共县、区委与游击队领导人联席会议,确定坚持公开斗争与半公开斗争相结合、武装斗争与地
下党的秘密斗争相结合、武装斗争与群众斗争相结合、非法斗争与合法斗争相结合的方针。陈毅来往于各游击区,组织和指挥游击队挺进山外打击敌人。
7月至9月继续组织群众与敌人的“移民并村”、“封坑搜山”作斗争。
10月20日叛徒龚楚诱捕项英、陈毅未成,制造“北山事件”,杀害中共党政军干部及游击队员50余人。
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与项英向全区发出加强政治教育、气节教育的指示后,陈毅亲自去北山的帽子峰一带与龚楚彻底搞垮北山区的图谋作斗争,
使北山区的中共组织、游击队及指挥机关得到恢复。
1936年35岁
6月“两广事变”爆发,与项英在油山提出“反对军阀战争,实行抗日战争;变军阀战争为抗日的革命战争”的口号,广泛散发《为两广事变告群
众书》。此后,游击队与游击区扩大;赤白交界区的抗租、抗粮、抗债、抗税、抗了斗争,白区的武装分粮等工作开展。
9月两广事变结束后,蒋系第四十六师即以碉堡封锁为主要手段“进剿”,与项英召开干部会研究对策,作出“九月决议”:依靠和组织群众反
碉堡;游击队出击建立新区;放手搞“两面政权”、“黄色村庄”。
12月梅山遇险,作《梅岭三章》。本月“西安事变”发生。与项英召开干部会议,分析形势:中国革命发
展到了全国走向抗日的新阶段,要大家做好思想准备,迎接抗日高潮的到来。会议决定在农村和城镇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在军事上将游击队适当集中,进
行整训,准备打退国民党军新的进攻。
1937年36岁
1月蒋介石从西安回南京后,实行“北和南剿”方针。项英、陈毅当即制订和布置了对策。
2月起与项英分头率游击队与敌周旋。陈毅随南雄县委行动,积极开展游击活动,牵制敌人。
4月中旬与项英在梅岭斋坑召开兵运工作会议。兵运工作干部陈宏在归途中被捕叛变。敌人制定了诱捕项英、陈毅,同时袭击包围斋坑的计划。陈
毅去大余及时发觉敌计脱险。敌突袭项英、杨尚奎、陈丕显驻地,搜索烧山未获。
敌对梅山发动围困搜捕数十天。
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
7月中旬见香港刊物登载的máo • zé • dōng在中国共产党代表会议上的报告摘要,即与项英召开干部大会,通过对máo • zé • dōng报告摘要的学习讨论,统一认识;
并决定将赣粤边红军游击队改为抗日义勇军。陈毅起草《向赣南军政当局提出合作意见书》。
8月8日、15日中共赣粤边特委和赣粤边抗日义勇军先后发表《停止内
战,联合抗日》宣言,《告赣南民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