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光片显示陈毅右胯骨被打碎一角,于是立即开刀,取出了作祟已久的一些碎骨。
手术后第二天下午,陈毅忍着伤痛睡担架到中革军委驻地。中共中央总负责人博古也在。他见陈毅到来,立刻上前握手,表示歉意:因工作太忙,
一直未能去看望。接着就解释:此次撤出本想把他抬走,但因他在江西搞了七八年,有名望,党内军内群众中都活动得开,项英到中央苏区两三年,又
没有打过游击,所以留下他负责军事,帮助项英工作。
陈毅是反对“王、博路线”的。他当然懂得,不把他“抬走”,并不仅仅因为需要他在江西坚持,还包括宗派主义的排挤。当时人们议论,这样重
伤的高级干部留下来,是凶多吉少。
留下来坚持斗争,陈毅倒并无意见。革命本来就是艰险的事。自己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确实比较熟悉,留下他负责军事,可以有所作为,也可以使大
家觉得共产党并没有放弃中央苏区。陈毅急等着与项英会面。
项英在10月12日送别了最后一批撤离的队伍,第二天就到医院看望陈毅,并向他传达中央的有关部署。
当时,留在中央苏区的红军部队有:中央军区直接指挥的第二十四师及其所辖的第七十、第七十一、第七十二团,dú • lì第三、第七、第十一、第十
五、第十六团;江西省军区的dú • l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团;赣南省军区的dú • lì第六、第十、第十二、第十四团;福建省军区的dú • lì第八、第九、第
十九、第二十团;闽赣省军区的dú • lì第十二、第十七、第十八、第二十四团;加上登贤dú • lì团和各县dú • lì营,共有武装力量万人(另有伤员3万多人)。
中央划定瑞金、会昌、于都、宁都4个县城之间的“三角地区”为基本游击区和最后坚守的阵地。这些留下的部队的任务是:保卫中央革命根据地,保
卫土地革命的胜利成果,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及其周围进行游击战争,使侵占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敌人无法稳定其统治,并准备在适当的时机,配合红军主
力部队,在有利条件下进行反击,恢复中央革命根据地。
陈毅听了项英的传达,直率他说了自己的意见。在对待形势的看法上:陈毅认为蒋介石不会因红军主力撤出而丢下中央
苏区不管,不会让苏维埃政权继续存在。fǎn • gé • mìng大风暴很快要袭来,必须迅速作好打游击的准备。陈毅认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失败就是失败,承认失败还可以不失败或少失败些。失败了硬是不承认,那是十分危险的。”“承认失败并不是悲观失望,而是政治上坚强的表现。”
在保卫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战略战术上:陈毅认为蒋介石的兵力远远超过红军。蒋用一部分兵力去追堵主力红军,而以另一部分兵力留下来专力对付
留在中央苏区的红军和游击队,仍是占绝对优势。留在中央苏区的部队不能依赖红军主力,应当dú • lì自主坚持斗争。因此陈毅提出在完成掩护红军主力
撤出中央苏区的任务之后,要迅速把领导干部分散、把部队分散,开展广泛灵活的游击战争。“红军二十四师和dú • lì团,应立即分散到中央革命根据地
各个游击区去,作为游击战争的骨干。这样可以保存一批相当可观的革命力量。”“瞿秋白、何叔衡,以及陈正人、周以栗等高级干部,身体有病,年
大体弱,还有一些不能走的知识分子和妇女,最好让他们穿上便衣,到白区
去隐蔽起来。坚持打游击,他们是吃不消的。”①项英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分局书记,又是原中共中央局成员、
中革军委副主席、中央政府副主席。他是留下来坚持斗争的党政军总负责人,
他当然不能轻易改变中共中央原来确定了的方针。
10月14日,中央分局和中央政府办事处在瑞金梅坑的马道口召开原中共中央和中央政府各部门留在苏区的主要负责人会议,宣布成立中央分局和
中央政府办事处,但因中央规定在红军主力到达湖南之前不能公开突围转移的情况,故分局和办事处对外暂保密,行文和报纸,仍用原来的名称。
这次会议上,项英阐述了中共中央交给中央分局的主要任务和今后斗争方针。陈毅只作了简短的讲话。
10月22日,在转移途中的中革军委,给项英来电,指示“中央军区应从22日起即宣布成立”,项英任司令员兼政委,龚楚任参谋长,贺昌任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