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坑的工作特别难做。于是陈毅亲自带精干游击队员,深夜潜入黄坑,叩门直入黄保长家,义正词严地历数其罪状。一使其知道已够死罪,二使其知道
国民党几万大军也无法阻挡红军出入,何况小小保长。陈毅气势夺人,黄保长完全慑服。陈毅乃给他作4条规定:一不准带路搜山,二不准打锣吆喝报
告,三不准盘查扣留,四要向游击队传递情报不得掺假。黄保长保证做到。自此,黄保长逐渐成为两面派,黄坑也成了“黄色村庄”。
红军游击队在发展“黄色村庄”的活动中,也曾遇到一些极端fǎn • dòng、顽固到底的死硬分子,红军游击队就根据群众要求坚决予以镇压。整掉了一二
个最fǎn • dòng的保、甲长,其余的保、甲长也就规矩得多了。
“两面派”和“黄色村庄”的斗争方法,是三年游击战争中陈毅等共产党人的一个创造。这一宝贵经验,后来在抗日游击战争中在广大游击区得到
更完善的运用和发展。
1935年和1936年赣粤边军民在粉碎余汉谋和戴嗣夏的两次“清剿”中,虽然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坚持了革命阵地,但也付出了大量的血的代价。赣
南军区司令员蔡会文,于1935年12月4日,率部在崇义县赤水仙,与余汉谋部队的教导团激战,壮烈牺牲。中共信康赣县大龙中心区委书记曾纪才,
于1936年2月在信丰牛颈传达特委反“搜山”部署时,由于叛徒告密被捕。这位对党、对人民忠心耿耿、无私无畏的优秀共产党员,受尽了极残酷的拷
打,几乎体无完肤,却始终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直到英勇就义。中共赣粤边特委书记、军分区司令员李乐天,带领5位战士去“三南”指导反“清
剿”的途中,于1936年1月,在坳背村被敌人包围,李乐天不幸腿部受伤,但他沉着与粤军周旋,掩护战友突围,一连击毙了几个粤军官兵之后,从容
地用最后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为革命英勇献身。红军游击队基层干部和战士的伤亡,工作人员和群众的遭残害,那更是“万死千伤鬼亦雄”。陈毅自己也于
1936年冬天,在梅岭被国民党四十六师围困达20天之久,在丛莽间,苦虑不得脱身,写下了他那气壮山河的“绝笔”(《梅岭三章》):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旅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种遍自由花。
陈毅留下绝笔的当天,敌人没有进山搜查,第二天山里也很平静,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派人下山打听,原来发生了“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
日,蒋介石在西安被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抓起来了。国民党四十六师急急忙忙从游击区周围撤走,一些地方武装也龟缩在碉堡里不敢出来。
红军游击队员和群众满心欢喜,以为“十年积怨,一朝得偿”。可是十几天之后,国民党报纸上突然登出,蒋介石在张学良的护送下,飞回南京了。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大家议论纷纷。
后来,项英、陈毅从香港《工商日报》上看到了有关“西安事变”的详细报导,才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在这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中,项英、陈毅始
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项英专门写了《西安事变》的长篇文章,深刻的分析了“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及其意义。文章说:“‘西安事变,的爆发使中
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成功而正式开展起来,这一形式继续开展,就要使抗日的革命高潮马上到来。??我们的任务是把这一新的局势开展到抗日战
争的实现”。随后,项英、陈毅在油山召开了各游击区干部会议,陈毅在会议上分析形势时说:从中国革命形势发展看,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全
国走向抗日的阶段。这个新阶段的重要标志,就是以国共两党合作抗日为主要内容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形成,全国全民族性的抗日高潮很快就要到
来。同时,陈毅也提醒大家,南方各省是蒋介石的后院,他决不会轻易放过
南方红军游击队和革命群众的。红军游击队决不能有片刻的松懈,必须积极做好思想准备,迎接新的斗